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影
摘 要:課堂教學中常會用到“提問”這種教學模式,它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有效交流互動的紐帶。教師用啟發式的“教”來促進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它使學生頭腦中的思維火花得到點燃,提高學生在思想品德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有效激發學生渴求知識的欲望。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提問;技巧
我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學科的教師,深知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體學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養,讓學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后,能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向一個健康的方向發展,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但是要實現思想品德課這一教學目標,我們必須掌握恰當的教學方法,我認為“提問”是實現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目標有效的方法之一。
大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常常會用到“提問”這種教學模式,同時它又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有效交流互動的紐帶。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用啟發式的“教”來促進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既能使學生頭腦中的思維火花得到點燃,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在思想品德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從而達到實現我們“教”的目的。然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思想品德課教師對他們所要提問問題的類型、提問的方法和提問的技巧等方面缺乏充分的設計,這樣使提問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伴隨新課改的順利實施,學生的活動在我們思想品德課上的份額大大增加了。但是我們教師在思想品德課堂當中提出的問題并不都是有效的,甚至有一部分對提高課堂效率起到了阻礙的作用。那么怎樣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呢?下面我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課堂提問一定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
我們所提出的問題要能夠激發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所提出問題的激發下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和理解當堂要學習的知識點,進而來激發學生渴求知識的欲望。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可以找一些對學生來說比較感興趣,并且能夠讓學生感覺很簡單、學生的學習效率又能夠提高的問題。例如:“同學們,結合大家生活的實際,來說一說在我們身邊所發生的事當中哪些是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這樣的問題一提出,許多同學就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大部分同學都能說出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違背社會道德的現象,課堂的氣氛也變得十分活躍起來。這樣在問題的討論過程中更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對于學生還能起到一個自我檢討的作用,使學生自身存在的不道德的行為得到及時改正。
二、課堂提問必須要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
在完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一定要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特別是“提問”這一環節,教師在課前一定要充分地備思想品德教材和學生,對他們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要了解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并要充分了解我們所教學生的知識儲備
量,采用符合我們的學生實際情況的方法去進行教學,把學生的現實情況作為設計要提問的問題的先決條件,保證在課堂上所提出來的問題能夠分出清輕重緩急,不會導致提出的問題出現漫無邊際、粗描淡寫的現象。例如,在學習完有關遵紀守法方面內容的課后,我們就可以結合學生認為比較模糊的知識點設計一些問題對學生進行點撥。給出一些有關未成年保護法方面的材料,之后再根據我所給的材料向學生提出問題:“在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中為什么要規定未成年人必須受到特殊的保護呢?”“有人說法律要保護未成年人,就是讓他們就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呢?”然后讓全體學生圍繞我所給出的這兩個問題結合他們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討論回答。設計這樣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既能夠使學生溫習舊的知識,又能讓學生掌握新的知識,并且能夠讓學生養成對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和準確概括的能力,使學生對教材中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特別清楚,這樣我們就能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解決教材中的重難點問題,就會使我們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
三、課堂提問一定要適時有效
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同時要根據我們的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來調整課堂提問的策略。有的時候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過一番思考后,對所學的內容有了一些體會,但是他們想說卻說不出來;一些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經過一番冥思苦想還是得不出正確的結論。這時我們就可以設計一些“小提問”來對學生進行適時的啟發引導,這也就是說我們要在學生經過思考
后,并且在他們的留有懸念的思維空間里適時地提出問題加以引導,使我們所設計的提問更加有效。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巧妙地利用學生心中的“憤悱”,在學生思維的懸念之處進行提問,讓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效果有很大的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過程中,巧妙地設計提問是特別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能夠激活我們的課堂教學氣氛,并且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最終達到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