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羌丹丹
摘 ? 要:為增強國家科技實力、提高綜合競爭力、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強和規范科研項目管理,更好地解決科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是需要我們科技管理工作者根據新的形勢和存在問題來不斷的加以完善和改進。文中主要就對當前科技管理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在明確了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進的建議,為科技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科技 ?項目 ?管理
中圖分類號:F26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0(b)-0128-02
1 ?目前科技管理存在問題
目前在科技項目管理制度建設比較完善的基礎上,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科技管理工作的公開透明有待提高。加強科技宏觀管理,促進自主創新,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按照建設誠信科技,提高管理透明度的要求,科技計劃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如監督體系還不夠健全、透明、重復分散等一些與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和問題。
(2)咨詢專家庫建設有待完善。加強專家庫建設,咨詢專家遴選使用機制,咨詢專家的水平層次,咨詢專家的責任心等等是深化科技改革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如何規范專家管理、推動評審工作公平公正也是一個堅難的過程。
(3)信用管理和獎懲制度的約束力不夠強。為提升科研誠信意識,逐步建立信用約束機制和獎懲機制,鼓勵科研人員誠實守信,打擊科研不良行為方面,目前還沒有對少部分科研人員弄虛作假、騙取國家財政資金等方面達到較強的約束力。
(4)過程管理有待弱化。在原項目實施過程中,從項目申報到結題驗收,材料報表繁多,過程檢查不斷,對科技人員研究課題帶來極大的干擾,給予科研機構和科技研人員更大自主權,是推進科研創新的重要保障。
(5)主管部門及科技人員存在重前輕后現象:主管部門和科研人員存在嚴重的重立項輕管理輕驗收的思想,在前期項目申報時對材料嚴格審核把關,但到后期驗收時才發現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無法完成,項目經費不到位,使用不規范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項目驗收是檢查項目完成情況、發現存在問題以及確定后期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的管理方式卻淡化了對這一階段的管理,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項目前期立項管理上[1]。
2 ?新形勢下改進科技管理工作模式的建議
為充分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切實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并結合“國務院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市特制訂“南通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對項目全過程進行計劃、組織、指導、協調、管控和評價,從而確保項目目標的實現。我們認為,可以從以幾個方面進一步完善我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體系,不斷提高科技項目管理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1)推進科技計劃信息公開管理。在“十五”期間我市已建設了市級科技計劃管理信息系統,在科技管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時期,不同的發展階段,需根據實際情況和存在問題來不斷的加以改進。按照政務公開的要求,進一步完善評審信息公開制度,是提高科技計劃管理的公開性和透明度的具體體現,科技管理部門有責任和義務將項目評審的有關信息反饋給申報單位和申報人,使其知曉知道項目的不足以及以后如何改進,即使沒有立項,申報單位和申報人也可以根據專家咨詢意見,進一步完善項目設計方案,更好地促進項目的實施。
(2)加強咨詢專家信息管理。目前我市專家信息庫共有專家13227名,外省專家12037名,涉及多個領域,每年通過產學研合作交流會、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薦等方式不斷增補符合要求的高質量的專家,采用多重分類體系和多樣化標簽系統,對專家進行科學分類和精準定位;同時實行痕跡管理、信用管理,加強對重要廉政風險點的防控。為政策咨詢、項目評審評估等科技計劃管理提供支撐,還將為人才發展提供多樣化的服務[2]。
(3)強化科技信用記錄制度。我市分別對事前資助項目及后補助項目,通過對科技計劃項目責任主體,建立覆蓋項目申請、評審、立項、執行、驗收等全過程的科技信用記錄制度,對信用不良項目承擔單位和項目負責人納入市科技計劃項目信用不良記錄,視情進行階段性或永久取消其申請市級及以上財政資助項目或參與項目管理的資格[3]。
(4)全面推進科技計劃項目管理信息化。在數據智能管理模式時代的背景下,利用科技項目管理平臺,實行全流程電子材料網上報送,將項目申報、評審、驗收、評價、科技報告、科研誠信等全過程進行信息化管理,將人工管理向數據智能化管理轉變,將科研人員從“繁文縟節”中釋放出來,為提升科技計劃項目管理信息化水平提供了保障[4]。這也是李克強總理給予科技管理部門殷切期望“信息數據多跑路,人員少跑路,信息公開讓管理更透明、流程更規范”。
(5)減化過程管理,強化績效管理。減少繁瑣的檢查及審批手續對項目實施的干擾,賦予更大自主權給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是推進科研創新的重要保障[5]。我市出臺的科技計劃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減少報送相關檢查報表和相關項目材料,大幅減少管理過程檢查和不必要的過程材料。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明確“在研究方向不變、不降低績效指標的前提下,項目承擔單位可以自主調整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強化績效考核和結果運用,按照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規定要求,“用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實行績效分類評價制度。引導類項目在項目結束后2~3年內進行績效跟蹤綜合評價,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后續支持的重要依據。
(6)加強實施過程中的監管和后期驗收。要進一步加強項目的監督管理,強化項目的合同制,在項目立項時訂立科技項目合同書,合同中明確規定任務內容、目標、權利和義務等違約責任,以此來確立項目實施主管部門和實施主體責任人接受監督的責任和義務,推行問效問責制度,對項目實施不好的管理者和責任人追究相應的責任。以績效評價為基礎,對項目實施較好的給予優先立項同時加大科技經費投入力度;對由人為因素造成項目無法完成并造成不良后果的,3年內取消承擔項目的資格并退回全部財政資金。這樣各主體之間相互約束、相互促進,相互激勵可以有效促進科技項目高質量實施[6]。
3 ?結語
科技項目管理是從項目申報、專家評審、項目立項、項目驗收至績效評期間,為了保障項目順利實施,并取得預期目標與成果,對項目所進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項目管理水平直接關系著我市的科技創新能力,影響著我市總體科技水平和生產力水平。在知識生產模式發生轉變的背景和趨勢下,要想獲得在國際國內具有競爭力的科技成果,亟須對傳統的科研項目管理模式進行調整,建立與新模式相適應的科學的科研項目管理理念和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 楊海燕,韓非,李磊,等.陜西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研究[J].中國科技資源導刊,2018,50(5):29-34.
[2] 李躍盛.西寧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構建[J].青??萍迹?019,26(2):55-57.
[3] 丁繼偉.科技項目管理的研究[J].管理觀察,2019(7):31-32.
[4] 王欣宇,朱焱.科技項目放管服改革對策建議[J].科技經濟市場,2018(12):93-95.
[5] 張江麗.深化科技管理改革 推動農業科技創新—— ?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化科技計劃管理改革之我見[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18(3):18-19,30.
[6] 丁繼偉.科技項目管理的研究[J].企業管理,2018(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