劉 燕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鄭州450011)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大學教育毫無例外地也受到了影響。2012年,教育部發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現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創新[1]。在此背景下,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目前,大學英語在教學中面臨著教學課時不足,教學內容單一,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師資無法滿足課程實踐性強的要求等問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中要求各高校要重視在線網絡課程建設,把相關課程放到網絡教學平臺上,使課堂教學與基于網絡的學習無縫對接,融為一體。因此,移動技術與教學結合,搭建智能化的教學平臺,加強信息化教學手段,鼓勵移動微型學習成為解決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瓶頸的有效途徑。
我國對于移動學習的研究起步較晚,2001年教育部公布了關于“移動教育”的研究項目立項通知,由此許多相關研究項目才相繼開展。但筆者通過對“中國知網”上以“移動學習”為關鍵詞進行主題搜索的論文數據分析后發現我國自2001年以來對于移動學習的研究成果是理論研究多于實證研究,與英語學科尤其是大學英語相結合的實證研究更少,這表明關于大學英語的移動學習研究有待于繼續加強。
為深入了解大學生英語碎片化移動微型學習的情況,筆者對所在高校近1800多名大二本科生開展了問卷調查。調查的主要內容有:①學生大學英語的主要學習路徑和學習習慣。②學生對大學英語碎片化移動微型學習的偏好,如:學習方式、學習時長、頻率。③學生對大學英語碎片化移動微型學習的評價與改進建議。調查問卷由單選、多選和開放性問題組成,通過學校網絡學習空間發放,共收到有效問卷1784份,其中理工科學生861人、文科學生923人,調查的學科比例比較均勻。本調查問卷量表的系數為0.8321,說明調查問卷具有相當的可信度。調查結果如下:
92.59%的學生認為大學英語的學習對自身發展重要或者非常重要,有63.86%的學生對大學英語的學習存在困難。基礎薄弱,學時太少,學習資源有限,找不到有效的學習方法等成為很多人學習大學英語的主要障礙。79.31%的學生認為移動微型學習對于大學英語的學習有很大幫助,移動微型學習時間空間的靈活性使他們愿意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碎片化的內容,同時,移動微型學習使師生與生生之間的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更加快捷。虛擬空間的師生交流,能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引導,鼓勵學生使用英語來咨詢和交流。
通過問卷調查對學生移動微型學習的時間統計,發現學生更多將移動微型學習作為非正式學習方式以及課堂學習的補充。傳統課堂由于課時有限,教學內容單一很難滿足學生應試方面的需求,而移動微型學習時間和場所的靈活性恰恰可以彌補傳統課堂的不足。教師可以將學習要點分解為邏輯結構獨立完整的微型知識點,甚至可以通過PK或者闖關的趣味模式鼓勵學生快速學習和掌握。因此,移動微型學習非常適合學生大學英語的學習。
1.學習內容多元化
學生對于大學英語移動微型學習在內容方面偏好詞匯、聽力、口語及外刊閱讀。98.76%的學生認為移動微型學習對于英文詞匯記憶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能夠全方位地調動學習者的多種感官,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提高學習效率;52.32%的學生會使用移動微型學習方式進行聽力練習,認為用這種方式練習聽力更加方便并容易堅持;63.43%的學生希望能夠加強手機英語口語軟件的開發,有更好的英語口語練習環境。
2.學習時間碎片化
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發現,82.31%的學生傾向于在相對零散的時間中進行大學英語學習。隨著移動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碎片化時間的利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認為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并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移動微型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滿足學生自主、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3.學習時長微小化
90.45%的學生傾向單次學習的時長在半小時之內,只有4.95%的學生傾向于單次學習的時長在40分鐘以上。許多學生表示專業課的學習壓力很大,英語的學習時間太少,希望通過壓縮學習時長、提高學習頻率來保證英語學習的效果,而碎片化移動微型學習恰恰能夠滿足學生的要求。
4.學習頻率增強化
調查中很多學生抱怨中學的英語學習方法在大學階段效果并不好,大學英語對于詞匯量、聽說、寫作以及閱讀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現有的學習頻率無法創造大學英語學習所需的英語環境,學習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因此,94.32%的學生認為增強英語的學習頻率才能適應大學英語的學習要求,但又表示沒有適當的監督很難實現。移動微型學習可以隨時將學習頻率進行反饋,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學習內容豐富、片段化
