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強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自然資源局 甘肅 岷縣 748400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提出和應用,在進行城市、土地規劃和建設的時候,都能有效地建立在生態文明的基礎上,合理的進行空間上的規劃,建設生態網絡體系,保護好原有的生態平衡,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控制開發的力度,對空間進行有效的調整,保障人們生活的空間和生活質量,從而對國土空間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建立有效的土地開發保護制度,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減少生活中資源的浪費,構建社會和諧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和國土空間規劃,兩者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國土空間規劃是建立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之上的,可以有效地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宗旨,是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對國土空間規劃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國土空間規劃必須要注重生態問題,控制好開發力度,調整好空間結構,合理分配生產空間、活動空間和生活空間,有效的實現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到國土空間規劃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是國土空間規劃的關鍵因素。在傳統的國土,空間規劃當中比較注重經濟效益,規劃比較側重于經濟方面,而忽視了生態問題,缺乏生態建設的整體性思想。因此,必須將生態文明建設當作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在國土空間規劃當中貫徹落實,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在生態文明基礎上進行土地整改和規劃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國土綜合整改指的是采用綜合的措施,對指定的地區進行合理的改革開發和利用,而在生態文明基礎之上,覺得是在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需要注重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避免因為過度開發造成環境的破壞。在開發國土資源的同時,還需要采用多種措施進行綜合性的整改,這是我國進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合理的進行國土空間規劃,協調好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的關系,注重可持續發展,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合理的配置資源才能有效地促進國土空間的科學規劃建設美麗中國。
要想更好地在生態文明基礎上加強國土空間規劃,首先就要進行保護和開發兩項并進。長期以來,城市在建設上不斷地索取自然環境作為經濟效益的收入,忽略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隨著經濟效益的不斷增長,對生活環境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人們開始更加注重生活環境的質量問題。因此,國土空間規劃要滿足鋼性質量的發展要求,就需要遵循生態文明理念,在開發的同時,注重環境的保護,兩者相得益彰,共同促進,重視環境資源和經濟發展的協調,從而有效地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在進行國土空間規劃開發之前,需要對該地區地形、氣候、地質、生態環境等進行考核,開展資源環境承載力的評價工作,從國土空間規劃的限制性入手,從而可以了解到該地區能夠承載的開發力度,制定合理的開發計劃,尋找國土空間規劃的適宜地區。
進行國土空間規劃的時候,需要注重保護國家基礎生態用地,例如: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區等具有較高價值的生態用地,是不允許進行工業性的開發和利用的,只有加強對國家基礎生態用地的重視,才能將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貫徹落實到底。
我國需要建設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將國家重點生態地區作為主要對象,提供足夠的資金來支持這些地區進行生態保護和生態補償,有效的提高資金的利用率,保障生態效益。生態補償機制必須建立在生態保護之上,將保護環境、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作為終極目標,合理的提高生態補償標準,不斷優化生態補償資金的提供方式。
加強國土空間規劃,還需要結合國土規劃、城市規劃等多項單一規劃,從而可以有效地對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整治和保護進行綜合性的計劃和布局,只有安排好國土資源的相關分配,在具體的空間內,協調好資源人口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將國土空間規劃和環境保護緊密結合在一起,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在進行城市建設的時候,需要遵循生態文明理的原則,注重保護城市原有的生態環境,并在此基礎上,建設城市生態系統。將城市的道路、綠化帶、河流等作為基礎,在此基礎上,構建由城市建筑和生態環境相互交錯的生態網絡體系,不斷增強城市生態系統格局的空間整體性,降低城市中的噪音污染,不斷的提高城市空氣質量,合理的規劃城區,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
總而言之,在資源緊張環境急需保護的當下,生態文明建設理念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在國土空間規劃當中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科學合理的制定國土空間規劃計劃,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堅持生態文明理念作為引領機制,才能使得開發和保護環境并重。在進行城市建設的時候,需要保護好城市原有的生態環境,控制開發力度,注重環境保護,節約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有效地進行人類空間的合理分配,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