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南
摘 要:鋼琴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塑造良好的音樂整體素養,提高樂理知識儲備。對職業技術學院中鋼琴專業的學生而言,鋼琴不僅是日常學習的必修課程,也是今后生活與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與朋友。教師應該從聽覺訓練,節奏訓練,樂理基礎知識訓練等各個方面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鋼琴彈奏水平。
關鍵詞:鋼琴教育;音樂素質;彈奏
一、引言
鋼琴是一種技巧性很強的樂器,在鋼琴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基本指法的練習十分重要,貫穿學習的始終。對于學生而言,在學習鋼琴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艱苦的訓練才能打下扎實的基礎。對于職業技術學院而言,鋼琴更是作為一門專業課程存在于音樂專業學生課表中,許多音樂專業學生都會選擇鋼琴課作為學習課程。不論是剛入門進行鋼琴基礎知識訓練的學生,還是經過了多年學習練習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中學會更多的鋼琴技巧以及樂理知識,通過鋼琴課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能力。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更好的發揮職業技術學院鋼琴課的素質教育功能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二、鋼琴教學對學生音樂素質能力的影響分析
(一)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音樂是一種美麗的語言,鋼琴音樂是對知名作品的演繹,能夠擴大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對于音樂中情感的領悟,從而增強學生對于各種文化知識的領悟。在外行人看來,鋼琴的演繹是單純的技巧問題,但對于優秀的鋼琴大家而言,手法技巧只是演奏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方法,而鋼琴藝術家們對于作品本身情感的認知與感悟,才是自己在彈奏時的情感流露。在鋼琴教學中,通過對經典樂曲的創作背景,意境的深化理解,作曲的時代背景等信息進行深入的剖析,能夠為學生展示樂曲背后的世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也能教導學生如何學會領悟樂曲背后的美感。例如,在鋼琴作品《義勇軍進行曲》中,高昂的曲調能夠激勵人們精神飽滿的追逐理想,激發人們顯示出愛國的熱情。這些在特定時代背景下做出的樂曲往往融入了時代、民族的精神,鋼琴教師通過精湛的演奏技藝,帶領學生探索樂曲背后的精神世界。
(二)提升學生音樂觀察力與理解力
在新鋼琴彈奏學習與欣賞品鑒的過程中,學生的音樂觀察能力與理解能力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提高觀察能力,意味著學生的問題意識加強,在彈奏與欣賞過程中,能夠對其他學生演奏的錯誤以及不足進行點評,從細節到整體,從技術到情感,從作品的類型到演奏的狀態進行觀察與體會,并將別人的表現與自己的演奏進行對比,從差距中學習與成長。音樂觀察力的提高,也意味著學生理解應該如何去鑒賞鋼琴樂曲,如何學習樂曲的彈奏,在感性的基礎上形成理性的認知。在音樂觀察力提升的同時,音樂的理解力也會有大幅度的進步,學生能夠從鋼琴的指法學習、演奏中品味到不同樂曲的特性,包括音符與節奏,情緒與意境。將這種觀察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延伸到音樂的其他領域中,同樣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幫助學生融會貫通。
(三)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鋼琴教育能夠從不同角度促進學生的發展,用最簡單的詞語進行概括,即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力。在眾多的鋼琴樂曲中,經典的樂曲往往是人類世界的杰出成果,也是一筆無價的財富,學生通過學習、反復練習這些樂曲,能夠直接領悟這一筆財富。也許會有人認為:“我不需要自己彈奏鋼琴,僅僅需要通過媒體渠道聽別人彈奏,也可以享受這些精神財富。”但彈奏樂曲與欣賞樂曲為人們帶來的感受與體驗是截然不同的。物質財富的不斷增長,并不一定能夠增加人們的修養,但精神財富的累加,能夠提高人們的精神世界,彈奏優秀的鋼琴作品,能夠激勵學生們用美好、道德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理想事物,這就是素質修養的提高。
