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摘 ? 要:施工作業現場安全風險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包括對人的管理、材料和設備的管理。人和現場材料設備都可能是引起安全事故的安全風險,當這些因素失去控制后就會引起現場故障,比如現場作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專業能力不過關等。因此做好作業現場安全風險管理,是保證作業中人員安全和設備安全的關鍵,電力企業各單位要明確安全管理要求,結合現場作業實際情況以及工程實際特點、作業風險性級別等安排相關人員開展現場安全維護和監督,將安全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但是人為控制無法全面覆蓋也不可能全程監督,所以當前可采取先進科學技術實現現場智能化全過程的管控。鑒于此,本文將結合物聯網技術,談談如何借助物聯網提高現場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的水平。
關鍵詞:物聯網 ?施工作業現場 ?安全風險管控
中圖分類號:TN929.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0(b)-0140-02
1 ?物聯網和安全風險管理
1.1 物聯網
物聯網是指將一事物和另一事物相連接從而形成的互聯網系統,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在互聯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型網絡系統,也是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內容。另外,物聯網的客戶端可以延伸到任何事物,實現事物之間信息數據的交流和通信[1]。
1.2 安全風險管理
安全風險管理指的是針對作業現場存在的風險點,通過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實,將風險源及時扼殺,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原則,結合標準化作業,圍繞現場作業風險管控具體內容,可將管控工作分成計劃制定和執行、安全風險源的檢查和排除、總結反饋幾個環節[2],在每一個環節都要按照循環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進行規劃設計和執行。
2 ?在物聯網基礎上開展施工作業現場安全風險管控的探究
2.1 建立以物聯網為基礎的現場安全風險管控體系
借助物聯網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將現場所有元素連接起來形成一個互聯互通的系統,然后通過客戶端實現對現場作業人、物料等因素以及作業全過程的動態化監控,同時還能實現各部門之間信息的交流,幫助作業人員及時了解現場情況,做好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提前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預防措施,在施工中也能及時了解各方面信息,及時發現并排除安全隱患。
具體思路是,借助網絡通訊技術,將手機等客戶端和現場各要素聯系起來,通過現場作業視頻、各種圖片文字信息及時了解現場實際情況并給予一定的指導。因為監管人員只要能實現聯網就能隨時隨地地對現場進行監控和指導,所以更方便和快捷,效率更高。此外,作業施工現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很多,為及時發現危險源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要求所建立的系統必須要有迅速反應、準確預警的功能,就算現場作業環境差,也能夠輕松簡單地完成操作。
2.2 以物聯網為基礎的現場安全風險管控體系架構分析
物聯網為基礎的現場作業風險管控體系由全段采集設備、傳輸網絡、云端存儲和終端平臺構成,借助互聯網可將圖像、文字等數據信息傳輸到云端存儲起來,實現內部服務器之間數據的互聯互通。該體系架構具體包含服務支撐體系和遠程監控體系(見圖1)。
其中服務支撐體系主要是通過服務器對現場作業風險管控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包括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流媒體服務器和網絡存儲服務器。應用服務器是為操作人員提供信息瀏覽的,比如操作人員可以通過客戶端對服務器發起請求,服務器在接收請求后響應,使客戶端和平臺連接起來,將相關信息傳輸給客戶端。數據庫的作用是為客戶提供數據查詢、更新、索引、緩存、用戶存儲控制等服務的。也就是風險管控平臺產生的各種數據由專門數據庫存儲管理,當用戶需要查詢和使用時只要在權限范圍內便能利用數據庫中的信息來完成相關管理工作。同時數據庫還能保證數據的安全。流媒體服務器的作用是在協議約束下將相關視頻數據信息傳給客戶端,用戶可在線瀏覽查詢,從視頻中用戶能直觀形象地發現現場作業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從而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供高效且穩定的服務。網絡存儲指的是將各種數據資源存儲起來,實現和服務器的分離,可對現場作業有關的數據進行集中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保證現場安全風險管理系統的運行性能。
以物聯網為基礎的現場作業施工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可利用物聯網的優勢實現對現場作業實時動態化的監控,且不用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也就是監管人員即便不在作業現場,只要利用網絡就能通過系統實現對現場的監督管理。該體系采用的是移動通信技術和視頻壓縮技術,可將現場作業各種信息通過可攜帶式便攜攝像頭傳回到系統后臺服務器上,然后監管人員可以隨時訪問掌握現場作業相關情況,從而可為現場作業施工提供相應的指導,及時發現作業中存在的不規范問題和安全隱患問題,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時解決和改正。遠程監控系統結構中包括前端采集設備、傳輸設備、遠程監控終端[3]。
2.3 以物聯網為基礎的現場作業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的實施效果分析
將該體系應用在實際工程現場作業施工的監督管理中,對其實施結果進行分析發現,該體系平臺的實施應用規范了現場作業,并通過對作業現場風險的閉環式循環管理,實現了對工程施工設計規劃、施工執行、驗收等全過程的管理,在此期間可及時發現和遏制安全隱患,滿足精細化管理要求,使現場作業達到安全管理要求。同時數據的存儲、傳輸分享和分析還為事故的調查和不安全因素的統計分析提供了參考。第二,該體系的實施也為現場風險管控工作提供了綜合分析的功能,監管人員可以對現場各要素進行全面分析,檢驗各安全指標是否滿足安全生產要求,從而可為之后的風險評估提供依據。第三,因為該系統平臺具有規范化、標準化和通用性的特點,可通過中高端設備實現信息的傳輸分享,實現對現場實時監督控制,安全監管人員不但可隨時隨地對現場作業進行指導和糾正,而且各部門和人員之間可進行信息共享,保證作業各工序之間有效開展。第四,該系統能夠提供及時報警服務,利用智能終端的移動應用,可解決傳統監管工作中無法實現作業現場全過程監管的問題。
3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以物聯網為基礎的現場作業風險管控體系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對系統構成中的規范化管理平臺、遠程監控系統和智能手機終端進行了簡要概述。提出利用該管理平臺可實現對施工作業現場全過程動態化管控,而且不用受到時空的限制,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量,同時還能實現精細化安全管理的目標,降低人身、設備等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參考文獻
[1] 何天才.基于物聯網的現場作業風險管控系統設計[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1):27-28.
[2] 王繼坤.基于物聯網的現場作業智能管理系統設計[J].可編程控制器與工廠自動化,2015(8):91-93.
[3] 吳建軍,史勝春.基于物聯網的作業現場安全管控技術研究[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8(8):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