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法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夢旭 青木 姚蒙 ●本報記者 趙雨笙
美國總統特朗普終于坐不住了。當地時間13日下午,特朗普宣布,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已經發布緊急命令,停飛所有波音737MAX8和737MAX9飛機,其他國家的737MAX飛機也不能夠飛經美國空域。《華盛頓郵報》說,如果考慮到去年底上任的美國代理防長沙納漢就是特朗普從波音公司的高管中選拔的,那么做出這個決定對總統來說更是非常不容易。連日來,這家素來與美國政府有著深厚關系的“金牌企業”,似乎正陷入全球信任危機的黑洞。14日,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已將墜毀的波音737MAX8航班黑匣子運抵巴黎的空難調查分析機構;日本、新西蘭、阿聯酋、越南等成為最新加入停飛波音737MAX行列的國家;這款客機原本將進行的交付據報道也已經被“實際凍結”。“對波音來說,停飛的成本才剛剛開始”,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14日稱,大約370架737MAX飛機在世界各地停飛,“每天的閑置成本就至少高達數百萬美元”。
美國總統作出艱難決定
特朗普是在原定要舉行的一場有關邊界安全的記者會上作出這一表示的。當記者們進入白宮時,特朗普卻將話題帶至了波音737MAX飛機。“我們將發布緊急命令,禁止所有737MAX8和737MAX9起飛。”他表示,“美國人民和所有人的安全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
在特朗普作出停飛決定前,FAA一直拒絕發布停飛令,聲稱采集的數據不足以支持作出停飛令。但是在特朗普發表講話后不久,FAA也發布了停飛令。隨后,波音公司表示,雖仍對MAX機型抱有“充分信心”,但決定推薦暫時停飛,以安撫乘飛機出行的公眾。
據《華盛頓郵報》引述白宮和交通部官員的話說,特朗普此前就私下質疑波音為何會繼續生產這款飛機,并認為自己絕不會為特朗普航空公司購買波音737。本來特朗普傾向于在12日就宣布停飛,遭到FAA的反對。但在有報道顯示飛行員抱怨飛機的操縱系統后,波音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全球壓力。到了13日上午,加拿大政府宣布停飛波音737MAX,使美國更加孤立。當天上午加拿大交通部長還表示,衛星追蹤數據顯示埃塞航空公司空難與去年10月發生的印尼獅航空難存在相似之處。《華爾街日報》稱,這是監管機構首次引用數據表明兩起空難之間存在潛在聯系,這使特朗普最終下決心“叫停”波音。
據白宮知情官員透露,特朗普13日下午1時左右在橢圓形辦公室與交通部長趙小蘭和FAA代局長埃爾韋爾通電話之后,做出了停飛決定。他隨后又與波音首席執行官穆倫伯格通了電話,后者同意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停飛737MAX。
《華盛頓郵報》14日報道稱,波音與美國總統素來保持著密切關系。2015年,時任總統奧巴馬曾在電視節目中表示,他可能是波音公司的“全球第二大推銷員”。特朗普就任總統后已經提拔了好幾名波音高管擔任政府高官,其中包括代理防長沙納漢。特朗普還曾夸贊波音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偉大公司”。
13日在白宮記者會上,特朗普依然稱贊波音公司是“非凡的”,他說這個決定“非常艱難”。他對記者說:“但是我不想冒任何風險……我們都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究責、反思和陰謀論
波音在支持停飛的聲明中稱:“我們出于高度謹慎的態度支持這一預防性措施。我們正與調查人員合作……確保此事不再發生。”
“太晚了”,美國彭博社14日稱,波音公司主動化解危機的動作太少太遲,以至于到現在已失去了話語權。文章稱,波音的錯誤可能恰恰來自于FAA對這家公司的“信任”。但是否讓自己的公民登上波音飛機,取決于外國政府的決定。另一個丟失信譽的證明是,埃塞俄比亞將從墜機現場找到的黑匣子發送給歐洲航空調查機構,而不是給美國分析。各國紛紛停飛波音無疑是對波音公司和FAA的打臉,使其在這場危機中處于更加不利的位置。
