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明葵

當中國提出堅持和平發展、構建命運共同體并積極推動“一帶一路”以來,美國方面直接就講,這是對美國的亮劍。在信息化時代,一旦打起信息戰爭來,我們第二天早晨起來就會發現自己的錢查不到了,銀行都搞亂了。誰有那么大膽子,敢發動這樣的戰爭呢?顯然現在在整個戰略格局的預測上,戰爭不是主體的,因為誰也打不起核戰,誰也打不起網絡的戰爭。
那么相互競爭中和平恐怕依然是主體,你強我比你還強:相互都能對對方形成威脅,誰也不敢輕易打誰。過去是冷戰威脅,現在是新的威脅,而這種威脅是以競爭為核心的,這恐怕是未來的發展。而命運共同體正好把大家的命運連在一起,這樣中國主張未來社會秩序,是全世界大家都覺得不錯的,“一帶一路”提出來N多主張改變了歐亞大陸經濟的主導權,所以美國人才要發動烏克蘭戰爭,因為你無論從整個經濟發展,整個經濟秩序,銀行的結算,甚至于連反恐都形成了歐亞大陸的一套體系,形成陸權發展經濟規則。所以命運共同體,正好是打在了美國人的要害上,而“一帶一路”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
今天的中國經濟發展,糧食每年要進口一億噸,大豆80%來自于進口,當中國的能源需要70%來自于進口,天然氣40%來自進口,所有五金礦產,銅鐵鋅鈷都是靠進口來的,那在這種資源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我們怎么把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走得更好,這恐怕是我們國家未來安全的一個重要戰略問題。
更何況我們還有海上的通道安全,人家要搞印太戰略,一個伊朗不聽話,就要打一把,不但在伊朗打,同時在委內瑞拉也試探一下,小試鋒芒,把該國電網徹底搞亂了,中國人沒像俄羅斯那樣出兵,派了7個人把委內瑞拉電網恢復了,直接告訴美國人,打這樣的戰爭中國人比你厲害,一個禮拜就解決了。
那顯然,未來的安全通道就成了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如果把我們的商業通道和我們的能源通道歸納一下,基本是7條。除了白令海峽這條通道不是重復的,剩下的通道,貿易通道,石油通道都是重復的,而這樣一個通道建設上,中國人開發了皇新港,開發了孟加拉的達卡港,開發了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和卡拉奇港,在坦桑尼亞又開了一個巴加莫約(音)港,在跟我們成天較勁的澳大利亞又開發了兩個港,一個是達爾文港,一個是斯凱尼爾港,而這些港口的使用權都在50年,而且可以繼續續用,這些港口我們占資金比例都超過50%,美國人跟印度洋只建了一個基地,中國人建了一圈海上絲綢之路站點,我們說那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的,美國人說那要打起來它不就是海上的珍珠鏈嗎?我們不承認這些事,但準確地說面對未來整個世界和平發展的競爭中,我們顯然占據了優勢。
為了維護我們走出去的安全問題,我們要拓展我們自己糧食安全的通道,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全國那么多土地蓋大樓了,搞土地經濟,那你總得走出去吧,利用西北利亞土地去種地,利用烏克蘭土地去種地,利用非洲土地去種地,不是我們當今在走的路嗎?而這樣的路對穩定我們的糧食安全不是有好處的嗎?那為什么不能通過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讓我們的糧食安全能夠獲得保障呢?不見得非得從美國進口,只要中國拓展了糧食的渠道,就有條件去這樣做。石油安全也是這樣的。可以建立第二方市場,我們與印度、日本、歐美都是買石油的,當我們完成了石油的儲備以后,把買方市場變成賣方市場,到時候討論一下,三個月我們不進油你賣給誰去?為什么老讓美國人控制?所以說我們走出去的過程中,應該另辟渠道,不能被動的競爭,而應該是主動的競爭。我們有了這么好的共商、共建、共享條件,那么我們就有了一個世界支持的基礎,我們要進行創造性的思維。在那樣困難的條件下,在美蘇兩個集團包圍中國的情況下,毛主席還能提出來第三世界的理論,讓我們當成“丐幫幫主”去在世界大格局中爭得我們一席之地,今天如此好的環境難道我們不能做到?
當今天中國的經濟結構主體發生了本質變化的時候,當只有15%的國有經濟,45%的公私合營經濟,40%的私營經濟,作為中國經濟主體的時候,中國如何堅持在這種條件下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必須考慮的問題,怎樣調動積極性,怎么樣才能使中國經濟結構體制發生本質變化的情況下,我們該做點什么?怎么做點什么?這也是我們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作者系國防大學訓練部原副教育長、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