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被脫發深深困擾。在此介紹一個改善脫發的方法,在它背后體現的是祖國傳統醫學對脫發治療的獨到見解。
故事的主人公是全國著名老中醫岳美中教授。他一生從事中醫醫療和教學工作,善用經方治大病,曾倡辦全國中醫研究班和研究生班,培養了一大批中醫高級人才,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這一天,一位20多歲的男子找到岳美中。該患者脫發嚴重,漸成光禿。經過仔細檢查,岳美中發現該男子舌苔厚膩,心情長期沮喪懊惱,其他則沒有什么太大問題。
經過反復斟酌,岳美中囑咐其準備茯苓500到1000克,研為細末之后,每次服用6克,用白開水沖服即可。每日兩次。該患者遵醫囑使用兩個月,長出新發。
一味茯苓治脫發——這則醫案被廣為流傳,成為杏林佳話。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孫古學認為,有關脫發的記載最早見于《內經》,稱之為毛拔、發落、發墜。五臟功能如常才能發茂根固。后世醫家認為脫發與肝郁、肝腎不足、肺損、脾虛生濕、氣血不足、血瘀、血熱、濕熱、痰瘀、失精、胎弱有關,并將脫發分為多種類型,其中痰濕致病是較常見的一種。
這種人由于痰濕太盛,導致水濕上泛,不斷侵蝕發根,最終導致頭皮氣血受阻,誘發脫發。因此,祛濕乃是治療的捷徑。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淡滲利濕,還能導飲下行,使濕邪從大小便排出,標本兼治。因此在辨證精準的前提下,用單味就可以直中病機,令脫發的問題迎刃而解。像故事中的患者應該就屬于此證型。一般來說,有水濕的人舌頭胖大,舌頭邊上有明顯的齒痕,舌苔厚膩,臉上有黑斑,而且黑斑一般分布在嘴唇周圍。體內有水濕,還會導致小便不利、胸滿痞悶。
需提醒的是,單用茯苓治脫發,針對的是水濕內盛、上泛所致的脫發。其余類型的脫發,還需要別的方法進行對癥治療。
(摘自《老年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