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薇
摘 要:在當今的社會背景環境下,看病就醫是非常便利的,醫患關系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良好的醫患關系會促進醫療活動的有效開展,使患者更好的配合醫生開展醫療工作,同時給醫療活動的后續開展提供安全性的保障,更為和諧社會構建增添一份貢獻。對此,本文主要就臨床醫學生德育教育以及醫患溝通的技巧進行分析,良好的培養醫學生的醫患溝通水平,使得醫學生可以有效的實現角色的轉換,為其日后的醫學工作開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醫患關系;醫德;醫患溝通;和諧社會;人文教育
一、引言
現階段,我國的醫學實習生溝通能力比較薄弱,其在和病患進行溝通時缺乏技巧的支持,并產生了較多的醫患矛盾,阻礙了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醫患溝通始終是醫德教育中的核心內容,所以高校必須要設定好教學目標,有效培養并提升醫學生們的溝通技能,同時還應當完善醫學院校的醫德教育工作。便于醫學生們更好的掌握醫學倫理知識,和病患友好的相處,更好的和病患打交道,聯系實際的診療狀況,構建一份和諧的醫患關系,增強學生們的醫患溝通技巧及醫療水平。
二、醫德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繼承性
醫德主要是用來規范醫務人員和病患以及醫務人員和醫務人員之間的行為。醫德更是一種職業的道德,是一種極為特殊的社會道德表現形式。醫德規范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會隨著時代的變革而產生變化。不同國家以及不同時期背景下,社會對于醫務人員的醫德要求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性。醫德規范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具有很強的繼承性,需要以病患為重心,同時一切都應當以病患的自身權益為基準。注重醫德的培養,幫助醫護人員構建高尚的品格,傳達濟世救人等的高尚理想。醫學生在學習醫學知識的過程中,必須要明確自身的學習目的,更好的服務于患者,實時的開展醫學生的醫德教育工作,讓其具備較好的醫德,強化醫學生們的自身修養。
三、醫患溝通技巧的培養是醫學生醫德教育的重要組成要素
醫德教育的目的是使醫務人員逐漸達到較高的醫德境界,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理念。醫患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是醫療活動能夠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醫患之間溝通順暢,有利于病史的收集,增加患者在醫療過程中對檢查、治療的依從性,避免因誤解導致醫患矛盾的發生,有利于提升醫療質量。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學說是最重要的內容,其“仁、義、禮、智、信”的思想在中醫學中的滲透,對中醫醫德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即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后世歷代醫家對此亦多有闡發和充實,使儒家文化在醫學中,尤其是醫德領域不斷滲透,于是形成了今日具有濃厚傳統文化特色的中醫學。中國傳統醫家歷來重視醫患之間的溝通,孫思邈告誡醫生不可“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夫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嘩”實質上是要求醫者在各方面體現出對患者的尊重,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醫患溝通是維護良好的醫患關系的重要紐帶,而醫患溝通渠道不暢、相互誤解是導致醫患之間發生矛盾的導火索。掌握好醫患溝通的技巧,是保證醫學生在進入臨床工作后醫療活動能順利進行的前提,也是維護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四、臨床醫學生醫患溝通技巧的培養措施
(一)樹立以患者為主的服務意識
現階段,我國的醫患糾紛事件頻發,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各項醫療制度開始逐步的完善,病患對于醫療服務的質量要求標準也在不斷的提升,醫生需要盡可能的強化其自身的醫德修養,并以病患為主體,潛移默化的提升為病患服務的認知以及意識。醫學生在學校應當注重學習并參與到醫患溝通技巧培養的課堂活動中,樹立以患者為主的服務理念意識。在日后進入到臨床工作時,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醫患矛盾問題,構建一份和諧且友好的醫患關系,從根源上,做好醫患糾紛事件的防治工作,盡可能的減少沖突等事件的發生頻率,促進社會和諧的發展。
(二)尊重生命,實現自我價值
一份和諧的醫患關系會促使醫療活動進展的更為順暢,同時其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總體醫療的服務水平,醫生要調動起病患們參與診療活動的積極性,使得病患們都可以更為積極自主的去配合醫生所進行的各項醫療行為,更好的去治療病患的疾病問題,切實的保障好病患的自身健康狀態。另外醫學生還應當尊重生命,這才是醫生存在的價值,滿足病患們的各項身心發展訴求。醫生要使用較為專業的知識幫助病患解答其疑惑問題,耐心的進行講解,不能產生急躁的心理,要最大限度的消除病患和家屬們的疑慮。積極自主的配合醫療活動的開展,提升總體的醫療質量,幫助病患們更好的挽救其生命。
(三)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會直接決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狀態,其事業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以和諧醫患關系為基準,贏得社會的理解以及幫助,這樣會從本質上推動醫患關系的發展,構成一種良性的循環關系,給和諧社會的發展構建做出更大的貢獻。
(四)轉變醫德教育的授課措施
在開展醫患溝通技能的課程時,老師們不能將其所需要傳授的內容一味的滯留在理論知識的學習方面上,需要利用相應的醫患關系案例進行教學,在適當的情況下進行醫患關系的角色扮演,真正的做到實景演練教學,讓課堂教學可以更好的和課外活動融合在一起,理論和實踐體驗結合,這樣會使得醫學生們更好的掌握傾聽以及解釋等的各項溝通技巧。設置好醫患溝通技能的實訓課程工作,同時還應當設置好定量化的考核內容,讓學生們都可以更為積極自主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掌握醫患溝通的各項技巧,將這種醫患溝通的技巧養成一種溝通的習慣,潛移默化的提升自身的醫德修養水平。學生們會間接性的模仿老師們的各項行為,所以帶教老師應當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醫院要定期的去審核帶教老師的醫德醫風,同時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給學生們樹立榜樣,強化學生們的榜樣意識,盡可能的規范學生們自身的行為,本著以病人為本的思想去教學,耐心的和病患進行解釋,同時還應當幫助學生們獲得病患的理解。
(五)增加醫學生和病患的相處時間
學生們在臨床上所接觸到的病患是用來檢驗學生們醫患溝通技能學習成果的最好辦法,同時還是提升學生醫患溝通技能水平的重要措施。上述問卷調查也顯示,臨床醫學生引發的醫患沖突有近78.4%發生在實習前半年。因此,臨床帶教老師要盡可能鼓勵臨床醫學生走近病患,多與病患交流,即使是遇到拒絕、冷面孔,也不能灰心喪氣,實習管理部門也可以制定相應制度,如建立臨床醫學生每日問診制等等,從制度上確保臨床醫學生與病人的直接溝通機會。
五、結語
醫學生在進入臨床之后,其身份需要轉換,會由學生轉變為醫務人員,學生們在掌握醫德知識的同時,還應當明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性。近些年來,我國由于醫患矛盾所導致的惡性事件頻發,這嚴重的影響到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一份和諧的醫患關系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醫療行業的發展,同時提升總體醫療的服務質量,切實的滿足病患們的各項需求。醫學生們要更好的掌握醫患的溝通技巧,以此來維持一個良好的醫患關系,補充臨床以學生醫德教育的內容。
參考文獻:
[1]李春年,李淑娟,楊冬茹,武明軒,黃香河.臨床教學中醫患溝通技巧培養的體會[J].繼續醫學教育,2011年Z1期.
[2]醫患溝通技巧訓練及巴林特小組培訓通知[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1年02期.
[3]范秀玉,李曉華,王琳娜,范博,姚丹.加強學生醫患溝通技巧培養的必要性及途徑[J].中國醫藥科學,201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