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琴
湖北省孝感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孝感 432000
選擇2018年5月-2019年8月在我院產科順產的產婦98例作為研究對象,觀察預防性護理干預在順產產婦產后出血護理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5月-2019年8月在我院產科順產的產婦9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年齡最小23歲,年齡最大36歲;初產婦30例,經產婦15例;小學及以下學歷1例,初中及高中學歷10例,大學學歷23例,研究生及以上學歷11例;生產時孕周最少36周,最多42周,平均(39.98±1.83)周。觀察組年齡最小24歲,年齡最大35歲,平均(28.38±1.01)歲;初產婦32例,經產婦13例;小學及以下學歷2例,初中及高中學歷15例,大學學歷22例,研究生及以上學歷6例;生產時孕周最少37周,最多41周,平均(38.37±1.91)周。對98例產婦的年齡、孕周、學歷等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兩組產婦均無嚴重精神障礙及心腦血管器質性病變,凝血功能、血常規正常,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產科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以預防性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加強對產婦的心理干預,幫助其消除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從而提高臨床護理和治療的依從性、協作性;②對可能出血的原因進行分析和評價,并給予產婦相應的預防措施;③密切觀察產婦脈搏、血壓、體溫、會陰切口、呼吸和膀胱排空情況,記錄產婦各項生理指標和產后失血情況,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向醫生報告。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產婦產后1小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的出血量并對比分析。
觀察兩組產婦的護理效果,標準為①顯效:產后子宮收縮明顯,1小時內出血量小于300 mL;②有效:產后子宮有收縮,1小時內出血量在300-500 mL;③無效:產后子宮收縮不明顯,1小時內出血量大于500 mL,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產婦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滿分百分制,80-100分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一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的研究分析中,使用的軟件是SPSS 18.0對數據進行分析,用卡方檢驗比較計數資料組間,用(Mean±SD)表示計量數據,數據之間的差異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狀況對比 對照組1 h出血量265.43±14.21;6 h出血量178.32±11.24;12 h出血量189.32±14.21;24 h出血量201.04±14.93;明顯高于觀察組,1 h出血量154.32±10.83;6h出血量104.21±21.01;12h出血量102.48±18.83;24h出血量110.32±12.61。
2.2 兩組產婦護理效果對比 觀察組49例中顯效440例,有效8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95%、對照組顯效36例,有效7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91.83%,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分別為83.67%、14.28%,總滿意率為97.95%。對照組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分別為69.38%、18.36%,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順產產婦產后出血的主要因素為子宮收縮發力,引起子宮收縮發力的原因較多,比如產婦非常勞累、情緒激動和子宮擴張過度等等[1,2]。常規產科護理干預在預防產婦產后出血工作中效果不明顯,已經成為醫院值得重點關注的方面[3,4]。本研究表明,觀察組產后出血量少于同時期的對照組,總有效率、總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順產產婦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可明顯減少產后出血量,有效提升護理效果與護理滿意度,值得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