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英(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內一區,副主任護師)
不良生活方式“催生”脂肪肝
①不合理的膳食結構: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消耗過多。
②不良的飲食習慣:過量進食、吃零食、甜食和葷食、常吃宵夜、不吃早餐等不良飲食習慣。
③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人體主要是通過體力活動消耗多余熱量,沒有被消耗的熱量會轉化為脂肪儲存。
④酒精濫用:盡管少量飲酒并不增加脂肪肝的發病率,但過量飲酒肯定會導致肝損害。
⑤遺傳:有肥胖癥、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以及脂肪肝家族史者,容易發生脂肪肝。
飲食治療是大多數慢性脂肪肝患者最基本的治療方法,也是預防和控制肝病進展及肝外并發癥的重要措施。
盡可能使體重、腰圍、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指標維持在正常范圍;減輕或逆轉肝臟脂肪沉積,盡可能使血清轉氨酶和谷氨酰轉肽酶水平降至正常水平;防止低血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肝性腦病等急性并發癥;防止或改善肝臟、心血管等器官的慢性并發癥。
①限制每日總熱量的攝入,每餐只吃七八成飽。
②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牛奶(低脂)、瘦肉、魚、雞蛋等。
③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適當攝入糖類(糖水化合物)。
④主食“粗細搭配”,多吃粗糧,如紅薯、玉米、蕎麥、燕麥、紅豆、綠豆等。
⑤多吃蔬菜,適量吃水果,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
⑥避免過量飲酒和不良飲食習慣,如不吃早餐,常喝含糖飲料,貪食甜點、油炸食品等高熱量食物,以及經常外出就餐等。
脂肪肝患者的主食為富含多糖的食物,如米飯、面條、饅頭、土豆等。這類食物中的淀粉不會使血糖急劇升高,且體積大、飽腹感強,應該作為身體的主要熱量來源。同時,脂肪肝患者還應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每日宜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也是多糖的一種,在胃腸道內不被消化吸收,不產生熱量,有助于降血糖、降血脂、保持大便通暢,并減少饑餓感,此外,脂肪肝患者還應增加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量。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有粗糧、干豆、蛋類和綠葉蔬菜。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新鮮蔬菜和水果。富含鈣質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和海產品。
不管是健康人群,還是肥胖、高脂血癥、糖尿病、脂肪肝患者,一日三餐熱量的分配非常重要。在每日熱量明確的情況下,早餐、午餐、晚餐可按30%、40%、30%的比例分配。總的原則是,早餐應保證熱量攝入和食物品種的豐富,并適當添加蔬菜水果;嚴格控制晚餐的熱量攝入,特別應少吃高熱量的食物,且晚餐后不再吃水果和牛奶。因為晚上入睡后,迷走神經功能亢進,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合成激素分泌增加,容易將過剩的熱量轉化成脂肪,增加體重,導致肥胖相關疾病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