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主要分為棉花被、化纖被、羊毛被、蠶絲被、羽絨被。其中,棉花被和化纖被是使用最多的兩種;羊毛被、蠶絲被、羽絨被屬于比較高檔的被子。被子種類不同,特點不同。
化纖被:相對低價,但較為干燥,尤其是在冬季有暖氣的北方不適宜蓋。
棉被:使用比較多的被子,保暖性和舒適性都優于化纖被,其缺點是過于厚重,使心臟和血管在睡眠時承受過大的負荷和壓力。因此,有心臟病和血管疾病的人不適合蓋。
羊毛被:吸濕保干性好,并有一定的抗菌抑螨效果,很適合風濕病人、嬰兒和老人。另外,愛出汗的人用羊毛被比棉被要干爽舒適。
蠶絲被:輕暖舒適,讓心血管無負荷,能睡得更舒服,纖維柔軟、健康,有一定的預防風濕、關節炎及皮膚病的功效,防螨、抗菌、防霉效果也很好。缺點是彈性較差、不厚實,中老年人及體弱容易生病的人神經調節能力比較差,冬天使用時,如果被子達不到一定的厚度,常常會令人感到單薄且身體不舒適。
羽絨被:羽絨是最保暖的材質,升溫時間最短且輕盈。羽絨被不會因為過重而壓迫血管和心臟,適合怕冷又怕被子重的人。缺點是有人會對羽絨過敏,嬰幼兒最好少用羽絨被。
被子“孔數”有啥作用
被子的“孔數”是針對一些被子填充物的纖維來說的。市場上有些被子被稱為“七孔棉”“九孔棉”。這些被子的填充物并不是棉,而是聚酯纖維。這是一種特殊的滌綸,從纖維橫截面來看,纖維內部含有孔腔。“孔”指的是一條纖維中的空芯部位,孔前面的數字表示所使用的纖維中空芯的個數。
目前,市面上的多孔被主要分為四孔、七孔和九孔3種,也有部分五孔產品,品質的評定一般由孔數來分,孔數越多,品質越佳。孔腔內儲存的是空氣,孔腔數越高、越多,空氣量就越多,因而透氣、保暖、蓬松性就越好,也越顯得軟和。
被子越重越保暖嗎
在材質完全相同的情況下,確實是被子越重,保暖、隔熱效果越好。但被子的保暖性不僅僅取決于重量,還與填充物材料的特性密切相關。比如,同樣是滌綸作為填充物,在同等重量條件下,有孔滌綸的保暖性優于無孔滌綸,七孔滌綸優于四孔滌綸;而羽絨被由于羽絨本身特有的立體骨架結構,可以儲存大量空氣,既輕盈又保暖,羽絨被的重量一般在棉被重量的一半時,就可達到相似的保暖效果。
被子不宜過重,否則會壓迫身體,阻礙血液循環,容易使人疲勞。但也不要一味追求被子的輕盈,過輕的被子保暖性也會受到影響。如果在使用中不覺得冷,沒有壓迫感,并且沒有覺得潮濕或過于干燥,就是最適合的被子。
挑選被子注意四點
尺寸:市面上所有的床單、被套、被子都有統一標準,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被子,這樣在睡眠過程中舒適度才能提升。
款式:隨著工藝技術和人們審美意識的不斷提升,被子的款式種類繁多,一些被子表面設計有復雜的刺繡、圖案、花邊等,其實這樣對于睡眠質量的提升不但沒有任何幫助,同時還會影響睡眠質量。被子款式的選擇應以簡約為主。
色調:應隨著季節的變化選擇被子的色調、厚度、材質等。在炎熱夏季,被子可以選擇淺綠、寶藍、淡灰、白色等冷色調的;春冬季時,可選用紫紅、黃、橘紅色、米色、淺黃、土綠、粉色系列等暖色調的全棉被子,這樣在視覺效果上顯得更加溫馨舒適。
填充物:填充物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被子的質量高低,好棉被拍打時沒有粉塵,手感柔軟有彈性,沒有異味;化纖被要注意材質標注的孔數,孔數越多越好;蠶絲被要看蠶絲的含量以及蠶絲的種類,蠶絲含量越高,價格越高,另外蠶絲還分桑蠶絲和柞蠶絲,桑蠶絲價格高于柞蠶絲,挑選時要看清標注的材質種類和含量;羽絨被中,鵝絨要優于鴨絨,注意被子使用的羽絨種類,另外要摸羽絨、聞氣味,手摸無粗大的毛梗說明含絨量高,被子氣味小說明羽絨清潔度好。
存放晾曬有講究
收納存放:被子存放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干燥,注意防潮防霉。被子收納前要充分晾曬除濕,收納環境也要避免濕氣。報紙具有一定的吸濕性,盛放被子的櫥柜可以鋪一些報紙輔助防潮。另外,被子存放時盡量不要壓重物,因為長時間的重壓會使材質彈性變差,蓬松度及手感變差,影響保暖性。
被子晾曬:不同的被子晾曬的頻率也不同,棉花被子一般比較重,釋放濕氣比較慢,需要經常曬;化纖被吸濕性差,可以少曬,晾曬化纖被主要是為了殺菌而不是消除濕氣;羽絨被、蠶絲被不適宜曝曬,否則會損傷纖維,應以通風干燥為主,盡量減少晾曬次數;羊毛被吸濕性強,容易受潮和生蟲,需要經常晾曬,但注意不要曝曬。
(摘自“中國質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