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給人們帶來溫暖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麻煩:咽干、嗓子痛、皮膚干、頭暈、胸悶……種種癥狀被人們統稱為“暖氣病”!
何謂“暖氣病”
“暖氣病”并不是醫學上的病種,因門窗緊閉,空氣流通不好、干燥,加上暖氣、空調等取暖設施會造成室溫過高,使得室內空氣更加干燥、污染加劇,為病菌的滋生和傳播提供了“溫床”,致使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發病率猛增,而與呼吸道感染有關的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心內科疾病,以及慢阻肺、哮喘等呼吸科疾病也出現了一個發作的小高峰。這些就是讓暖氣給熱出來的“暖氣病”。
“暖氣病”的危害
“暖氣病”可能會對你身體的各方面造成影響:
1.血液黏稠度上升,心血管疾病高發
癥狀:心慌、胸悶、頭暈眼花等。
暖氣過熱會“搶走”人體的水分,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壓升高,還可能因血壓波動大,冠狀動脈“不堪重負”,引發冠心病。
2.空氣干燥,易患呼吸系統疾病
癥狀: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聲嘶。
室內空氣過于干燥,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減少,灰塵、細菌等大量附著在黏膜上,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進而發生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
3.體內水分流失,易患泌尿系統疾病
癥狀:尿量減少、排尿疼痛等。
有暖氣的屋子里通常比較干燥,身體內的水分丟失較多,如果你又經常忘了喝水,尿量就會越來越少。
正常人尿量應該在每天1500ml~2000ml,起到沖洗尿路、避免泌尿系統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過少,就會增加患泌尿系統感染和尿路結石的風險。
4.久居干燥室內,皮膚很受傷
癥狀:皮膚干燥、瘙癢、出現皺紋等。
冬天,人的皮膚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癢,若在溫度較高的“暖氣房”里待久了,更會加速皮膚水分流失,使皮膚纖維失去韌性,甚至斷裂,從而形成無法恢復的皺紋。
“暖氣病”如何預防
1.“補水”不能光喝純凈水
很多人都以為補水就是簡單地喝水,可有些人水沒少喝,還是覺得口渴,這是因為沒有補充電解質。大量飲用純凈水而不補充電解質的話,會導致電解質失衡,引起自發性的脫水。因此,在喝純凈水的同時也可喝些淡鹽水或含電解質的飲料。
2.多蔬果、少辛辣
除了多喝水,飲食上還要把握“多蔬果、少辛辣”的原則,可以多吃一些富含水分的蔬果,如橘子、蘋果、葡萄、西紅柿、黃瓜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
3.室內溫度與濕度兼顧
要想預防“暖氣病”,控制好居室溫度、空氣濕度最關鍵。具體來說,室溫18℃~22℃、濕度50%~60%為宜,如果使用加濕器要定期消毒。
4.室內放置綠植
為了防止“暖氣病”,可以在室內放置一些能增加濕度、大量釋放氧氣的綠色植物,仙人掌、吊蘭和巴西木等都是冬季室內養花的最佳選擇。但是,室內植物不宜太多,一般一個房間一兩盆即可,并且要常給植物澆水。
(摘自“東方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