移動互聯網學習資源內容豐富,學生可以直接瀏覽各種最新的英語新聞、知名英文期刊等,海量的知識讓學習者的學習路徑因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大量的知識分解成零散的知識點,通過知識內容片段化的學習,學習者可以各個擊破,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大量的知識儲備。
2.學習的時間、空間更加靈活
參與移動微型學習的學生紛紛反饋,移動學習最大的感受就是“學無止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想學就學,學習的頻率大大得到提高,學習的方式更加靈活,碎片化的時間得到充分的利用。
3.學習的方式具有交互性
現在的大學生更加樂意線上溝通和分享。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幫助內向的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師生之間也能夠通過文字、音頻甚至視頻方式更加近距離和頻繁地進行交流。移動微型學習將學生常見的打卡、分享、點贊、留言、PK等交流方式和學習相結合,既提高了學習的新鮮感,也和學生的行為習慣更加貼合,促進了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
4.學習資源無限擴展
由于移動網絡線上資源的豐富和便捷,通過移動設備進行學習,能夠隨時獲得海量的學習資源,實現學習者之間的資源共享,提高學習資源的實效性[3]。每個學生都會發現自己不但是學習資源的接受者,也是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學習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都得到了提高。
5.學習意識和學習策略的使用率大大提高
由于碎片化移動微型學習打破了時空的束縛,減少了對學生學習的強制性,教師和書本的傳統權威隨之被打破,更多的信息來源和信息渠道讓學生的學習自由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學習的時間、地點、內容等[2]。面對移動網絡靈活的學習方式,學生開始有意識地使用新的學習策略,學習意識大大提高。
1.缺乏系統性
學生雖然對于移動微型學習方式充滿熱情,但是大多數沒有掌握相應的學習策略,缺乏主動的學習意識。移動微型學習如果沒有相應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策略指導,學生就會處于無所適從的學習狀態。例如受訪學生反映經常會出現不知道該何時、何地、選擇什么樣的學習資源開展學習,導致學習效率低、學習效果差,學習缺乏系統性。
2.使用頻率低
大學英語移動微型學習方式的使用頻率明顯低于傳統學習。雖然移動微型學習在時間、空間的選擇自由度更高,但是學生對如何全方位使用各種學習軟件存在困難,因而很難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進行學習資源篩選。例如,使用百詞斬拓展詞匯的學生很少使用單詞朗讀功能,更不用說去看軟件提供的例句,更多的是使用單詞卡片和PK功能,導致對單詞的發音依然存在問題。微信公眾號推送的各種時事文章,沒有老師的講解,學生不知道如何進行閱讀,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
3.選擇性困難
移動微型學習資源成爆炸性地增長,學生不得不加快學習的節奏才能完成各種任務。節奏過快導致學生很難有效地消化和吸收,也缺乏一定的復習策略。在沒有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情況下,學生把握不住自己的學習節奏,抓不住重點,忽略了語言學習最為有效的重復性練習和記憶。
4.沒有將移動微型學習和傳統的學習有效結合
學生沒有將大學英語碎片化移動微型學習和傳統的學習有效結合起來,同時,移動微型學習中學生社交策略使用率偏低,許多學生還不習慣利用移動設備和軟件分享學習成果和心得,在學習活動中又不愿意向別人求助,怕別人指出錯誤和缺點。因此,許多學生在學習中并沒有將移動微型學習交互性強,方便溝通交流的優勢體現出來。
5.學習過程缺乏監督
教師缺乏對學生碎片化移動微型學習進行有效的指導和監督。移動微型學習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一方面,教師的工作量加大,既要完成課堂講授,還要在課下搜集發布更多的學習信息,監督學生的學習并隨時與其進行溝通和交流。另一方面,教師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移動微型學習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多取決于學生合理的學習策略和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作為新興的學習方式,教師和學生對于移動微型學習的學習特點、學習方法、認知過程還缺少深入的認識和了解,教師還沒有從過去傳統教學狀態轉變為對學生學習策略的關注和監督,缺少對學生移動微型學習策略使用的培訓、指導和監督[4]。
隨著移動網絡的發展和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人們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和溝通方式都會因此產生巨大的改變,學習資源的完善和學習者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提升會大大改變學習的方式。在這種改變過程中,學習策略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有責任也有必要讓學生認識到移動微型學習的重要性,并對學生移動微型學習策略的使用進行相關培訓和有效指導,幫助學生把學習策略有效運用到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確保學生能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