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媛媛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河南濟源459000)
人們所產生的共同的音樂觀念以及音樂活動行為可以統稱是一種音樂文化,音樂文化需要經過有組織、有目的的社會活動得以形成,而音樂教育是形成音樂文化的重要途徑。由于文化理念的差異,音樂教育對音樂的理解、教育的形式等多方面都存在不同,從而直接影響了不同民族音樂文化的價值觀,音樂教育的民族特點由此產生。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中具有重要影響。
通過多元音樂文化教育,民族文化的精神理念、思維特征都可以得到充分展示。由于音樂教育是多種教育形式中的一種,包含在音樂教育中的多種教學形式,對創新教育手段、更新教育觀念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元音樂教育作為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會對音樂文化產生影響[1]。從音樂文化的精神層面上講,音樂文化與音樂教育之間的關聯度十分密切,音樂文化制度中涵蓋了音樂教育活動,而音樂教育活動具有不同的形式與內容。因此,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對實現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
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意義首先表現在對不同民族音樂文化的尊重上。在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趨勢日益加強的現代社會,音樂文化被越來越深刻體現在了音樂教育過程中。伴隨著教育理念的深層次化以及價值觀念的復雜化,如果要了解民族音樂文化,必須通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通過多形式的音樂教育活動,學生在對民族音樂文化充滿熱情的基礎上,容易形成良好的民族音樂文化意識和觀念。
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多元文化也滲透在音樂教育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離不開音樂教育。通過音樂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人的品質。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影響下,我國的音樂教育不斷地吸收世界各民族的優秀音樂文化。通過多角度的認識對比,學生接收了不同的音樂形式,更深一步認識到中國民族音樂的精髓。
進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是中國傳統音樂發展的需要。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在各方面都有著很高的成就,并體現出中華民族的特色。隨著多元文化的進入,當今許多學生對流行音樂更感興趣,甚至受流行音樂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影響盲目地追崇西方音樂,使得我們的民族音樂發展出現了下滑的趨勢,甚至有一些面臨著瀕臨失傳的局面。通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優秀傳統音樂,樹立正確的民族審美觀。
一方面,音樂教育行為是無意識的。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在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和特定環境下,人們常常采用自娛自樂的音樂形式抒發對生活的感受,由此,音樂文化會不可避免地與社會文化融合。無意識的音樂教育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另一方面,有意識的音樂文化教育活動則是對音樂文化中的技能和經驗的指導,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主要途徑。多元音樂文化教育通過有目的、有組織的行為指導,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內容進行高度概括,保留了民族音樂文化的系統性與相對穩定性[2]。可以說,音樂教育是促進音樂文化不斷繁衍的必要手段,是音樂文化得以永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新的音樂文化是在對原有音樂文化的傳承、積累、創造過程中產生的。可以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價值觀念的改變,音樂文化得以不斷革新。音樂文化在不同地區之間的傳播,對音樂文化的變革有著重要作用。不同區域的人們,通過社會活動使本地區的音樂文化傳播到其他區域,實現了音樂文化的交流。在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過程中,多元音樂教育能夠融合外來音樂文化的精華,進而促進本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
文化是根據特定的時代背景產生的,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需要文化作為推動力。音樂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充分融入社會當中,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才能真正得到發展。傳承具有民族精神的音樂文化,必須進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活動。在多元音樂教育過程中,人們接受有針對性的指導,可以形成正確的音樂價值觀,陶冶情操。由于地區之間的發展水平不同,社會觀念以及語言存在差異,導致了音樂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的表現形式不盡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音樂形式。正因多元文化教育是現代化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開音樂文化的整體性來談音樂文化教育,就難以真正做到音樂文化的有效發展,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也毫無意義可言。
中華文化的傳承載體主要是在學校,學校的音樂課堂是我們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最重要的一個平臺。目前,學校音樂教育中仍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問題。
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在音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只是簡單對學生描述一些關于民族音樂文化方面的知識,沒有擴展與補充,學生得不到美的熏陶與感受。作為音樂教師,如果要將民族文化傳承下去,就需要不斷提升自己。同時,教師應定期進行交流與溝通,通過交流形成教育共識,研討出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師的創新意識,形成全新的教學思路,最終通過多種方式將民族音樂傳承下去。
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承載者。在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中首先要提高學生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關注度。當今的學生更多地受到流行音樂的影響,大多對民族音樂不感興趣。所以音樂教師首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從思想上認可和愿意接受民族音樂文化,這樣才能有學習的效果。
學校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學校對于傳統音樂的重視、支持、鼓勵和倡導,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在校師生的音樂選擇。根據“多元音樂文化教育”理念,學校可通過多渠道的傳播方式,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中的網頁、微信、微博等方式,選取不同的傳統音樂走進學校,提供給學生多種選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及喜好,了解傳統音樂文化,對民族音樂進行選擇性學習,日積月累就達到了傳承和保護傳統音樂的目的。
音樂教育作為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正在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通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挖掘其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作用,在此基礎上,不斷豐富民族音樂文化。另外,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來說,創新是一個重要方面。從某種程度上講,音樂教育是對音樂文化的創新和發展。由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狀況、思維方式及年齡等不盡相同,因此要求在音樂教育過程中應當針對不同的教育群體采用不同的方式。在對本民族的音樂文化繼承的前提下,融合外來文化,創新音樂文化內容,賦予音樂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只有這樣,民族音樂才能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