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昌
(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610031,成都//高級工程師)
軌行區是指地鐵工程施工期間的區間、車站行車區域、出入段線、正線輔助線、配線、區間風井、區間風道等區域及其上方空間。地鐵工程實現“短軌通”后,各專業開始進入軌行區施工,由于地鐵空間狹窄、照明不良,各專業人員、設備、材料、工器具同時進入軌行區對軌行區行車組織工作及行車安全造成巨大干擾,存在大量安全隱患,因此探討軌行區施工和行車工作的統籌管理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文重點探討地鐵工程軌行區行車組織管理體系及管理制度。
地鐵施工項目方或業主單位應成立地鐵工程軌行區施工管理領導小組;設立軌行區行車管理辦公室,下設行車調度室,并明確調度負責人。對于相應的地鐵工程項目,行車調度室全面負責軌行區的所有行車組織工作,負責管理軌行區內所有動力軌道車及其他軌道工程車輛的運用,受理影響軌行區行車和占用軌行區的施工計劃。
根據地鐵工程軌行區行車組織工作需要,需為軌行區配置調度員、值班員、調車員、軌道車司機、軌道車學習司機、軌道車修理工、檢車員等行車人員。為保障地鐵工程軌行區行車工作有序運轉,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好行車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工作。
1) 全員持證上崗。軌道車司機必須持有國家鐵路相關部門頒發的有效證件,車務人員必須經主管單位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2) 新老員工搭配工作。新員工與經驗豐富的員工搭配工作,通過“傳、幫、帶”培養新員工。
3) 性格互補員工搭配工作。性格沉穩的軌道車司機與性格急躁的調車員進行搭配,實現關鍵崗位作業人員性格互補。
4) 業務能力存在顯著強弱差異員工搭配工作。業務能力較強的員工與業務能力較弱的員工相互搭配工作,既有助于保障工作質量,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員工的業務能力和責任心。
5) 建立行車人員交流平臺。除傳統的面對面談話交流之外,還可以通過建立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等交流平臺,加強行車人員間的相互交流,及時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及時為思想情緒波動較大的員工排憂解難。
6) 建立周安全學習例會制度。學習軌行區行車管理相關規章制度和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分析事故案例,吸取事故教訓。
1) 根據地鐵工程項目的線路長度、坡道大小、工程數量、基地設置、工期目標等實際情況,為相應的軌道工程配置足夠的動力軌道車及其他軌道工程車輛等設備。
2) 地鐵軌道工程用動力軌道車、車輛必須按規定進行定期檢測,必須有具備資質的機構出具的車鉤探傷合格證、輪對探傷合格證及制動閥校驗合格證。否則,嚴禁上道。
3) 每輛軌道車的保管司機要帶領該車的司機、學習司機做好該車的日常維修保養工作,負責處理保管司機職責范圍內的維修工作,做好日常保養維修記錄。
4) 檢車員負責平板車的日常檢查及閘瓦更換。對于無法處理的故障,檢車員要及時上報值班員,再由值班員報行車調度員處理。
5) 根據地鐵工程軌道車輛的常見故障,常備一定數量的配件,便于車輛故障時易損件的更換。
6) 對小平車、梯車、爬梯、移動作業平臺等施工作業工具進行統一編號備案。對小平車、梯車,要施加帶鏈條的防溜鐵鞋;對爬梯、移動作業平臺,要施加可靠的防傾覆裝置。對以上施工作業工具,均須標注所屬單位、噴涂編號和聯系電話、粘貼反光標志。以上施工作業工具使用完畢后,不允許留置區間,只允許穩固放置在車站不侵入行車限界的地方。
