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摘 ? 要:一切行動都需要有科學的理念作為指導,而在高校實驗室建設過程中,則需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促使高校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創新型人才。本文主要從綠色理念、開放理念、創新理念、共享理念和協調理念這五大方面出發,探討了如何落實上述理念并帶動高校實驗室建設發展,希望能以此為相關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高校 ?實驗室 ?建設 ?五大發展理念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0(b)-0235-02
在高校當中,實驗室屬于功能發揮的關鍵資源,同時也是不可或缺的載體與保障。高校必須要落實五大發展理念,讓實驗室得到良好的建設與發展,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在建設過程中,高校應始終以五大發展理念為中心,帶動實驗室管理工作達到更高水平,并為其找到正確的發展思路與方法。
1 ?以綠色發展理念建立實驗室文化及評價體系
綠色是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故而高校實驗室建設應當遵循綠色發展理念,建立起綠色實驗室評價體系,并積極運用新科技開展綠色實驗,確保能為社會提供更優質的綠色科研成果。首先,高校要營造出綠色實驗室文化,在擬定發展計劃的時候,就需要把重心放在綠色發展上面,要為綠色文化的傳播作出貢獻。在實驗室運作過程中,也應大力提倡綠色文化,盡可能地節約實驗室資源,做到循環利用。處理實驗室廢棄物的時候,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環保規定來執行,保證所有廢棄物都得到妥善的處理。要以綠色文化為宗旨來引導高校實驗室建設,普及綠色理念,確保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并在低成本、低消耗的條件下采用安全可靠的技術手段。其次,評價體系的構建也十分重要,能夠對綠色實驗室環境打造的可行性進行檢驗,并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和理論支撐。高校應樹立起綠色實驗室評價體系,將實驗內容、設備儀器、場地空間、安全管理、危害級別、應急處理、產出績效等都囊括其中,促使實驗室全面發揮作用,進行特色化的創新環境建設。在此基礎上,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和以評促管,堅持把評價與建設緊密聯系起來,構建出高校綠色實驗室的新形態。
2 ?以開放發展理念優化實驗室對外合作水平
要實現快速發展,則對外開放是一條必經之路。高校實驗室需要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的程度與水平,拓展交流深度。首先,要進一步提升國際化合作層次,與國內外的知名高校聯手,開展學術交流。可采用學生合作培養的模式以及國際化管理方式,深化對機制的改革,加快實驗室發展速度。另外還可聘請高水準的教師,打造出優質的學術環境,讓實驗室能擁有一支實力強大的人員隊伍,同時確保隊伍的結構及數量穩定。其次,要增加對社會開放合作的力度,定期向公眾開展科普教育,并宣傳先進的科學思想。同時不斷提升和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實驗室的層次與數量,安排年輕而優秀的實驗教師到海內外高等實驗機構進行訪學和交流,增強實驗室在學術領域的影響力。最后,還需要逐步拓展實驗室影響的廣度與深度。要始終堅持“雙創”教育理念,打造高校“雙創”實驗室,并積極構建開放化的體系,最大限度發揮實驗室資源的功能和作用,給校內師生與校外公眾人員提供更佳的服務。高校還應積極聯系其余學校、科研機構、社會企業等,與之開展密切合作,共同建設優良的服務平臺,達到高校實驗室同社會雙向溝通的目的,讓實驗室能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
3 ?以創新發展理念構建實驗室科研教學體系
