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鐵龍
摘 ? 要: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需求大增,汽車用量基數龐大,停車難題一直困擾著百姓。基于此,本文首先說明了空心樓蓋在地下車庫中的應用優勢,然后重點分析了空心樓蓋在地下車庫中的施工工藝過程與施工控制要點,以期能夠進一步提升地下車庫的工程質量,提供更加優越的停車環境。
關鍵詞:空心樓蓋 ?地下車庫 ?工程施工
中圖分類號:TU755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0(b)-0018-02
隨著我國汽車用量的增加,地下車庫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地下車庫對頂板要求較高,既要能夠承載較大的荷載,又要具有較強的防水性,還要求柱距要大來減少空間占用,這些要求普通的頂板結構很難達到,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具有較多的優點,在地下車庫中應用效果很好,能夠滿足地下車庫建設中對頂板的各項需求。
1 ?空心樓蓋在地下車庫中的應用優勢
1.1 功能性強
空心樓蓋具有較多的功能優勢是明梁框架結構無法比擬的。該樓蓋具有平整美觀、空間寬闊,施工方便、無需柱帽等功能特性,整體平整性好,現澆施工無操作性強,從而不會出現明梁框架結構的凹凸問題。而且自重小,空心防火能力強,柱間距大,具有較強的防震功能,防火功能。后續安裝打孔不受影響。
1.2 成本低
空心樓蓋實體用料少,工程成本投入小。首先,空心樓蓋空心部分無需注入實料,用料量大大降低;其次,空心樓蓋的柱間距大,柱體用料大大減少;最后,堅向結構如墻、電梯等裝飾成本相應降低。此外,空心樓蓋在支護和拆除中操作方便,模板用量小,損耗低,現澆作業耗時少,工期縮短50%以上。可見,從各方面優勢來看,該技術的整體造價低,經濟性好,在工程應用中能夠具有較好的效益。
1.3 自重小
空心樓蓋中部空心,樓蓋自重小,使得樓體總自重也小,從而減輕了樓體對基坑的壓力,使整個樓體的穩定性大大提高,沉降問題很少發生,樓體的安全性得到改善,穩定性也是其他結構所不及的。因此,空心樓蓋具有自重輕,穩固性和抗震性特點。
1.4 隔音隔熱性強
空心樓蓋內部中空,缺少聲音的傳播物質,能夠大大降低噪音的傳播,從而起到很好的隔音效果。同時,空心結構具有一定的阻礙熱傳遞作用,樓體內外的熱量傳遞少,傳遞速度慢,樓體的隔溫效果加強。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冬季的取暖熱量和夏季的空氣能量,實現節能降耗作用。
1.5 空間大
現澆空心樓蓋具有整體性好、堅向支柱少的優點,在進行室內裝修布局時,具有較強的個性化設計空間,需要多大的間隔距離就可以設計多大的距離,這樣業主的滿意度更高,自主性更強,室內空間也更靈活更方便,從而避免傳統結構帶來的裝修不便問題。
2 ?空心樓蓋在地下車庫中的施工工藝過程
(1)安裝板底模。板底模起到支撐筒芯內模和抗浮的作用,使內模穩固不向上浮動。在施工中,如果筒芯內模上浮會連帶板底模向上遷移,從而造成撕拉問題,形成高低不平的板底。因此,安裝時要確保板底模穩固不動。(2)劃線定位。劃線定位涉及到多個定位施工,如板底鋼筋定位、預埋管線定位、內模固定定位等等。劃線定位時要保證彈線錯開不交叉。要對內模進行精準定位,按照施工圖紙要求標準施工與布局。(3)打內模定位孔。劃線定位后,需要打內模定位孔,打孔位置要精確,嚴格按照劃線施工,產生的雜質垃圾等最好運用吸附設備如吸塵器等進行吸除,形成整潔的工作環境。(4)板底鋼筋綁扎安裝。板底鋼筋安裝時,可同時將預埋管線穿插進去,兩者要理清先后,相互配合,避免錯亂。線盒等控制單元要安裝在實心區,要安裝在肋寬或筒芯端有效區域中。當預留件與內模相沖突時,主要解決措施是:一是將鋼筋開口;二是應用較小的筒芯。然后對安裝處進行封堵。當管線集中于某處時,為不影響管線與內模的相互位置,采用小型號內模來調整安裝。