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
江蘇省靖江市中醫院,江蘇 靖江 214500
在糖尿病的合并癥,糖尿病腎病是最為嚴重的一種。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漸提升,糖尿病腎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由于該病產生會導致患者代謝紊亂情況更加復雜,治療上更加棘手,因此,及時確診并進行有效治療對患者具有重大意義。如下研究中,以52例健康人員血清學檢驗結果作為對照,選擇7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各項腎功能指標進行對比,確認血清學檢驗在疾病診斷中的價值。
1.1 基線資料 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間,將我院因糖尿病腎病就診的76例患者納入觀察組,另外選擇同期我院進行健康體檢人員52例納入對照組。觀察組男性48例,女性28例,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49歲、81歲,均數值(58.44±3.26)歲。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23例,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48歲、83歲,均數值(58.70±2.68)歲。資料經檢驗,確認P>0.05。
1.2 方法 所有受檢者入組后,均接受統一血清學檢驗腎功能。操作如下:清晨狀態下,抽取每位受檢者靜脈血3 mL,置入離心機進行處理,設置參數為每分鐘3,600轉,控制離心時間在7 min左右,選擇由日立公司制造的生化分析儀進行尿素氮、白蛋白等指標檢測,儀器型號為7180。
1.3 觀察指標 觀察各組各項腎功能指標。具體指標及正常參考范圍: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分別記為mALB、BUN、Scr。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錄入SPSS 17.0,設置檢驗模式t,結果顯示形式為(Mean±SD),若P<0.05,區別存在統計價值。
mALB:對照組(5.38±1.37)mmol/L,觀察組(14.72±2.19)mmol/L,t=27.297,P=0.000;BUN:對照組(80.16±16.28)μmol/L,觀察組(122.59±19.56)μmol/L,t=12.880,P=0.000;Scr:對照組(7.79±5.13)mg/L,觀察組(480.36±111.52)mg/L,t=30.497,P=0.000。上述指標組間對比,均體現出明顯區別,且檢驗后均得出P<0.05。
糖尿病腎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預后性較差,主要是由糖尿病引發腎臟出現微血管病變導致,最終發展成為全身性疾病。現如今,受到生活習慣的影響,我國糖尿病患者數量持續上升,血糖控制是目前延緩患者病情進展的重要舉措。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因長期處于血糖較高的情況,增強糖基化的產生能力,從而引發系膜擴張、系膜細胞增生,最終導致腎小球出現結節性、彌漫性硬化表現,即糖尿病腎病,若不能及時治療,對患者的生存時間、生存質量造成不利影響[1]。由此可見,采取有效的診斷方式,盡確診病情意義重大。在腎臟功能損傷的判斷中,BUN、Scr均是重要指標。作為腎臟、肝臟的合成物質,Scr具有典型性,通過腎臟代謝出體外,當機體代謝功能紊亂后,其水平值升高。而尿素代出人體需要經過腎小球的過濾,當BUN水平值升高,對腎小球的損傷程度會隨之增加,因此,該指標也可以作為一項腎功能損傷程度檢測的重要指標[2]。糖尿病腎病患者腎臟受到高糖的影響,出現一定程度的損傷,腎小球過濾膜上的負電荷會在發病初期時出現明顯的減弱情況,當過濾位置壓力上升時,會增加過濾膜上的孔徑,腎小球上毛細血管跨膜度有所增加,損傷過濾膜上的蛋白屏障,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水平增高[3]。
本數據結果顯示,觀察組mALB(14.72±2.19)mmol/L、BUN(122.59±19.56)μmol/L、Scr(480.36±111.52)mg/L相較于對照組均有明顯區別。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腎病患者中應用血清學檢驗其腎功能,可以從各項指標數值顯示中確認患者病癥情況,確保后續治療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