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根
節假日,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喝點小酒,再配些適口的下酒菜,真是讓人羨慕的悠然生活。不過,想要吃得開心,又不影響身體健康,下酒菜里其實是有很多學問的。
吃點肉“打底兒”
喝酒時,大家首先要戒掉空腹飲酒的習慣。空腹飲酒會刺激腸胃,加重肝臟負擔。長期空腹飲酒,因胃里沒有食物,酒精便會直接刺激胃壁,容易引起胃潰瘍。而蛋白質在胃內停留的時間較長。因此,在飲酒前,最好先以一些如瘦肉、雞肉、豆制品、蛋奶酪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品做下酒菜,比如白斬雞、自制少鹽的牛肉松、時蔬雞肉串、小蔥拌豆腐等。
糖醋菜解酒
經常下廚做飯的朋友對于白砂糖的提鮮作用應該不陌生。其實,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進入身體以后會生成葡萄糖醛酸,這可是身體內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結合解毒劑。葡萄糖醛酸在肝臟中可以與酒精結合,減少酒精的毒性,從而保護身體健康。因此,做下酒菜時,最好有一兩款甜味菜,如糖醋三絲、桂花蓮藕、拔絲山藥、糖醋魚以及糖醋里脊、糖醋花生米等。
花生米護腸胃
喝酒時吃花生米是很多中老年人的心頭好,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搭配。首先,從味道上來說,花生米非常清脆鮮美;其次,花生含有大量營養元素,特別是比較多的鈣元素,因此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可以有效地增強骨骼的堅韌性;喝酒時,身體中的新陳代謝會被影響,蛋白質容易缺乏,吃花生能夠有效地給身體補充蛋白質,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平衡身體中蛋白質的含量,并且有效地中和胃酸,保護腸胃。
特別推薦一道小蔥老醋花生米。準備花生米、生菜、香干和香醋、白糖、香油、醬油、小蔥等調味品。先將花生米用油炸熟,將生菜洗凈切絲、香干切丁、小蔥切末,取一器皿,放入香醋、白糖、香油、醬油、小蔥,攪勻調成汁待用,最后取盤,將生菜絲、香干丁墊底,放上炸好的花生米,再倒入調好的汁拌均勻即可食用。
貝類可以護肝
貝類營養均衡,在飲酒后和酒醉時食用,其解酒功能十分突出。貝類不僅蛋白質含量較高,并且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喝酒時來點貝類,可以使食物中的?;撬崤c膽汁酸結合,具有解毒作用,同時能減輕肝臟負擔,有保肝、護肝的功能。此外,貝類海產品是鋅的極好來源。鋅對男性生殖細胞功能、內分泌功能均有很好的作用。推薦幾款下酒小菜,如蒜蓉粉絲蒸鮮貝、鮮貝蒸蛋、酒煮蛤蜊。
動物內臟也能保肝
和貝類食物類似,食用豬肝、鴨肝等動物肝臟也能夠保養肝臟。這是因為,酒精要在肝臟中分解,而在分解代謝過程中需要多種維生素共同參與。豬肝、鴨肝等動物肝臟中,維生素A的含量遠遠超過奶、蛋、肉、魚等食品,同時,還含有維生素B2和多種微量元素,可以加速酒精分解,從而起到護肝的效果。有人擔心動物肝臟的膽固醇含量太高。其實,含膽固醇的食物不會直接變成血液中的膽固醇,需要一個吸收與合成的過程。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吃各種肝臟時,與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蔬菜、水果和五谷雜糧等食物一起吃,比如青椒炒肝等,既加速酒精的分解,又有效避免升高血脂、罹患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咖喱菜緩解肝損傷
咖喱類的菜肴中大多都含有姜黃,可增進食欲。在中國和印度,姜黃是傳統的草藥,自古就作為治療黃疸、肝臟、腸胃的藥而被使用。姜黃中含有姜色素,它具有解毒、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咖喱類的菜肴,如咖喱雞、咖喱肉等,對于因酒精造成的肝臟損傷有緩解之效。
豆類食物最養人
酒精會破壞人體對食物中脂肪的正常代謝。人在喝酒之后,體內的脂肪消耗速度較平時會減慢,也容易在腹部等部位堆積,從而形成中心性肥胖。大豆自古就有“植物肉”的美稱,它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且消化吸收率很高。喝酒時可以搭配五香豆干、肉末豆腐等簡單的菜肴。肉類和大豆中的膽堿,能夠預防肝臟中的酒精變成脂肪蓄積。酒中的乙醛是一種有毒物質,而豆腐中的蛋氨酸可在人體酶的作用下形成半胱氨酸,能解乙醛之毒,使其盡快排出體外。
(摘自《健康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