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美秀
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園林局 江西 撫州 344000
伴隨城市化的深入發展,城市人口數量明顯增加,致使生態環境惡化明顯,能源消耗量不斷增多,超出自然環境的最大承受力,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為此,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以及低碳環保思想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對居住區的科學規劃與設計十分有必要。
低碳理念以低碳經濟為依托,具體指的就是在城市化發展期間,借助現代化技術方式降低能源與資源的實際消耗量,對綠色節能環保能源加以開發,確保城市實現低能耗與低排放的發展目標,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所以,基于低碳理念規劃設計居住區,要求充分利用低碳節能施工材料和新型能源,在居住區建筑規劃設計中融入低碳環保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確保居住區布局、功能以及結構等能夠適應低碳環保思想,為人們提供低碳交通系統和綠色建筑,構建宜居性的生活環境,增強居住區建筑的健康性和經濟性。
低碳即減少二氧化碳量,嚴格控制工業生產,規避溫室效應的出現,延緩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目前階段,雖然大力宣傳低碳生活理念,但僅停留于理論層面,人們并未正確認知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對居住區建筑的規劃設計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現階段,政府內部各職能部門因貫徹低碳理念力度不到位,導致居住區建筑規劃低碳措施的應用效果不明顯。另外,負責居住區規劃設計職能部門在研發低碳技術方面沒有投入充足資金,且科研技術經費不充足。在低碳技術領域,專業人才缺失,未成立專業化低碳技術研究部門,均影響了居住區建筑規劃中的低碳理念應用效果。
對于低碳住宅而言,結構是主體,同樣也是與居民綠色居住需求根本因素。自建筑規劃至施工建設,到最終的檢驗提交,全部過程都必須踐行低碳環保理念。
首先,選址要科學。在設計居住區建筑的過程中,要對選址附近環境進行綜合考察,以免污染源對居民正常生活產生不利的影響。與此同時,可以就地取材,對既有綠化帶或者是自然景觀進行充分利用。若條件允許,可對所在地土方加以利用,避免運輸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縮減居住區綠化成本支出,更好地適應低碳理念需求。
其次,合理選擇建筑施工材料。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材料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并且需要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使用。為此,施工企業必須科學預估住宅成本,對工程項目施工材料進行選擇,在與質量標準滿足的基礎上實現綠色環保目標,盡量減少施工成本。近年來,科學技術發展速度加快,建筑材料質量與性能趨于完善,所以對現代施工材料的使用是實現低碳目標的重要前提。通常情況下,低碳材料可細化成主動與被動兩種。前者就是在施工建設期間使用環保材料,以實現低碳管理目標,而后者則相對復雜,要求對自然資源加以利用對傳統能源予以替代。可選擇使用落地窗,使室內的自然光線增加,也可通過室內通風的方式,使空調的使用幾率下降。較之于主動低碳材料,被動低碳材料的技術更具現代化特征,需借助計算機系統對模型加以構建,確保設計的具象化,規避施工失誤問題的發生,減少成本支出。
最后,裝修環境。在居住區建筑裝修設計的過程中,材料、照明與電器都要具備綠色低碳的功能。一般情況下,可選擇太陽能熱水器,也可以將綠色植物擺放在室內環境中,借助光合作用對二氧化碳進行吸收,并釋放充足氧氣。
居住區的低碳環境以種植綠色植物為主要表現,應結合具體的居住環境狀況,對綠色景觀進行營造,對植被種類予以科學化配置,在彰顯低碳環保理念的同時,使居住者在視覺方面獲得享受[4]。與此同時,對清潔能源加以科學運用,可將小區的照明設備確定為節能環保等,以減少電能使用量。在此基礎上,還要注重保護綠化景觀,將警示牌放置于花草樹木之間,且不允許對草坪進行踩踏,避免對樹木的損壞,使景觀資源更加完整。在此基礎上,居住區內的水景觀在布置方面應踐行可持續循環的思想,并且分類別處理垃圾,減少污染成本支出,保證居住環境的綠色化特征。
導致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汽車尾氣,因而需保證市民出行的低碳性。居住區居民應盡量減少使用機動車,如果出行距離不長,可以選擇步行亦或是自行車出行。如果距離較長,則應乘坐輕軌、公交車或者是地鐵等交通工具,盡可能減少尾氣的排放量。作為城市規劃部門,要適當增加非機動車道的數量,合理使用綠色交通工具,選用環保低碳的出行方式。在設置路燈方面,也要盡量選擇使用節能降耗照明設施。
綜上所述,我國將低碳理念應用在居住區規劃設計中的時間并不長,要求各個行業、部門以及社會力量的全面合作與配合,對節能環保建筑材料進行大力發展,借助低碳性與經濟性的建筑開發方式,更好地實現低碳居住區建筑的建設目標,為低碳城市的規劃設計提供必要保障。在居住區建筑規劃設計中,合理應用低碳理念已經逐漸發展成全球熱點問題,與低碳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不僅可適應節能環保生活環境要求,同時為經濟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