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北男
這位女性患者剛到病房的時候便吸引了所有醫生和護士的注意:一是因為她不停的呻吟聲;二是因為她那顆凹凸不平未熟透的草莓般紅彤彤的鼻子。靠近一看,像山丘般蔓延的鼻梁兩邊都是結實的膿腫,好像只等患者再哭叫一聲,便能“破土而出”。而雙側鼻腔因為兩側鼻翼膿腫的壓迫,只剩下一條縫僅供呼吸。我們甚至不敢叫她吸氧,生怕她一用力呼吸,膿腫馬上就破了,從而把膿液吸到其他部位,導致繼發感染。
患者是一名50歲的中年女性,既往有尿毒癥病史,曾進行過腹膜透析置管手術(還未進行腹膜透析),不規律應用臨時頸內置管血液透析。這次住院主要表現是左側肢體乏力,自訴頭痛、腹痛甚至全身骨痛不適。患者的臨床表現和查體都符合腦梗死,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待排,后面查的頭顱MRA卻提示腦腫瘤合并有出血的可能,未見腦梗死病灶。而腰穿后的腦脊液檢查也沒有看到白細胞,只有蛋白升高。
患者的整體檢查和表現仿佛在自相矛盾,腦梗?頭顱MRA并沒有提示病灶,雖然也有可能有影像學陰性的腦梗,但臨床還是比較少見。腫瘤?患者有全身骨痛,只有頭顱MRI比較支持腫瘤,但尿毒癥導致骨痛也有可能。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患者有頭痛,腦膜刺激征顯陽性,但腰穿卻未見白細胞,并且如果是感染,到底哪里來的呢?是腹膜透析管、臨時頸內置管,抑或是鼻部的膿腫引起的上行感染?
在后續的檢查中,我們一一排除腹膜透析管、頸內置管等其他繼發的感染之后,大家再一次把眼光聚集在她的鼻癤上。追述病史的時候,患者說以前鼻子上只是一個小小的痘痘,因為自己看不慣,常常會不自覺地摳一摳,把那個白色分泌物摳出來后,心里會很有成就感。令患者失望的是,消滅那個小小的痘痘屢戰屢敗,從摳到膿液流出,到一直摳不出膿液分泌,這只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小小的痘痘開始變成硬硬的膿腫,從單個變成多個,爬過鼻梁,分別分布在鼻翼兩側,令她本就平塌的鼻子變得更加彎曲,直到長成現在的畸形小草莓般引人注目。
經過一周的治療,患者左側肢體乏力雖然沒有明顯改善,但是蒜頭鼻子開始縮小,鼻孔也稍微大了一點,感染指標也有所下降。就在大家以為她的病情出現改善時,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患者突然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雙側瞳孔散大,患者的神志也呈嗜睡狀。我們趕緊為她完善急診頭顱CT檢查,提示右側額頂葉大片低密度灶,中線移位。
患者的病情很危重,隨時有可能出現腦疝,導致心跳、呼吸驟停的風險,神經外科醫生緊急會診后考慮暫無手術指征,我們告知患者家屬病情后,表示隨時可能需要搶救治療。好在應用甘油果糖脫水后,患者的瞳孔縮小到原來大小,整個人也從嗜睡狀恢復清醒。我們心里松了一口氣。
之后復查的頭顱MRA總算為我們撥開了迷霧,多發膿腫形成的可能性大。結合復查的頭顱MRA檢查,再回顧患者的病情,這一條線就比較明確了。
因為本身具有尿毒癥這個基礎病史,尤其是她并沒有規律進行血液透析,導致免疫力低下,容易引起繼發感染。而鼻部的痘痘就是在此時乘虛而入,小小的痘痘壯實隊伍后,上行至中樞感染,稱霸了整個身體。初始的頭顱感染癥狀并不明顯,投放出來像腦梗及腫瘤的煙霧彈,擾亂了我們的視線。而后面復查的頭顱MRA則為我們提供了最終線索,雖然復查的腰穿中依然沒有發現白細胞。
在多次警示患者的手之后,她也配合治療,沒有擠碰鼻部的腫物。經過積極抗感染和規律血液透析治療后,患者的鼻部和顱腦的感染都有了明顯的改善。
其實我們作為醫學生上解剖課的時候,老師就反復強調過這個由鼻子和嘴角組成的三角形區域。如果這個區域內長了痤瘡和痘痘,千萬要注意,絕對不能隨便用手摳,容易造成顱內感染。輕的可能表現為頭暈、頭痛、嘔吐、脖子疼等腦膜刺激征表現;重的則可能會出現高燒、神志改變,甚至一命嗚呼。而幸運的就可能如患者一般,經過積極救治后,病情出現了明顯的改善。
這個三角區域為何如此危險?這是因為,面部的靜脈四通八達,可前行、逆行至面部任何地方,而最終都會匯聚在顱內兩側的海綿竇中。而恰逢你身體免疫力低下或者帶入的細菌過于強大之后,悲劇就出現了。治療及時可能還只是勞民傷財;延誤治療則可能成為教科書的案例,警示人們。
摳,或者不摳,全在你一念之間,下手需謹慎!
(摘自“醫學界”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