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 沈荔 鮮祥菊
冕寧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涼山洲的北端,地理位置東經101°30'~102°20';北緯28°30~29°5'之間。國土面積665萬畝,人口32萬,區域內西部是長江上游雅礱江,北端是大渡河支流南椏河源頭的冶勒河,中部是安寧河的源頭。全縣森林面積為4391943畝,其中:有林地2191168.5畝(用材林地97355.5畝、防護林1570087.5畝)、灌木林地1755870畝、疏林地102342畝、荒山荒坡102678畝。該區域生態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安寧河下游工農業生產及人民生活。為此,恢復和建設好這一區域的生態環境有著及其重要的現時和歷史意義。
1區域環境退化現狀
1.1森林資源退化
過去由于人們環保意識差及歷史的原因,大肆砍伐森林、毀林開墾、燒牧場、亂占林地等破壞森林資源的現象十分嚴重。到九十年代使沿安寧河、雅礱江流域及人口集居區、交通方便地區的森林被大肆破壞,目前僅留下一些采伐跡地和結構單一的殘次林。除比較邊遠的地區尚分布有為數不多原始林外,其他地方均遭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林分的三大效益減弱,水土流失十分嚴重,環境質量明顯下降。在70年代許多地方山清水秀是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樂園,而今卻變成一片荒涼。
1.2環境的退化
由于人們對森林資源的嚴重破壞、過度放牧、毀林開墾、陡坡耕作、工業三廢、生活垃圾等對環境均造成嚴重污染。區域內安寧河、雅礱江水位極不穩定,雨季到來時節洪水成災,旱季河水干枯,有的支流還出現季節性斷流。區域內土壤退化、沙化、草地退化、濕地旱化、滑坡、泥石流、冰雹等自然災害連年發生,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2退耕還林工程實施現狀
冕寧縣自1999年至2009年實施 “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以來,已經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還(草)85000畝,荒山配套造林80000畝。整個工程建設涉及到全縣37個鄉鎮、179個村、704個村民小組、退耕農戶127659人。
按照國家“退耕還林還(草)”的有關政策,在實施過程中有的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在當年的實施中有的地方未能統一整體進行規劃、零星分散、土地丈量有水分、沒有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有的種苗引進未按程序辦、未及時抓住造林時節、造林后的管護未能落到實處等,業務部門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有的鄉鎮和部分群眾對國家“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認識還不夠,至使工作難度大,實施后難以保證質量和成效。二000年~二00一年全縣退耕還林計劃并栽植了四萬余畝,然而基本上達不到要求,在二00二年基本上都進行了補播。當然在后續的幾年工作中業務部門也加強了工作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責任制度,完善了獎懲,使這項工程能夠順利施行完成。
3對“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初探
3.1規劃落實
在“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規劃中,要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安排,盡量做到連片集中。在規劃中根據地形地勢、氣候條件、土壤狀況及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采取林經、林果、林牧等按照生態位的原理模擬自然狀態營造兼防護、生態、經濟、用才為一體的林分。各施工的鄉、鎮人民政府要根據實際,粗劃出轄區的各年度計劃報有關部門統一編制總體規劃。在規劃時要兼顧長期、中期、短期的利益,合理安排遠、近地塊和難、易程度。按照先易后難,先成片后零星,先開展交通條件方便的區域,后搞邊遠地區的原則逐步推進實施。
3.2植樹造林
在造林過程中,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樹種,特別是應選擇當地優良的鄉土樹種。在實施中,必須按照規劃設計的要求組織開展各項工作。
3.2.1適地適樹
根據當地實際在選擇樹種時,必須按照“適地適樹、適種源”的原則,選擇生長優良的樹種。當地鄉土樹種如:云南松、華山松、黃杉、米德杉、榿木、滇楊、核桃、花椒、板栗、柳樹、青杠等都是退耕還林中可用于選擇的優良的鄉土樹種。對引進到當地栽植了多年的樹種,確實表現優良、生態和經濟價值都非常突出比如:黑荊、沖天柏、刺槐、銀樺等,也應大力推廣。在目前選擇造林樹種時,應特別注意樹種的抗病蟲害的能力,在種苗調運中必須嚴格進行檢疫檢驗,確保苗木健壯。
3.2.2造林模式
在實施造林時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情況采取多林種、多方式、多類型;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草則草;大力發展多模式、復合型、多效益、全方位立體式的綜合林業體系。特別是在水土流逝嚴重、土壤貧瘠、陡坡的迎風面,必須營造林、灌、草結合的混交復合林分。
3.2.3造林方式
退耕還林的造林地大多分布于條件較好的地帶,土壤經過長時期耕作有的變肥沃也有的變貧瘠,同時不同的坡度、坡向,水土流失的程度不同,采取的造林方式均有異。建議除退耕還林的荒山配套造林外,均應采用植苗造林,并按照有關規程的栽植密度進行栽植;荒山配套造林可根據實際,宜植苗則植苗、宜植播則植播。
3.2.4組織實施
退耕還林是以各級地方政府為主體負責組織實施,林業部門負責技術指導、種苗供應、檢查驗收等項工作,按分工各部門做好各項工作。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在大力宣傳的基礎上,做好群眾工作,落實好退耕地的登記造冊、土地丈量、張榜公布、卡片記錄、施工記錄等項工作,并按照設計要求做好整地、栽植穴的一系列工作,待最優的造林時節一到不失時機地及時組織完成造林任務。
(作者單位:615600 四川省冶勒自然保護區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