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琰 白林
摘要:優秀的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結晶,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辛勞與探索。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特色、民族風貌以及各種經驗都被囊括在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傳統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祖祖輩輩們留下來的碩果,她也不是一個人的成就,而是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共同積累的結晶。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兒女們從古至今的一種思考與積累,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榮辱,是現代與古代的一個時光通道,就像母親與兒女的關系一樣,緊密的纏繞在一起。現如今,中國形成了一個個的社區,每一個社區都有著自己的文化,而他們自己的社區文化就建立在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上,以傳統文化為基礎,發展出屬于他們自己具有特色的社區文化。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 ? 社區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與社區教育文化息息相關,傳統文化是社區文化的一個基底,社區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社區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社區教育的發展,只有科學處理社區教育與傳統文化的關系,社區教育的發展才能更上一層樓,同時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在社區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延續。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
(一)地域的差異性
中國是一個地廣物博的大國,從南至北,每個地區都有自己不同的傳統文化,同時復雜的地貌導致了文化的差異性。同時,由于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就算是同一地域也存在許多差異。
(二)時間的延續性
中國傳統文化自產生起,就在不斷的發展,由于自身的包容性,經常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的吸收其他的優秀文化,取其精華,不斷完善自身。雖然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受到過巨大的打擊,但是一直沒有中斷,歷史源遠流長。
(三)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中國傳統文化是區別于其他國的一個顯著特征,因為我國有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都是不一樣的,不像別國一樣的傳統文化都是千篇一律的。我國的傳統文化不只是反映國家的特色,更是反映56個民族文化特色,各種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我國獨特的文化底蘊。
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其價值觀則是仁義禮智信,這種價值觀和我國當前發展過程當中的一種客觀要求比較相符,因此也就滿足了很大一部分人民群眾的基本訴求,它也是整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理論支撐,與富強民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符合。并且通過在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中,繼承以及弘揚這類傳統文化,從而挖掘出更加深層次的文化現代意義,并且將一些傳統的文化和當前的一些發展理念相結合,以此更好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體現了當前中國人的追求與理想
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許多的磨難,但仍然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著非常偉大的精神以及崇高的價值追求,要想要實現這一種傳統文化的復興就需要對核心價值觀念進行傳承以及弘揚,促進社會主義的文化新發展。
(三)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當前發展的新時代當中,傳統文化與經濟和政治都是相互交融的,并且還能夠與現代的科技緊密聯系在一起,是當前社會發展過程當中最大的一個推動力,并且文化軟實力也是一個國家發展力衡量的一個重要標志,要實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就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其中比較優秀的傳統文化,就能夠促進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能夠抵御其他國家的一些文化入侵的危害。在這樣一個歷史發展的進程當中,需要做的就是弘揚許多優秀的文化,并且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最終凝結起一種強大的力量來促進民族的發展。
三、社區教育的內涵
在社區當中,通過對許多的社區民眾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來提升我國社會的一種文化素養。最早起步是在20世紀80年代的早期,并且在進行教育的時候,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民眾的生活質量以及文化的素養,促進這些民眾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能夠綜合全面的發展,也能夠保證社區能夠可持續的長久發展下去,在這發展的過程當中將全國的社區分為三類教育:首先第1種就是,以學校為教育的中心,通過連接附近的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來組成一個教育委員會;第2種則是以社區為教育的中心,通過區級的政府或者是一些社區的教育機構,來組建成一個教育的委員會;第3種則是,以許多的工業區為教育的中心,其中發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許多農村勞動者的素質,促進社區的文化發展。在發展的過程當中經濟不斷加速發展社區的教育體系也開始逐步完善,并且,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開始不斷的提高,其文化的綜合素養也在增高,因此在社區教育的過程當中就需要有更多的要求,同時許多城市的人口,增長速度真快,有特別多的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進行工作,就加重了城市地區的老齡化現象,也有部分的人際關系出現隔閡的狀況。因此在進行社區教育的過程當中,就會有特別多的挑戰,也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積極的進行協調。
