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桂榮
濟南市濟鋼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山東 濟南 250101
感染性休克是由各種感染所致膿液膿毒血誘發身體組織灌溉不足造成細胞新陳代謝紊亂,功能障礙和病原微生物與其毒素或直接或間接導致急性微循環功能障礙引起的臨床病癥。是重癥監護室危重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率達50%。毒素是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判斷是否患有感染性休克從SIRS、臨床表現、器官功能來判斷。本次研究分析了使用生脈注射液聯合烏司他丁治療感染性休克的臨床效果,具體如下。
1.1 對象 在我院選擇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一年內收治的150例被確證患有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成觀察組(75例,男25例,女50例,平均31.23±6.85歲)和對照組(75例,男36例,女39例,平均34.15±8.25歲)分析兩組一般資料后顯示其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均完全知情并同意簽署知情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予以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均使用非生脈注射液聯合烏司他丁進行治療,在病原微生物未確定前可根據臨床表現發病源頭推測最可能的致病菌并選擇殺菌藥進行治療。
在分離微生物得出結果后按照藥物試驗選擇治療藥物,補充血容量進行擴張治療來抵抗休克。同時注意患者組織灌溉情況,一旦發現灌溉不足要及時進行復蘇,恢復動靜脈壓,尿量到標準位置。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僅使用非生脈注射液聯合烏司他丁進行治療,本治療中的烏他丁(廣東天普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0133)注射每次l00,000單位于500 mL 5%的葡萄糖液或氯化鈉液中靜脈滴入,每次靜滴1-2小時,每日1-3次,以后隨癥狀消退而減量。
觀察組需要在使用烏他丁的基礎上配合使用生脈注射液,生脈注射液屬于益氣復脈劑為中成藥,由人參、麥冬、五味子組成。可以益氣養陰復脈,可用于心悸、氣短、四肢冷汗等癥狀,對感染性休克有明顯成效。
觀察組患者除進行補血容量控制感染范圍保持身體營養之外,還需靜滴脈注射烏司他丁與200 mL生理鹽水配合上加入250 mL生理鹽水的脈生脈注射液(60 mL)靜滴注射。
1.3 觀察指標 痊愈: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后感染性休克的癥狀完全消失,顯效: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有明顯好轉但沒有完全消失,有效:患者治療后癥狀有一定好轉:無效:患者在治療后完全沒有任何好轉。治療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2.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使用卡方和%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中的臨床效果對照組中痊愈患者無,顯效患者15例(20%)、有效患者30例(40%)、無效患者30例(40%)總有效率(60%);觀察組痊愈患者5例(6.66%)、顯效患者18例(24%)、有效患者37例(49.33%)總有效率(80%),比較結果為(χ2=9.523,P=0.002),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感染性休克是我國重癥患者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臨床表現為發熱、心跳過速神志不清和白細胞值增高等,感染性休克主要由于毒素堆積形成毒膿導致身體各個器官功能減弱血壓降低。引起感染性休克的常見因素有胃部、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和各種原因引起的腹腔膿腫[1],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上升感染性休克的發展也更為復雜。感染性休克病發時通常伴隨著酸中毒,這種酸中毒與感染性休克合并發作則更嚴重,通常糾正酸中毒就必須改變體內微循環灌注不良的情況,否則體內的毒素與其他物質無法跟隨新陳代謝排除。
烏司他丁是從身體素質良好的人員尿液中提取的抑制劑:廣譜胰酶,對多種蛋白酶都具有強力抑制作用和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釋放炎子因的作用,生脈注射液由人參、麥冬、五味子組成,可以改善人體血液循環加速細胞氧代謝[2]、加強人體機能免疫力與器官功能活性預防衰竭。生脈注射液聯合烏司他丁可較好的抑制降低IL-6和TNF-a兩種物質[3]。本研究中使用生脈注射液聯合烏司他丁治療感染性休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生脈注射液聯合烏司他丁治療感染性休克臨床效果顯著,可用于臨床治療具有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