(5)安裝固定內模。內模安裝時,要根據設計圖紙進行嚴格安裝。安裝時,內模與板底模上層鋼筋要相互垂直,支腳固定在鋼筋上。同時,應用兩條16號固定用鐵絲將內模與底模固定在定位孔,再用相鄰肋間鐵絲將內模穩定住。(6)焊接板頂鋼筋支架。板頂鋼筋支架起到支撐板面作用,使板面鋼筋所受負荷傳遞到鋼筋支架上,保護筒芯內模不受負荷影響。(7)安裝板頂鋼筋。安裝板頂鋼筋時,留意不要將外力傾注到內模上,避免內模變形、扭曲、位移、松動等。安裝后用16號鐵絲在定位孔上進行固定,使其與板底模成為一體。(8)混凝土澆筑振搗。為保證混凝土自然流動,頂板設計一般采取雙坡型,以便混凝土現澆時能夠自然沿坡流動。現澆工藝一般以層澆工藝為主。第一層以內模直徑的1/4為澆灌高度,通過振搗棒插入混凝土中進行振搗,不可接觸內模。位置在肋間為宜,以防損壞內模。振搗要充分,使混凝土密實成一體。同時,要保證內模穩定,現澆方向是順著筒芯進行。對于粗粒料現澆作業,要保證直徑小于31.5mm,且不高于空心板肋寬的50%和板底厚度的50%。對于混凝土現澆的塌落度一般控制在160mm以上。澆筑后一切均無法改變,因此,在現澆前要做好板底模、內模、筒芯等質量檢查與位置檢測,確保萬無一失,記錄施工過程,以備將來驗收。
3 ?空心樓蓋在地下車庫中的施工控制要點
3.1 筒芯內模的固定
筒芯固定不足,容易隨著混凝土上浮而對板底模造成拉扯力,從而使板底凹凸不平,產生質量問題。因此,在現澆前,要保證筒芯內模與板底模接觸穩固,四角釘牢,固定釘間距在20cm之內,在后期驗收時主要從釘固的實際情況來判斷質量是否合格。
3.2 板頂與板底厚度的控制
板頂厚度達標才能具有一定的荷載能力和抗拉能力。而施工中,暗梁和底板鋼筋交叉問題不可避免,非常容易產生內模上升現象,而頂面位于室外,板頂又是受拉區,此時只有保證板頂足夠厚才行;內模不可避免隨著現澆作業而上浮,在布置時,板頂厚度要留出正誤差10mm為宜,板底則以±10mm厚度計算,從而保證誤差在規程要求的范圍之內。
3.3 空心板上部鋼筋網的支撐
空心板為保護筒芯和內模,需要在上部鋼筋設計馬凳或支架來支撐荷載,使自重和外力不影響內模和筒芯結構。施工中,引導人員要小心行走在暗梁上,不可對內模、筒芯及格板上部鋼筋等結構造外外力影響。在現澆前,要對所有格板的保護墊塊進行檢查,確保無誤后再進行現澆作業。
3.4 內模固定抗浮做法
對于單根內模,抗浮工藝是頂板雙斜坡設計。固定內模時,多用一根16號鐵絲固定。兩端各用2根16號鐵絲在邊緣10~20cm處進行固定。這種方法簡單方便,抗浮效果良好。而且工序較傳統固定法少,浮力作用在底板上而非鋼筋。因此,鋼筋位置不會改變,樓蓋的承載能力也不會發生變化,使得內模穩定不上浮。
4 ?結語
總之,雖然空心樓蓋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還應當不斷革新設計思路,完善施工技術,對于實際工作中出現的設計和施工問題要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尤其對于垂直及水平方向的移動等重點問題要密切關注。同時,對荷載大小、柱間尺寸等因素也需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陳清泓.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在地下車庫項目中的應用[J].福建建材,2015(9):65-66.
[2] 成高峰.某地下車庫空心樓蓋的設計心得[J].山西建筑,2015(21):28-29.
[3] 王軍.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在地下車庫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15):65-67.
[4] 施澄宇.地下車庫空心樓蓋板柱結構設計[J].建筑結構,2013(S1):23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