四、優秀傳統文化與社區教育的關系
優秀傳統文化是社區教育發展的沃土,只有深深扎根于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講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才能更好更全面的發展社區教育,同時,社區教育是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通過對于社區群眾傳統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同時,社區教育在吸收傳統文化與當地文化相結合來完善自身內容的時也完善了傳統文化。
五、傳統文化對社區教育的影響
(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教育內容
社區教育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繼承,根據社區實際情況將傳統文化與當地文化相結合,組織傳統文化活動,創新現有的教育內容與制度。有利于激發人民群眾參與社區教育的興趣,同時能夠保持社區內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參與社區活動,人民群眾能夠更好更全面的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并且通過參與傳統文化活動,親身感受之后,能夠激發群眾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促使群眾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
(二)傳統文化促進社區教育的完善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區教育規模的擴大,人民群眾對于文化生活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化,此時將傳統文化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完全符合群眾的竟然需求。為了更好的將傳統文化與社區教育相結合,社區教育管理者勢必會根據自身情況不斷改進完善現有的制度與方法,提高教師的素質,這樣有利于促進社區教育發展的制度化與專業化。
(三)傳統文化提升人民群眾素養
文化可以通過特定的環境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將傳統文化與社區文化相結合,將優秀的文化滲透到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社區可以更好的對青少年進行文化教育,學生在學校學習以后,在周末回家后在社區教育中會繼續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這樣就會更好的發展傳統文化,從而使中國人民全面發展,使得社區居民的德智體美勞5個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對于提升國民素質的整體水平有著直接的作用。
六、發展社區教育的策略
(一)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組織各式各樣的活動
激發社區居民參與的興趣與積極性是提高社區教育有效性的起點。這個要求就需要社區領導者們在進行籌劃社區活動時要有針對性與實用性,不管是形式,還是內容都必須要多姿多彩,從這兩方面去吸引社區居民。這一點可以和傳統文化相結合,可以根據傳統節日組織活動,比如重陽節關愛老人活動,在傳統節日時積極組織活動,在活動中加入趣味小游戲,邀請父母與孩子共同參與,向社區群眾講解傳統節日的來源內容,組織群眾走出家門,積極參與活動。同時可以與周圍社區共同組織活動,進行聯誼或者詩詞競賽等各種形式的競賽。和附近學校合作,共同組織青少年活動,在暑假時,開展針對學生的傳統文化興趣班,同時可以組織傳統文化講座,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同時與其他社區積極交流,分享經驗。
(二)增強社區教育的專業性和信息化
隨著社區教育的規模增大,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現有的老師數量和素質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加的需要。因此,教育機構要根據每個地方的實際情況,積極組織不同社區、不同專業社區教育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社區教育人員的傳統文化素質,加強對其實際功能能力的培養。在招聘教師時,嚴格把關,保證每個老師的專業素養,防止濫竽充數的情況發生。通過信息化建設整個資源,提高社區教育的水平。比如開通網課,通過網絡平臺共享教育資源,和各個社區共同溝通合作,通過網絡學習其他社區的優點,共同進步。
(三)完善教育制度
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出臺相應政策,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比如對于經濟落后地區出臺政策鼓勵教師參與,對于經濟發達地區嚴格選用人員。發揮政府的職能,宏觀統籌教育制度與資源,同時發揮人民群眾在社區教育中的作用。
七、結語
社區教育從80年代開始不斷完善自身,隨著社會發展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以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多樣的文化需求,選擇繼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基本訴求。也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進一步與當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結合,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同時,優秀傳統文化通過社區環境全方面的提高群眾的綜合素質,豐富了社區教育的內容,令社區教育內容多樣,創新現有內容與制度,促進社區教育發展的專業化與制度化。通過組織各種傳統文化相關活動,組織人民群眾親身參與;提高教育人員的專業素養、加強社區教育的信息化建設;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完善社區教育制度。
參考文獻:
[1]張淑紅.我國社區教育的發展軌跡與現狀[J].繼續教育研究,2012,(08).
[2]陳蕾.我國社區教育現狀及發展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1).
[3]侯正飛.當前社區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教研),2011,(09).
[4]郭媛媛.社區教育發展的現狀及其對策[J].亞太教育,2015,(12).
(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項目名稱: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的重要論述研究——習近平文藝思想與中華傳統文化關系研究,項目序號:L18CZW003。作者單位:沈陽廣播電視大學;作者簡介:[1]趙琰,學歷:本科,學位: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2]白林,學歷:本科,學位:學士,職稱:助理經濟師11級,研究方向:社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