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堯
湖北得偉君尚(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律師事務所 湖北 武漢 430070
隨著城市進程不斷加快,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建筑企業迎來了深入發展的大好時機。在此背景下建筑承包業務也越來越多,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有較大增長。但是一些企業為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在施工管理中忽視用工的合法性和規范性。加之,勞動力素質整體偏低,對施工安全要素和施工技術標準把握準,落實不到位。同時,因涉及勞務用工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不系統也存在較大的風險性。這些風險既威脅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發展壯大,也對勞動者的利益帶來較大影響,可能引發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當前建筑施工工程較多采用總包與分包的模式,建筑總包公司將整個工程項目分作多個不同的項目類別,分包出去,實現多項目多環節多施工隊伍分散或協作施工,以提升工程建設的效率,分擔企業建設壓力和建設成本。當前建筑企業的勞務資源主要體現為三種形式,其一,隸屬于企業自身的專業施工隊伍,這一類勞動力是建筑承包企業的正式員工,以技術性工人為主,便于企業進行統一管理,但占用的企業成本比較高,一般存在于實力比較雄厚的大型企業中。其二是勞務分包企業提供的勞務資源。依據《建筑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建筑企業分為,總承包企業、分包企業、勞務分包企業三類,規定由具有合法資質的勞務分包公司,為承包企業提供勞動力資源,由此實現建筑行業內施工管理與勞務用工相分離的形式。其三,是一些臨時組成的農民工資源,他們不隸屬于任何單位,由所謂的“包工頭”進行組織和管理,無法律承擔主體,也不與承包企業簽訂任何正式合同,是三類勞動力資源中最沒有保障的群體也是引發法律風險的最大因素。縱觀,當前的建筑行業,建筑承包企業使用量最大的勞務資源仍是以“包工頭”為主的農民工群體。這些勞動力基于自身文化素質、技術能力、職業道德等不足為建筑承包企業帶來了巨大的運營風險和法律問題。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相關規定,建筑工程類施工企業必須要依法取得施工資質,依法依規施工經營。其中具備施工資質的分包單位,依法享有合法權益及承擔法律責任,并能有效地解決用工過程中的勞務糾紛事宜,而不具備施工資質的分包企業,對于施工中出現的突發性狀況,應對不力可能造成企業及勞動者的巨大損失,甚至生發出諸多的社會矛盾。具體體現如下:
建筑施工工程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雙重約束,產生的勞務關系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制約,也就是說無論是施工承包企業還是勞務工作者都在整個施工建設工程中都會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和保護。而具備分包資質的分包單位一旦與勞務人員達成雇傭關系,從簽訂用工合同之后,二者之間就形成了法律意義上的責任及義務關系,都需要遵循相關法律要求。當分包單位與勞務人員產生用工糾紛時,比如,人身傷亡事故、工資拖欠問題、合法用工問題等等,在法律上分包企業必須獨立承擔相應責任。
建筑施工工程是一個高強度、大批量使用勞動力的過程,各分包單位為盡快開展工程建設,會大量招收勞務工人,其中一些不具備施工資質的分包單位,在招收勞務人員時更偏向于使用由閑散勞動力,他們不與勞工簽署用工合同,實行記賬式或周期性結算。因不具備法律主體責任,在施工工程過程中一但與勞務人員產生用工沖突,導致勞工生命財產身體健康受到傷害時,無法借助于法律途徑進行妥善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其法律責任就落到了建筑總承包企業身上。雖然按照既定程序總承包企業在實行項目分包時,必須注意對分包企業的相應資質進行審核,但隨著工程工期的臨近,而具備合法資質的分包企業太少或短時間無法聚集,所以一些承包企業放松了資質審核,為之后的法律風險埋下禍根。依據《建筑法》規定,承包企業將項目分包給無施工資質的企業的行為本身屬于不合法,而一些無資質的施工企業為獲得分包項目采取轉借、隱瞞、造假、購買等手段取得總承包公司信任,并獲得分包項目工程的行為也屬違法,總承包公司肩負核查責任,連帶肩負產生的法律風險。
