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明

“波塞冬”核動力魚雷效果圖
近日,俄羅斯媒體發布了一段展示俄羅斯自行研發的核動力魚雷“波塞冬”正在測試的視頻。與此同時,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確認,這款核動力魚雷的水下測試已經完成,距離正式裝備部隊已經不遠。外界預計,俄羅斯海軍未來可能裝備超過32枚波塞冬核動力魚雷,可以用來攻擊航母戰斗群這樣的集團目標,還可以裝備核彈頭來打擊敵方港口,號稱是俄羅斯未來重要的戰略武器之一。
波塞冬核魚雷并非首次曝光,早在2015年這款武器就在一次介紹俄羅斯軍事工業的新聞片中模糊現身。而早在蘇聯時期,就已經被提上了研發日程。波塞冬核魚雷計劃,是當時蘇聯“奇跡武器計劃”的一部分,蘇聯決策部門為了對抗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的國防技術,研發了多款堪稱黑科技的秘密武器,除了波塞冬核魚雷項目,還包括代號為1K17的激光炮和高超音速彈頭原型。當時蘇聯高層設想,如果戰爭爆發,這些秘密殺手锏武器將讓蘇聯紅軍第二天就能成功占領白宮。
冷戰結束后,“奇跡武器計劃”的細節逐漸被披露,但是外界普遍判斷,這些世界末日武器在冷戰期間經過幾輪緩和、裁軍后已被放棄。但其實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并未完全放棄,這些武器計劃一直在持續地研發。
1992年,葉利欽政府批準繼續開發名為狀態-6的核反應堆。該反應堆原計劃在1989年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和準備,并在20世紀90年代初在“魯賓”工廠繼續開發。葉利欽當時認為應該加強軍備、控制削減核武器,但他還是留了一手,仍在1992年6月批準了狀態-6號反應堆的建造和運營。
在葉利欽時代,這種核無人水下航行器(UUV)或魚雷的項目被命名為“Skif”。1998年,Skif原型機進行了流體動力學測試,更新并完善了動力方面的設計。2008年,全尺寸的原始模型被拖在救援船“Zvezdochka”后面并裝載在B-90Sarov測試潛艇中。這些原始模型的照片于2010年出現在網絡上,當時很少人能看明白這些奇怪的模型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波塞冬魚雷最終在2015年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的報道中出現,電視畫面中顯示了一個模糊的魚雷,旁邊還有展示魚雷性能的文字背板。俄羅斯于2018年3月正式承認這款前所未有的武器,并在2019年初公布了這款武器的測試畫面。
波塞冬有著驚人的作戰性能,其航程高達1萬海里,時速可達180公里,號稱從俄羅斯附近發射就能直接攻擊美國本土的目標。然而西方軍事研究者卻認為這款武器的定位頗為奇特,甚至將其歸入“沒什么用”的范疇。
要知道研發波塞冬的歷史背景是20世紀80年代,當時蘇聯計劃部署這種武器確實有其道理,因為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專門攔截傳統洲際導彈,波塞冬從海上攻擊算是另辟蹊徑。然而現在盡管美國部署了新的彈道導彈防御武器,攔截效果卻并非百分百。反倒是對波塞冬這種水下武器的攔截概率很高,盡管其水下航速高達180公里,卻遠比用于反潛的航空器速度低得多。而且北約組織經過多年經營,已經擁有了完善的水下聲吶陣列,可以提前發現和預警波塞冬這種高航速的水下運動物體。
所以在波塞冬到達美國本土前,美國??哲娪卸啻螖r截的機會。而為什么俄羅斯要研發這款奇怪的武器,至今俄官方并沒有確定的答案,也許只是為了展示俄羅斯強大的核魚雷研發能力吧?又或者是準備在雙方經過幾輪核打擊后,整個防御體系出現漏洞的情況下,用于二次核反擊??傊@是一款耐人尋味的武器,看似很強大卻定位非常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