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有朋友問自己借東西。但是,無論你們之間的關系怎么好,這五件東西都需要慎借。
私家車
根據法律規定,下面四種情況,借車人也要承擔法律責任:
1.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的。
2.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3.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
4.其他應當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
朋友借車,我們應該怎樣防范風險呢?
一是查“車”。檢查自己的車輛是否存在剎車制動不靈、車燈不亮、胎壓不均衡等等影響安全行駛的故障,不要讓愛車帶“病”出工。
二是查“照”。檢查朋友有沒有合法駕照,駕照的準駕車型與車輛是否符合。
三是查“人”。查驗借車人是否能夠駕駛,有沒有喝酒、有沒有吸毒嗑藥。
身份證
借用身份證會有很多潛在的危險,如他人使用你的身份證辦理信用卡、過戶車輛、注冊成立公司等。如果信用卡惡意透支、車輛出車禍陷入法律糾紛、公司欠債破產等,都會給身份證的原主人惹上不少的麻煩,造成經濟損失甚至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根據居民身份證法第十六條規定,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手機
現在的智能手機儼然是一個龐大的隱私庫,里面有我們無數的聊天記錄、照片,還有捆綁的銀行卡、支付寶等跟錢有關的業務,如果他人借用手機,請一定要小心,謹防“丟錢”。
警方提醒,如今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手機已經成了很多人的電子錢包,切記保護好隱私,不要輕易借給他人使用。
醫保卡
也許有些人不知道,醫保卡借給別人使用,實際上相當于騙保,屬于違法行為,家長也不行。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八條規定: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因為醫保統籌基金里的錢是廣大參保人的錢,你把卡借給沒有醫保的人使用,說白了是在騙取醫療保障金。情節嚴重的,可能要負刑事責任。
房產證
借不動產權證的情況有多種,可能是朋友想要拿去注冊一個公司,或者是租戶說借來申請住房補貼等。
但遇到以下風險請一定注意防范:1.被借去抵押貸款;2.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調包,尤其是原件。
(摘自《家庭保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