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潮
摘 要: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是廣闊的,對于人才的要求也是嚴格的,想要成為一個現代化人才,首先在理解力和感悟力上就要極其出眾,培養出高階思維。如果能在小學階段就有意識地鍛煉語文理解能力,那么將會為自己的以后奠定一個好的基礎,所以在這一期間,老師也要采取新方式新方法,引導鼓勵孩子們多看書,在課堂上也要適度地進行改革,講解的高效和高質量對于小學生來說都是很好的幫助,既能幫助小學生成長,又對培養高階思維有著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高階思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思維能力
小學語文針對的是兒童的前期思想教導,也是一個培養思維模式的過程,在孩子幼小的心中撒下愛與和平的種子,而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家長的教導很重要,但是孩子的思維培養也十分重要。課堂上給孩子帶來的不僅是識字認字的收獲,更多的是見識的擴展,這樣也更有利于小學生的邏輯思維的形成。而小學課堂的改革恰恰就是針對這些特點進行的,它極其重視小學生思維培養,這對一個孩子的未來發展都是極其有幫助的。下面就具體來分析一下小學語文課堂的轉變情況。
一、高階思維能力的內涵
1.思維能力的概念
思維能力本身是一個不易表現出來的東西,但是它可以通過人們在日常的交流表現出來,它的高與低其實影響是不同的,尤其是針對小孩子這個人群,小學生還沒有一定的人生積累,也很少有機會拓展了解,課堂的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不足,帶來更多的人生體驗。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人們針對思維模式的研究從未停止過,對于思維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也從未敢低估過,這些年來也是在積極地尋求對于思維模式的培養方法,尤其針對孩子的思維教育更為重要。
2.高階思維能力的內涵
高階思維是針對教學新目標提出來的創新性指導,它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們在成長的初期就意識到思維培養的重要性。老師在針對高階思維的培養上也要結合課堂內容,在選擇課外讀物的時候,在一部分情況下以課本教材為出發點,去搜尋一些和教材內容有關,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的補充性的課外讀物。這也就要求老師要用心尋找,按照教材內容的類型,在每個不同主題的單元學習中推薦與之相匹配的課外讀物,拓展孩子們的思維,見識到不同的東西。
二、培養小學生高階思維的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1.思維工具在課堂上的作用
針對小學課堂上思維能力的培養,一定要創造出較好的討論環境,對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進行盡可能的開發鍛煉,一切的課堂活動和教學都要注意到思維模式的培養,鍛煉高階思維的成長。避免教學中可能會出現的模式化、僵硬化,展開思維深度的探討和發掘。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借助思維工具的作用,提倡繪圖進行輔助,進行語言表達上的訓練,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孩子膽大心細的特點,在活動結束后,能主動進行總結思考和反省的自主性、主動性。經過多次的活動鍛煉進行總結,在一次次的活動嘗試中,鍛煉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并且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提升,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得到提升,得到思維能力的提升,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2.閱讀理解教學的創新實踐
教學的創新其實還體現在對孩子學習的引導上,對于新事物的接受上要加以引導。在以課堂學習為中心之外,學生的閱讀活動大多還是以自身的閱讀興趣為主導,畢竟只有對一本書好奇有興趣,學生才會想要讀下去。其實在小學這個階段,學生接收信息還處在從圖像接收信息到文字接收信息的過渡期,對于一些新事物更容易產生好奇,從而選擇去閱讀它。但是很明顯,只有引人注目和好奇度是不夠的,學生的閱讀一定是具有質量的,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來進行書籍的挑選,既要讓孩子們產生想要閱讀的好奇心,也要保證文章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并且既然是一個群文閱讀,那么就要考慮到在一個群體中的每一個人的閱讀審美,這樣才能找到共同點,選出大家都喜歡都可以接受的閱讀書籍,開展閱讀活動。在互相的討論中發散思維,培養高階的思維模式。
在以上的研究過程中可以看出,在面對小學生各項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針對思維能力的培養上,既要兼顧課堂教材學習的主要任務,也要發掘孩子的興趣所在,在他們的思維邏輯培養和自主創新能力上都有著一定的幫助引導作用。所以這就要求老師一定要擔負起引導者的任務,課堂上進行高階思維的教育培養,目光要長遠,從孩子的長遠發展來看。積極鼓勵孩子進行自主思考,開展各種討論活動鼓勵小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使得思考成為一種有益的習慣,貫穿在學習的各個階段。
參考文獻:
[1]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鐘志賢.如何發展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J].遠程教育雜志,2005(4).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商”對高階思維能力的能動作用初探》立項號:GS[2018]GHB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