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森森
科學家們曾對愛因斯坦的大腦仔細研究,試圖找到一個天才背后的秘密。但他們沒有找到愛因斯坦的大腦和普通人的大腦之間有什么關鍵差異。這是為什么呢?
什么決定了智力
最近幾十年的研究讓科學家們漸漸找到了謎團背后的真相。原來,決定智力的不是大腦某個區域的特殊結構,而是基因。現在科學家都認同,人類智商主要由基因決定,剩下的小部分受家庭、教育等后天環境影響。科學家們用復雜的方法已經在大腦皮層和海綿組織中發現了影響大腦表現的7000多個基因。然而,我們知道,人類的大腦基因庫基本上是相同的,那么,為什么會出現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聰明的情況呢?
一些運動員之所以那么優秀,是因為在他們身體里發現了一些變異基因。同樣的,科學家們在一些高智商人群的大腦里也發現了能改善神經元工作的變異基因,它們的數量達到數千個,總體影響高達50%。比如,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大腦研究員發現了一個關鍵基因NPTN,研究者認為,NPTN控制著大腦神經元生長和分裂的速度,決定了大腦皮質層的厚度。大腦皮質層是大腦的表層,作為控制中心,它將在這里進行所有的復雜計算,使大腦能夠控制我們的運動、感官和語言發生。NPTN基因的變異會導致大腦左側半球皮質的厚薄變化,皮質較薄的,智商相對較低。
不過,這些基因里的每一種都只能對智力產生細微的影響,比如NPTN基因對智力的影響大概為0.5%。單純憑某種特定的基因,顯然還不能完全塑造像愛因斯坦那樣的科學天才,要知道,這些天才的神經元可以快速交換信息,所有的腦區構造都很卓越。那么,天才的頭腦里還藏有什么秘密呢?
基因是團隊玩家
來自倫敦帝國學院的神經學家找到了問題的關鍵。研究人員對122例癲癇患者、63名健康人和100只小鼠腦組織的數千個基因表達進行了仔細分析發現,特定的變異基因也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智力,對智力起決定作用的是基因的合作網絡。
在基因網絡中,各個基因都是相互影響的,比如如果決定神經元生長的基因特征為低活性,則神經元生長緩慢;如果活性增加,神經元開始生長得更快。同時,這個基因的活性可以影響其他基因的活性,改善或惡化其他基因的工作。
研究者找到了兩組重要的基因網絡:遺傳網絡M1和M3。M1網絡由1148個基因組成,它們決定了你的記憶質量以及在解決問題時是否擅長結合你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而M3網絡由150個基因組成,它決定了你的思考速度、抽象思維能力以及用創新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改善智力有方法
在確定了M1和M3兩個遺傳網絡對智力的影響后,科學家們還研究了成千上萬個神經系統疾病,如自閉癥、精神分裂癥和癲癇患者,研究結果表明,這些人的M3基因網絡與健康人有明顯的不同。這就說明,基因網絡不僅決定一個人的智商高低,而且還決定著他們是否會有患上腦部疾病的危險。
現在,研究者正在研究控制M1和M3基因網絡的主基因,如果取得成功,人類將有可能對特定基因進行編輯,以提高人的智力,或者是來治療癲癇癥等神經系統疾病以及認知障礙。
(摘自《科學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