據彭博社報道,法國方面14日證實,已收到埃塞航空公司墜毀航班的黑匣子,并將下載數據。法新社稱,埃塞本國沒有分析黑匣子的專業人員,而法國民航安全調查分析局(BEA)則是調查航空事故的專業機構,在國際上具有知名度與權威性。法國新聞電視臺14日指出,法國作為第三方,將使調查結果更為令人信服。
多數美媒對此事的報道集中在究責和反思上,對波音及FAA譴責聲不斷。但也有個別媒體借機炒作“陰謀論”。“中國為何率先禁飛波音737MAX?”《紐約時報》14日發文暗示中國是為了打壓未來的競爭對手,“中國懷著同美歐在客機飛行業務上展開競爭的遠大抱負,中國正在研發和制造自己的噴氣機及引擎”,等等。不過,文章也承認,曾經空難頻頻的中國也在加強航空安全,中國的航空公司屬世界上最安全之列。
而德國《日報》14日評論稱,停飛是完全正確的。盡管目前尚不清楚真正的原因。就像農藥草甘膦的風險,世衛組織認為這種藥物“可能致癌”,各國就應該做出反應。毫無疑問,它會拯救生命,“從中可以看到大西洋兩岸風險處理方式的根本不同”。法新社稱,特朗普停飛737MAX的決定是“屈服于國際壓力”,“現在美國終于與國際社會一致了”。“為什么波音和美國當局的反應如此之慢?”德國電視一臺14日分析稱,正如許多人批評的,波音與美國政府的聯系過于緊密,特朗普曾反復表示,波音集團是美國經濟的“引擎”,而航空業應該是非政治、非黨派、面向安全的。
停飛的成本才剛剛開始
彭博社14日報道稱,印尼獅航宣布削減737MAX飛機的剩余訂單,并表示可能會改變供應商。與此同時,正在非洲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聲稱,中國和埃塞俄比亞“將購買更多的空客飛機”。另據報道,肯尼亞航空公司正在審查購買737MAX的建議,可能轉為購買空客的A320。越南航空上個月剛剛增加了737MAX的訂單,14日他們表示這批訂單可能會取消。韓國本來從今年5月要啟用737MAX飛機,現在宣布在安全問題得到保障之前,不會啟用。
彭博社14日公布了波音公司2018年四季度積壓的未交付訂單:在總共5980架訂單中,有24架747,88架737NG,111架767,460架777,622架787,最多的還是737MAX,多達4675架。報道稱,全球停飛將導致暫停交貨,直到修復安裝和認證。分析師評估稱,僅延遲交貨的存庫成本,波音每月就要支付18億美元。還有分析稱,若所有未交付訂單遭到取消,波音損失將超5000億美元。
蒂爾集團的航空分析師阿布拉菲亞說,波音737的基本布局已經存在了半個世紀,相信波音公司能夠找到一個快速有序的解決方案,但這有可能要花費數十億美元。法新社稱,停飛還不至于影響國際航運,因為涉及的客機一共370架左右,在全球一共1.8萬架載客100人以上的客機中比例很小。
“對波音來說,停飛的成本才剛剛開始”,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14日稱,挪威航空公司已經向波音索賠。報道稱,如果737MAX從現在起暫停交付,那么兩個月就可能使波音公司損失50億美元,“當然,波音公司可以負擔得起。他們去年的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專家同時指出,波音飛機的80%是由供應鏈完成的,比如制造發動機、座椅、起落架和機身,這條裝配線涉及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和數百家公司。因此波音此次危機的漣漪效應可能會傷害波音在美國和全球的供應商。
《航空知識》雜志主編王亞男1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以往的經驗看,737MAX飛機何時才能重新飛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此次埃航空難事故的初步調查報告何時公布。波音說要修復技術漏洞,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波音還需要配合調查機構搞清事故原因,讓公眾對修復后的機型有信心。而要真正取信市場、消除人們心中的陰影,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環球時報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