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帥

“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在《樂記》中:“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后渾稱“音樂”。音樂是存在于人類社會,有組織的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并體現社會風貌的一種藝術。羅杰·諾斯說:“音樂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純凈之和聲愉悅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動或激發人的熱情。”音樂不僅僅是一種消遣娛樂方式,更能夠緩解焦躁的不良情緒、減輕心理壓力。現在社會壓力非常之大,家庭、工作、子女等問題比比皆是。促使青年人身心俱疲,壓力堪憂,極易產生不良情緒。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孩子,他因患有先天性疾病,在課堂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總是胡言亂語自說自話,發出各種怪異的聲音,做各種幅度較大的動作,一度成為學校的難題,可想而知學習成績也非常的糟糕。班級的同學們對他“怪異”的行為已經習以為常了,值得欣慰的是同學們能夠包容他、理解他、尊重他。并且老師們并沒有放棄他,而是共同努力,盡量引導他做到自我控制。
新學期的第一天,我接手了這個班級的音樂課,他的班主任老師就跟我說了這個孩子的情況,作為老師我要遵守師德師范,對待問題孩子我要做到一視同仁。但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孩子的問題真的要比我想象中嚴重得多。當這個班級來到音樂教室后,一切如常,我也不知道哪位同學是班主任老師口中的“問題孩子”。就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突然一個高個子男孩站起來,直愣愣地看著我說:“我頭好大,我頭好大”。
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非常緊張,擔心是不是這位同學生病了?但當我看到其他同學的反應時,發現班里其他同學沒有受到任何干擾,就好像這個孩子沒有做出什么奇怪的動作一樣。同學們這樣“淡定”的表現,我忽然明白過來,這個就是班主任所說的“問題孩子”。這一切對我來說太突然了,這個學生的“表現”可能只有幾秒鐘,但好像世界定格在這里,漫長得像一個世紀。
后來,這個孩子還沒有等到我開口說話便自己坐下了,我這才長舒一口氣,沒有說話繼續上課。在之后的音樂課上這個孩子都出現了各種怪異的表現,通過我對他進行了長期、細致的觀察,隨后我發現這個孩子在做出各種怪異舉動的時間節點,都是我在講課,或者與同學們互動討論的過程。當我放音樂的時候,他都能夠保持安靜地聆聽、律動或跟唱。
于是,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雖然我不是醫生,不能從根本上醫治學生的疾病,但是作為一名老師,一名音樂老師,我是不是能夠為他做點什么?很快,我把對孩子的觀察、總結出來的想法反饋給了他的班主任和家長。
此后,音樂就成了一把開啟他心靈的鑰匙。在一次下課后,我主動找他聊天,想聽聽他對音樂課的見解,在他支支吾吾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他熱愛音樂,喜歡唱歌。因此,在那以后的音樂課上,只要他做出一些怪異的行為時,在不違背教學原則時,我都適時播放音樂,緩解他焦躁的情緒。
我很高興能用自己所學、所知去幫助我的學生,讓他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讓他的成長少一些坎坷,多一些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