7) 軌行區內的道岔必須全部安裝鉤鎖器并加鎖,行車調度員指定各鋪軌基地的線路管轄范圍,并授權基地值班員對軌行區內道岔鉤鎖器進行統一管理。任何人員搬動道岔、安裝道岔設備,均需經基地值班員同意,并由基地值班員指派能勝任該項工作的員工現場監督配合,施工完畢后按基地值班員要求恢復道岔原狀態。
地鐵工程軌行區的行車作業和施工作業必須做到高度協調統一,任何的單方面行動都將造成混亂局面及安全隱患。
1) 各專業根據本專業項目計劃和實際進度,向軌行區調度室申報周(日)施工計劃。在申報周(日)施工計劃時,應將日期、單位、作業時間、作業內容、作業區域、申報人、防護措施、裝卸車地點范圍、邊界條件、備注等填寫清楚。
2) 普通作業計劃由軌行區調度室根據各專業申報的周(日)計劃情況及具體施工進度進行審批。對于安全上有特殊要求和規定的施工作業,經上級部門審核批準后,簽發施工作業許可證。
為確保軌行區的施工、行車安全,做到施工與行車兼顧,各工程車司機、調車人員、施工負責人必須絕對服從行車調度的統一指揮。由于地下隧道軌行區通信不暢,行車調度員無法掌握各軌道工程車輛的實時動態,因此,行車調度員對線路進行區段劃分后,授權各基地值班員負責并單一指揮基地管轄區段內的行車組織工作。當涉及兩個及兩個以上基地管轄區段的行車工作時,均由行車調度員負責協調安排;跨區域行車工作仍由行車調度員統一指揮,各基地值班員服從行車調度員指揮。
1) 各施工單位人員和施工機具進入指定軌行區作業的憑證為《施工進場作業指令單》。動力軌道車及其他軌道工程車輛進入指定軌行區的行車憑證為《行車施工進場作業指令單》。
2) 嚴格施工前后的請銷點制度,嚴禁不請點進入軌行區。行車調度員要認真做好臺賬,合理有效安排好各類施工作業。
3) 各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施工進場作業指令單》和《行車施工進場作業指令單》指定的區域、時間、內容進行施工作業,嚴禁超范圍施工作業。
4) 施工前,各施工單位應派駐站聯絡員或施工負責人到基地值班員處憑批準的施工作業調度命令和行車調度命令進行施工登記,施工完畢后及時銷記。基地值班員要及時向行車調度員匯報登記、銷記情況。
1) 操作人員著裝整齊,帶齊行車備品和應急備品。
2) 調動車列前仔細檢查車輛防溜措施是否撤除,進行簡略制動試驗,確保動力軌道車及其他軌道工程車輛的制動效能良好。檢查車輛上的施工機具、材料裝載加固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調車員應要求帶班人員整改,直至符合要求方可調動車列。
3) 對于大件設備的運輸,承運單位的安全員、負責人及行車調車人員要共同檢查設備的裝載加固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不符合裝載加固條件的,行車人員可拒絕調動車列。
1) 軌行區的一切行車作業均按調車作業辦理。
2) 調車作業前必須備齊相關的行車備品(口笛、信號燈、信號旗、對講機等),并確認備品完好,能正常使用。
3) 當班司機和調車員負責工程車列運行安全,確保車列按規定速度運行。牽引運行時,動力軌道車司機負責瞭望確認進路;長距離推進運行時,調車員在車列最前方車輛風管上安裝放風閥,試驗確認放風閥作用良好,站在車列最前方車輛上瞭望確認進路,通過顯示手信號(信號燈或信號旗)引導車列運行。車列運行中遇坡道、站臺、曲線地段及有施工地段時,瞭望人員應加強瞭望,司機多鳴笛,車列慢速通過。
4) 車列運行途經道岔時,應在岔前一度停車,調車員檢查道岔開通位置是否正確、尖軌是否密貼、鉤鎖器是否緊固,確認無誤后,車列方可通過。
5) 在施工作業中,各施工單位應指派專人負責現場指揮,現場指揮員告知調車人員作業意圖、對位地點和其他注意事項,其他人員無權指揮車列移動。遇有危及行車安全的情況,調車員有權拒絕調動車列,并及時匯報。
6) 車列到達指定位置,停車對位好后,要及時采取防溜措施,車列尾部(隧道內)必須安放警示燈。
