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漪,邢曉丹,劉陽
武警黑龍江總隊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6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慢性疾病之一,極易引起各種并發癥,患者需長期服用藥物控制血壓水平,治療周期較長,多數患者容易產生不良心理情緒,影響依從性,同時因護理人員風險意識不足,未能掌握患者心理情緒變化,出現細節護理不當的現象,因而導致護理服務質量不佳[1]?;诖?,本文就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就診的高血壓疾病患者78例展開研究,分析細節管理聯合心理護理的臨床療效,現做出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間于我院就診的高血壓患者78例隨機分組,分別是常規組(39例)、研究組(39例)。常規組:男性占21例、女性18例,年齡分布區間42歲-69歲,平均(56.23±10.21)歲。研究組:男性占22例、女性17例,年齡分布區間41歲-71歲,平均(56.42±10.32)歲。兩組一般資料通過統計學對比,差異小P>0.05,可比性高。
1.2 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及護理,研究組采用細節管理聯合心理管理:(1)細節管理,高血壓患者中老年人群較多,身體機能較差,多數合并基礎疾病,極易引起其他臟器并發癥,因此對護理要求較高,患者需長期服用降壓藥物,極易出現護理風險事件。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應注重細節工作,關注患者心理情緒變化,規避風險,防止發生不良事件。完善規章制度,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嚴格遵照相關管理規范及質量標準展開細節化管理,同時強化常規護理工作給予質量監控,從用藥、查房、基礎護理等細節工作方面入手展開動態監控,最大程度降低護理風險[2]。(2)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給予全面評估,結合其文化背景、血壓情況等制定合理的心理護理計劃,根據護理方案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加強護患溝通,增進彼此關系,解決患者及家屬的疑難問題,密切關注患者心理情緒變化,對護理方案進行適當調整,態度應保證親和、熱情,從而提升患者治療信心,或可組織患者開展病友會等,樹立信心,提高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血壓控制情況,評價指標為舒張壓、收縮壓。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兩組護理滿意情況,其中包含服務態度、技術水平、心理疏導、基礎護理等,總分100分,分別為滿意(大于90分)、相對滿意(75-89分)、不滿意(小于75分)3個標準[3]。
1.4 統計學分析 以觀察指標進行數據統計,分別使用均數(Mean±SD)和例(n)、百分率(%)錄入計量資料(血壓水平)和計數資料(護理滿意度),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 24.0軟件中進行T值和χ2檢驗,以P<0.05為參照標準判定統計值有統計學差異。
2.1 血壓水平評價 護理干預后研究組血壓水平舒張壓(78.36±4.38)mmHg、收縮壓(124.11±5.43)mmHg。常規組血壓水平舒張壓(94.52±6.41)mmHg、收縮壓(138.41±8.92)mmHg,研究組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
2.2 護理滿意度評價 研究組護理滿意情況:滿意22例、相對滿意15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4.87%,常規組滿意17例、相對滿意13例、不滿意10例,滿意度76.92%,研究組比常規組明顯更高,P<0.05。
針對高血壓疾病患者實時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保證疾病預后質量。細節管理是指將細節管理理念融入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中,以護理人員為實施主體,完善護理管理制度、培養風險意識,轉變傳統護理觀念、變被動為主動護理,增強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細節意識,從而提升臨床護理管理質量,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同時聯合心理護理,給予患者及時的心理疏導,消除負性情緒,建立疾病治療的信心,提升依從性,減少患者應激,提高護理滿意度[4]。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護理干預后研究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均比常規組低,P<0.05;研究組、常規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4.87%、76.92%,研究組更高,P<0.05。由此可見,應用細節管理聯合心理護理,可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有效改善疾病預后,同時激發護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增強細節風險意識,從而提高護理管理質量。把握護理細節工作,通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加強患者的治療及飲食依從性,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管理中應用細節管理聯合心理護理,可增強疾病降壓效果,提升臨床療效,同時提高護理管理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臨床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