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艷
長春骨傷醫院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31
臨床生化檢驗為臨床常用的輔助檢驗手段,可直接反饋患者機體情況,明確機體潛在的疾病風險,為臨床疾病診斷的主要指標之一。隨著臨床醫療時效性要求不斷提高,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要求不斷,生化檢驗指標的精準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生化檢驗臨床影響因素較多,于樣本采集、送檢及檢驗等多個環節,均可能直接影響臨床檢驗質量,直接影響醫療診治質量[1]。生化檢驗誤差嚴重損害患者的診治權益,阻礙醫療事業可持續發展,加強生化檢驗指標的探究,依據臨床影響因素制定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最大程度確保臨床檢驗精準性[2]。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課題的實施經由筆者醫院倫理會授權實施,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筆者醫院開展生化檢驗的200例標本作為客觀分析指標,針對200份生化檢驗報告開展平行比對,排除既有血液疾病、傳染病及病歷資料不完整。
1.2 方法 將收集到200份生化檢驗樣本送檢,開展初次檢查及復查,依據不同時期的檢驗情況分析其結果,生化檢驗結果均由實驗室2名資深的生化檢驗人員進行審核,對檢驗過程進行記錄,分析其初檢結果及復檢結果,統計匯總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因素。
1.3 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軟件SPSS 23.0版本進行所得數據客觀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達,組間樣本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Mean±SD)表達,組間樣本t檢驗,P<0.05作為統計學差異基礎表達。
2.1 200 份生化檢驗標本檢驗結果影響因素分析 經過對初檢及復檢結果的比對,于檢驗前發生誤差的標本12例,發生率60%,主要因素包括標本送檢延誤、標本存儲不規范、溶血及標本采集不當等,于檢驗中發生誤差1例,發生率0.5%,主要由于檢驗儀器故障;于檢驗后因審核不當導致結果誤差1例,發生率0.5%。
2.2 送檢時間對生化檢驗指標的影響分析 送檢延遲下生活指標乳酸脫氫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均高于正常送檢時間數據,送檢延遲下生化指標α-羥丁酸、肌酸激酶、葡萄糖、天冬氨酸轉氨酶均低于正常送檢時間數據,提示差異顯著(P<0.05)。
2.3 溶血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 發生嚴重溶血的標本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及鉀等生化指標均高于復檢時指標,提示差異顯著(P<0.05)。
2.4 采集因素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 于輸液手臂采集到的標本中鉀、血糖及鈉等生化指標均高于未輸液手臂采集標本數據,提示差異顯著(P<0.05)。
生化檢驗作為醫學實驗室檢驗的重要指標,為臨床疾病輔助檢驗重要手段之一。生化檢驗需經過標本采集到實驗室檢驗再到報告分析一系統過程,每個環節均可能出現疏忽,從而影響血液標本質量,導致生化檢驗結果失真,出現漏診及誤診等情況;因此,加強生化檢驗因素的把控尤為重要,并依據檢驗結果影響因素,制定針對性的對策。
本研究中針對200份生化檢驗標本進行誤差因素分析,經過對初檢及復檢結果的比對,于檢驗前發生誤差的標本12例,發生率60%,主要因素包括標本送檢延誤、標本存儲不規范、溶血及標本采集不當等,于檢驗中發生誤差1例,發生率0.5%,于檢驗后因審核不當導致結果誤差1例,發生率0.5%;數據可知,于檢驗前發生誤差的因素最多,明確相關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尤為重要。送檢延遲下生活指標乳酸脫氫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均高于正常送檢時間數據,送檢延遲下生化指標α-羥丁酸、肌酸激酶、葡萄糖、天冬氨酸轉氨酶均低于正常送檢時間數據,提示差異顯著(P<0.05);數據可知,送檢時間直接影響乳酸脫氫酶、α-羥丁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葡萄糖、天冬氨酸轉氨酶等指標,建議于標本采集1 h內及時送檢。發生嚴重溶血的標本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及鉀等生化指標均高于復檢時指標(P<0.05);溶血因素作為血液標本檢驗的獨立影響因素,需于標本采集中選取合適的抗凝血劑,確保標本符合臨床檢驗要求。于輸液手臂采集到的標本中鉀、血糖及鈉等生化指標均高于未輸液手臂采集標本數據(P<0.05);標本采集時需避免于輸液手臂采集,規避藥物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
綜上,臨床生化檢驗結果影響因素較多,為了確保臨床生化檢驗的精準性,需加強對相關因素的把控,確保檢驗結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