7) 動力軌道車附掛車輛需要長時間停留在某一位置施工時,特別是在大坡道上時,動力軌道車不得熄火,司機必須留守,車輛不得摘解,并需對車輛采取鐵鞋止輪措施,以防止車輛溜逸。司機負責動力軌道車鐵鞋的安放及撤除,調車員負責其他車輛鐵鞋的安放及撤除。
8) 施工期間,從基地至工地(鋪軌盡頭)為一個區間,基地與基地間軌道鋪通后,基地間為一個區間。軌行區每個區間同一時間、同一條線路只準由1個車列占用。特殊情況下,在持有調度命令時,軌行區同一區間、同一時間、同一條線路最多允許有2個車列進入,但必須保證2個車列間的通信良好,而且2個車列間有一定的安全距離。
9) 軌行區行車速度由項目部工程技術部門出具的書面文件(或項目發文通知)中明文規定,嚴禁超速行車。
10) 調車作業完畢后,車列應連掛在一起,停于線路警沖標內方,做好防溜措施(車輛由調車人員負責,動力軌道車由司機負責),并按要求做好防溜記錄。
1) 所有行車人員在作業中必須嚴格執行地鐵工程軌行區施工的相關規定,嚴格執行車調度命令,服從調度指揮,確保鋪軌及路料安全運輸。
2) 動力軌道車司機應做好運轉記錄,按規定填寫安全操作手冊及注意事項。
3) 貨物裝載應符合車輛的容許載重和集重要求,嚴禁超載、偏載、集重和超限,嚴格落實大件貨物裝載加固方案。
4) 司乘人員應加強動力軌道車的日常保養工作,保證動力軌道車能夠正常使用。對需檢修的設備,應及早提出申請,嚴禁動力軌道車帶病運行。
5) 施工防護人員及車站聯絡員應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確保施工及行車安全。
6) 動力軌道車乘務員嚴格按照規定速度運行,同時要加強瞭望,注意線路及其兩側施工狀態;調車員在值乘中要密切監視車列運行情況和貨物裝載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確保車列運行安全。
7) 車列在大坡道上運行時,重載的工程車輛禁止在20‰及以上坡道的線路上停車。確因作業需要在坡道上停車時,動力軌道車不得熄火,跟車調車員要及時做好防溜措施(采用雙鐵鞋制動等措施)。
8) 地鐵線路坡度較大,嚴禁動力軌道車和附掛車輛在區間內分摘。
9) 在鋪軌終點(盡頭線)要設置防護信號,標明車列不得越過的界標。
1) 軌行區作業必須設置專職防護員,防護員在作業前應對必須攜帶的防護用品和工具進行檢查,確保防護用品性能良好。
2) 開始施工前,應在作業區域的起點、終點以外100 m處設置紅燈、黃燈或紅旗、黃旗作為防護信號。曲線地段施工,防護距離應延長至150 m。
3) 軌行區作業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穿有夜光標志的安全防護背心,必要時應身掛流動的紅色小警示燈具。
4) 施工期間如遇軌道工程車輛接近施工區域,防護員應及時通知施工現場負責人出清線路;接到人員、材料、工器具出清線路匯報后,防護員撤除施工防護,示意軌道工程車輛通過。
5) 施工作業結束后,必須及時清理施工垃圾,將工器具(主要指梯車、爬梯、小平車、活動作業平臺等)放置在車站范圍內不影響行車的區域。
1) 緊急情況是指工程車列運行過程中發生了與物體、人員的碰撞或行車事故,危及人身安全,造成財產損失,導致軌行區長時間阻塞的情況。
2) 緊急情況處理的優先順序為:保護生命;減少財產損失;保護現場,以利于調查;軌行區行車恢復正常。
3) 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司機應立即停車,堅守崗位,不得隨意移動車輛,原地等待處理。
4) 調車員應立即聯系就近施工點負責人,將傷者送至醫院救治,并及時向軌行區行車管理辦公室報告情況。
5) 調查取證工作完畢,車輛起復救援工作結束后,方能開通線路,恢復行車。
每個地鐵工程項目的線路走向、長度、坡道各不相同,項目管理單位應根據項目的自身特點制定出相應的軌行區行車組織工作管理辦法。特別是下穿江、湖、海及特殊建筑的地鐵工程,都會形成較大的坡道,更應該以大坡道行車安全為重點,制定行之有效的軌行區行車組織管理辦法,確保軌料運輸和行車安全,實現既定的工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