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衛民(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
脂肪肝有急性脂肪肝和慢性脂肪肝之分。急性脂肪肝在臨床上非常少見。起病急、病情重,大量肝細胞在短時間內發生小泡性脂肪病變,以黃疸、凝血功能障礙和肝功能急劇惡化為主要臨床特征,同時伴有腦、腎、胰腺等多臟器功能不全。非常嚴重。肝功能損害非常明顯,嚴重病例可于起病后數小時內死亡。急性脂肪肝以妊娠急性脂肪肝最為多見。
臨床上常見的是慢性脂肪肝。慢性脂肪肝起病比較隱匿,臨床癥狀輕微并且沒有特異性,肝功能指標大多數正常或者輕度異常,常常在健康體檢或者因膽石癥、病毒性肝炎等其他疾病進行B超檢查時被發現。慢性脂肪肝病程較長,大多數患者呈現良性經過,但是部分患者可以發展成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細胞癌。形成慢性脂肪肝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是指各種原因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機體代償性的分泌過多胰島素產生高胰島素血癥,以維持血糖的穩定。肥胖,特別是內臟型肥胖是導致胰島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
2.遺傳易感性:家族中有肥胖癥、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以及脂肪肝家族史者,更容易發生脂肪肝。
1.藥物性肝損害:博來霉素、四環素等抗生素,天冬酰胺、氮胞苷、氮尿苷、甲氨蝶呤等細胞毒性藥物,以及芐丙酮香豆素鈉、二氯乙烷、乙硫氨酸、溴乙烷、雌激素、糖皮質激素、酰肼、降糖氨酸、雄激素、黃樟醚等藥物。
2.內分泌紊亂:肥胖癥、2型糖尿病、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短期內體重增長過快、多囊卵巢綜合征、皮質醇增多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等。
3.營養不良:惡性營養不良、全胃腸外營養、重度貧血、低氧血癥、短期饑餓和體重急劇下降等。
4.中毒性肝損害:銻、鋇鹽、硼酸鹽、二硫化碳、鉻酸鹽、低原子量的稀土、鉈化物、鈾化物、有機溶劑、毒蘑菇、酒精(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等。
5.遺傳性疾病:家族性肝脂肪變、半乳糖血癥、糖原貯積癥、遺傳性果糖不耐受癥、高胱氨酸尿癥、高胱氨酸血癥、肝豆狀核變性等。
6.其他疾病: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炎癥性腸病、慢性胰腺炎、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艾滋病)、結核病、以及空-回腸旁路手術、廣泛小腸切除術、膽胰轉流手術等外科手術以后。
總之,慢性脂肪肝的病因很多。肥胖、糖尿病、酒精濫用是最常見的三大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