面前建筑行業內,施工掛靠、資質掛靠現象尤為嚴重,一些無資質的單位為享有工程建設資格,而與具備資質的其他施工企業及持證者進行合作,通過買賣、租用、入資等方式掛靠,開展建筑工程的招投標、簽訂勞務用工共同或施工建設合同,一些施工單位長期掛靠,借助掛靠企業的合法資質逃避總承包企業的相關資質審查,獲得非法利益。但一當出現合同糾紛、用工糾紛時,在對施工主體進行法律責任界定時,會因掛靠單位的轉包違法而導致合同失效,致使施工企業的法律追究比較困難,此時就需要總承包公司與掛靠單位共同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勞動力是最重要的資源,勞務用工體制是確保合法合規用工的基礎。目前不少建筑承包企業存在用工體系混亂,用工體制缺乏合理監管,存在諸多風險性。這一現象不僅嚴重危及到承包企業的正常營運施工,而且對勞動者來說也構成了巨大威脅,同時增加了用工企業的法律風險。所以,當前建筑承包企業須在嚴格遵守《勞動法》《合同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加強用工體制的確立各優化,盡快構建科學合理的企業用工制度,并注意落實這些制度的實施過程的監管,從而有效規避用工中產生的法律風險。具體而言主要做好以及兩點:1.加強現有用工體制的優化。要求建筑承包企業認真學習比對相關法律,對現有用工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規范性進行驗證,并根據實際變化,優化其中的相關規定。如加強勞務人員素質核查,盡量挑選文化基礎較好、職業能力較強、道德素質較高的人員,提升用工團隊的整體素質。2.明確勞務人員的權責義務關系。企業在與員工簽訂合同時,必須就工作權益、福利待遇、法律責任及義務等內容進行明確說明,既要求勞務人員必須提供如實全面的個人信息,包括有無疾病,殘疾等,又要求企業要提供健全的保險服務,交代清楚具體查工作內容不能有所欺騙,并以合同的形式進行法律確認。
總承包企業要對整個建筑工程項目負責,要重點對分包企業的施工過程及勞務用工進行監管,以有效規避因監管不嚴而帶來的連帶法律責任。具體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建筑總承包企業與分包企業簽訂項目合同時,必須明確風險保障金一項,要求分包企業必須繳納一定量的保障金,以限制其分包工程中的相關行為,雙方明確保障金可作為應對突發事故的處置金,規定保障金退還條件。以此降低承包企業的風險損失。
2. 要求分包單位必須將所簽訂的勞務合同,交由承包企業進行審核和備案。如此既便于總承包公司及時掌握分包單位的用工情況,對其勞務關系、保險事宜、勞工來源及人員素質等又一個全面認識;又能通過內部審核判斷合同是否存在風險,對不健全不合規的合同要求分包企業進行重新簽署,以此更源頭上規避法律責任。
同時還有助于動態監管分包企業的勞務支出確保勞工基本權益。
3. 建筑總承包單位有責任監督分包企業的勞務支出事項。依據《民工工資支付管理辦法》承包企業要依據分包企業的勞務合同,對其勞務工資支出時效性、合理性、完整性進行監管,若分包企業不支付、無力支付、惡意拖欠,總承包企業肩負催促、墊付的責任。所以總承包企業必須重視對分包企業勞務支出的管理,以此促保勞動者的合法利益和降低自身風險。
根據《建筑法》規定,總承包企業分包業務必須選擇具備施工資質的企業,明知施工方無資質而分包、或不按照標準審查程序對分包企業資質進行審查,造成的相關風險總承包企業肩負直接或間接責任。因此,總承包企業必須嚴格依據相關規定,對分包單位的施工資質進行核查,必須選擇具備工程承建資格且具有法律承擔能力的公司進行合作,嚴禁選擇自然人進行分包。同時要重點對分包人的資質來源進行確定,依法依規舉報通過造假、租用、掛靠而取得資質的行為,并解除與其分包合作關系。
建筑行業作為勞動力密集型行業,涉及到用工問題也是當前社會比較突出的,建筑總承包企業作為建筑工程的總負責主體,必須嚴格管理分包單位,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要求完善和強化勞務用工體系。以此有效規避自身法律風險,降低經濟及名譽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