三、利用鋼琴教學提高學生音樂素質能力對策研究
眾多的研究表明,鋼琴教學中技巧的學習、音樂品鑒能力的提高,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審美情趣,提升音樂觀察能力與理解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在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中,也應該重視鋼琴教學對于學生音樂素質能力的培養作用,在提高學生鋼琴彈奏實踐能力的同時,學習更多的音樂基礎知識。
(一)鍛煉學生聽覺靈敏性
聽,是學習鋼琴的重要步驟。聽是指人們接受聲音并正確分辨聲音的能力,對鋼琴樂曲的欣賞離不開聽力的培養,在學生學習鋼琴指法、基本能力時,就應該刻意進行聽力的訓練,增強學生對于鋼琴的聽辨能力以及獨立練習能力,才能更好的理解音樂中的意境。鍛煉聽覺的靈敏性是提升鋼琴樂曲欣賞能力以及保證鋼琴彈奏節奏準確性的重要基礎。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用耳朵聽的習慣,在多年的教學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在鋼琴旁都是很認真的,不僅眼睛能夠正確的辨識樂譜,耳朵也能夠聽到自己的琴聲,一旦節奏或者指法出現了問題,能夠第一時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1]。然而,也有一些學生在聯系的時候并沒有集中精力聽自己的彈奏,節拍與樂譜不一致,甚至出現了很多彈錯的音符。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安靜的練琴氛圍,通過播放合適的前奏音樂;選擇空間大、桌椅少的琴房開展教學等模式,幫助學生集中精力用耳朵聽自己的琴聲。
(二)掌握科學的旋律彈奏方法
鋼琴彈奏的樂曲是沒有歌詞的音樂。對于學習鋼琴的學生而言,很多人都曾有過困惑:如何將沒有歌詞的旋律,通過手指的彈奏,讓它優美如歌呢?在職業學院的鋼琴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唱”的方式來啟發學生,帶領學生穿過歌詞,領悟樂曲的美。學會連奏是掌握旋律的重要前提,連奏要求聲音明亮而圓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分析不同的句子,包括音樂的走向,音樂的停頓,通過手指的彈奏將其表現出來。在鋼琴的彈奏中,樂句的尾音應該放輕速度,在樂句中間保證音調的一致性,留出呼吸的空隙,不同的句子之間往往存在承轉的關系,也需要在彈奏中體現出來[2]。除此之外,也應該通過鍛煉學生的手腕柔韌性、手指節奏感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彈奏的旋律。
(三)掌握鋼琴樂曲的基礎知識
對于職業學院的鋼琴學生而言,今后的工作與生活都離不開鋼琴以及相關的樂理知識、因此,在學校期間掌握基本的樂曲知識以及作曲規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融會貫通,并應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在學習每一個曲子時,教師應該對鋼琴曲的作曲家人物生平情況、作曲的時代背景等知識進行介紹,尤其是莫扎特、肖邦、貝多芬這些鋼琴名家。增加對于音樂創作背景知識的儲備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樂曲背后的意境,將自己代入作曲人的心境中,體會音樂流露出來的悲傷、歡樂、絕望或是希望。此外,鋼琴的樂曲博大精深,除了教材上的練習歌曲,教師也應該讓學生常聽古典、近代等不同風格的樂曲,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音樂的靈敏度[3]。
四、結論
對于職業學校的鋼琴學生而言,鋼琴將會是伴隨他們一生的朋友與工具。在學校的鋼琴課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如何通過日常的教育,提高學生的整體音樂感知以及素質能力。從聽覺、彈奏、以及樂理知識等諸多方面進行強化練習,為學生彈奏鋼琴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薇.在鋼琴教學中如何加強對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 2005(Z2):48-49.
[2]梁海東.談鋼琴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3(1):90-92.
[3]李麗.論鋼琴教學對學生音樂素質及能力培養的意義[J].北方音樂, 2017(3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