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傳參
摘 要: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需要在課文教學、習作教學與大閱讀教學中來實現,在各類語文學習活動中都要能夠體現小學生的口語能力訓練。小學語文教師要能夠為小學生創設最佳的語言交流機會,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更好形成。小學生正是進行語言模仿的最佳時期,他們渴望能夠具有豐富而又優美的語言;語文教師要能夠把握好孩子的心理,精心設計能夠激發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的問題,讓小學生在各類語文學習活動中能夠更好地進行口語表達。
關鍵詞:口語表達;培養;融合
小學生的口語能力培養,需要語文教師具有更高的目標意識。在各類語文學習活動中,語文教師都要將口語訓練作為各類語文學習活動的必要目標之一,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從而能夠不斷提升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小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力培養需要通過“聽、說、讀、寫”的具體活動來實現,而“聽”“說”處于重要的地位,只有提升小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
一、在課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小學生的口語交流要能與課文教學相融合,語文教師要積極利用語文教材開展教學設計,特別是口語交流活動的設計。教材上的課文內容有著極為豐富的學習情境,有故事情境、詩話情境、活動情境等,教師要依據不同的情境進行問題的設計,以引領學生更好地展開口語交流。課文中的多樣化的插圖資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后說話,在具體課文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進行情景劇的編創,讓學生進行課本劇的表演活動,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堂表演活動,還可以設計有針對性的辯論性話題,引導學生進行更多的口語活動。
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找春天》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有序觀看插圖,觀察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了寫什么、想到了些什么。圖畫中的信息大意是——有幾個孩子來到了小河邊,他們去尋找美麗的春天。孩子們依據圖中所畫進行細致的觀察,并進行交流,將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在這樣的交流中,學生獲得了口語能力提升。此時,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好地口語交流時機,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問題引領:“春天來了,孩子們都到了野外來找春天,他們找到了些什么?”這個問題的提出,立刻引發了學生的思考,并進行討論。有的孩子說找到了美麗的小花,有的說找到了綠芽,有的說找到了碧草,有的說找到了開凍的河流……此時,學生的口語表達又一次達到了高潮。
二、在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將口語交際與習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整合習作教學的相關素材,把口語交際的目標融入習作活動目標中。在習作教學中,語文教師要為學生增加口頭作文的內容。在學生進行寫話之前,先讓孩子說說自己的寫話思路,而后有序進行分塊口頭敘述,逐步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把口語交流融入學生的寫話活動中,如將對話、討論、表演等活動與學生的寫話活動有效結合,既給學生創造表達的機會,也給學生豐富寫話的活動經歷,鼓勵學生能夠將交流、對話的場景繪聲繪色地描寫出來。將口語表達與寫話練習有效結合,有效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
在教學完《我是一只小蟲子》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口頭習作任務——閱讀了這篇文章,我們都感覺非常有趣,因為課文中的“我”想做一只小蟲子,并把自己的經歷認真地寫了下來。假如換成了你,你想做些什么呢?你能大膽地發揮想象,想象自己會經歷哪些嗎?孩子們一聽說要讓自己變成小動物,他們都活躍了起來,便開始小聲地交流起來,和同桌說說自己是小蟲子會怎么樣。小學生的想象能力非常豐富,他們善于運用想象思維,自然也便能夠進行一些奇思妙想。如,有的孩子說:“我想做一只猴子,能夠在樹木上騰空而躍。”有的孩子說:“我想當一只大老虎,在森林里當大王。”也有的孩子說:“我想當一只海燕,在大海的上空翱翔。”
教師為學生設計可以進行隨意表達的口頭作文,將孩子的語文思維有效激活,讓孩子們在想象的時空中抒寫心中的那份純真,從而放飛孩子積極表達的愿望。
三、在大閱讀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學生的口語交際應該與孩子課后的大閱讀活動進行有機結合,教師要能夠對各類閱讀活動的環節進行有目的的設置,把口語交際的內容在活動中有效融合,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課堂表演、口頭說話比賽、演講等,都屬于孩子們課后大閱讀活動的范疇,學生在活動的參與過程中進行口語交際的有效練習,從而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提升口語交際的能力。
在學完《春聯》一課后,教師在班級中布置學生在網上或其他資料上搜集有關春節的知識,在充分準備后,組織全班學生開展一次小小討論會——用好壓歲錢。讓學生回想:過春節時,哪些親戚好友會給壓歲錢,給壓歲錢的意義是什么……而后讓學生在班級中交流。有的孩子談春節的習俗,有的孩子談春節飲食,有的孩子談春節時的出行活動,有的孩子談壓歲錢的正確使用……可以說在這樣的交流活動中不僅讓學生自主獲得了知識,還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以更好地提升,從而也能更加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文思維。
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普遍薄弱。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他們正處于說話的模仿與學習階段,更需要教師能夠給予他們更多的口語交流的機會。因而語文教師要將學生的口語訓練目標貫穿于語文學習的各個活動中,讓孩子們能夠放飛敢于表達的希望。
參考文獻:
任櫓燕.口語交際教學需多點融合[J].小學教學參考,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