堅持創新是高校實驗室進一步發展的動力源泉,因此高校需要多鼓勵教師,讓其建設創新型的實驗教學體系,產出優質創新成果,培育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首先,要對實驗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和完善,明確教學的目標和計劃,有針對性地實施高校實驗教學。要把立德樹人作為主要教學任務,搭建起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旨在挖掘學生潛能,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多元文化價值觀,并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方面要結合不同學科專業的教育目標,采用分層次的方法挑選合適的實驗項目,并優化實驗內容。另一方面還要不斷增加綜合性、設計性、開放性及研究性實驗項目的數量,讓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被全面激發出來。其次,要創新科研體系,開發出戰略性的新興產業科技成果。高校要鼓勵教師和學生對科研體系進行革新,把市場作為指導方向,對接產業需求,實現政產學研相結合,促進跨學科的交叉。同時還要與其他科研院所、社會企業等建立合作關系,開展基礎研究、新型技術研究以及公益技術研究,爭取將更多科研成果轉換為實際能力,給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最后,還應創新實驗室管理方式,開展信息化建設,打造出實驗室安全與設備管理的互聯網+平臺。并依靠多種信息化模式,對實驗室內部的資源、空間、設備、經費等進行妥善整合,讓其各方面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4 ?以共享發展理念體現高校實驗室建設成果
高校實驗室建設最終需要實現共享化,這就要求實驗室打造貴重儀器設備共享平臺,把優質的實驗資源對社會開放,并提高科技資源的利用率。該方式可以確保教師、學生和社會群眾都充分享受到實驗資源所帶來的好處,達到節約實驗室建設資金,帶動科技與經濟共同發展的目的。高??蓸嫿ㄐ畔⒒芾硐到y,采用信息化的方式來實現資源共享,以免信息孤島的情況產生。并改進管理辦法,提高決策水平,讓用戶能感受到信息資源獲取的便利性。比如對設備進行管理時,就可按照固定資產分類號來對設備實施分類處理,聯系資產識別的順序號,把相關的數據信息錄入到資產管理系統當中,便可隨時利用互聯網進行查詢。此外,還應當構建實驗室使用補償機制,體現出實驗室“自主造血”的能力。因為實驗室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儀器設備的損耗與材料消耗情況,且用戶占用時間不一致,管理員有額外工作量等,均會引發各種各樣的矛盾。對此,補償機制的建立就顯得十分關鍵,能夠實現實驗室資源的有機循環,緩解資金缺乏的問題。
5 ?以協調發展理念實現文理科實驗室共同進步
高校建設優質的實驗室,需要把質量、規模、效益、結構均放在重要位置,實現均衡協調的發展。首先,必須要處理好文理科實驗室長期不均衡發展的問題。長時間以來,人們都認為只有理工科才需要用到實驗室,文史類的實驗室建設顯得十分薄弱。因此需要建立文科類實踐教育平臺,打造共享型的文科實驗中心,同時繼續追求理工科實驗室的發展,實現各學科實驗室的并駕齊驅。其次,要處理好教學與科研實驗室的不均衡問題。在高校當中,科研成果的認可程度比較高,但教學評價體系卻略顯滯后,存在著重科研而輕教學的情況。所以高校實驗室需要把教學與科研統籌整合起來,對空間資源實施有效配置,優化教學成果評價體系,并樹立新的激勵機制,讓越來越多的專業教師都能積極投入到實驗教學中,達到高校實驗室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統一、平衡發展。最后,還需正確處理人財物分配不均的問題。在高校中,行政權力通常占據支配地位,學術權力明顯不足,導致資源分配不均。對此就需要將高校發展規劃作為指導,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強學術委員會的表達權,構建民主監督機制,對實驗資源進行科學分配。
6 ?結語
綜上可知,高校實驗室的建設需要遵循和落實綠色、開放、創新、共享、協調這五大理念,并且上述五大理念之間存在著辯證統一關系,與高等教育發展方向和規律相切合。所以,高校應當始終堅持這五大發展理念,并在實踐中將其落實到位,處理好實驗室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為“雙創”教育打下堅實的根基。
參考文獻
[1] 饒永超,王樹立,嵇煒.關于高校實驗室隊伍建設的分析與設想[J].教育教學論壇,2019(34):18-19.
[2] 徐美勇,夏海蘭,何雨.“智能+”時代高校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的實踐探索[J/OL].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8):41-44.
[3] 王冰.高校實驗室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J].中外企業家,2019(23):217.
[4] 周國華,曲艷紅.高校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中外企業家,2019(2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