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凌云,趙亮,趙超南,朱家鑫,羅春雷
(信陽農林學院 食品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也稱為栗子,山毛櫸科,有“干果之王”的美稱,是世界馳名干果之一[1]。板栗經濟價值較高,作為堅果類食品,具有甘甜芳香,營養價值豐富,富含淀粉(51%~60%)、蛋白質(5.7%~10.7%)、脂肪(2%~7.4%),并含有多種維生素、無機鹽、不飽和脂肪酸和黃酮類物質等[2,3],同時還具有很強的保健作用[4]。板栗所含的淀粉不僅是營養物質,還可以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和抗癌能力。食用板栗還可以補充禾谷類和豆類中限制性氨基酸的不足,有利于改善谷物和豆類的營養品質[5]。中醫認為栗果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功能[6]。板栗中所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對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療效,是很好的營養滋補品[7]。因而板栗既是果品,又有顯著的保健功能[8]。
國內外對板栗的綜合利用深加工尚缺乏系統和深入的研究[9]。目前國內市場上的板栗深加工產品主要有糖水板栗罐頭、板栗乳、板栗粉、板栗飲料和板栗果脯等,但是利用板栗開發的復合型調味品卻沒有相關的報道。本試驗以板栗、黃豆醬為主要原料,研制開發一種板栗調味醬,不僅增添了復合調味醬的花色品種,滿足人們對調味醬的需求,而且還大大提高了板栗的經濟效益。
板栗、白砂糖、食鹽、花椒粉、小茴香粉、味精、辣椒、生姜粉、食用大豆油和黃豆醬等:均為市售;核苷酸二鈉(I+G):食品級。
JYZE8料理機、JYC-21ES55C九陽電磁灶 九陽股份有限公司;FAI004N電子天平 上海菁海儀器有限公司;PS-450封口機 溫州市友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ET-06不銹鋼漿渣分離機 廣州市伊東機電有限公司;JM-L50膠體磨 上海諾尼輕工機械有限公司;HH4水浴鍋 中山申達電子儀器有限公司。
1.2.1 工藝流程

1.2.2 操作要點
選料、預煮、去殼:選用粒大、豐滿、完好的顆粒,除去病蟲害、霉變及未成熟的顆粒,將板栗倒入沸水中預煮7min后撈出、冷卻,用小刀手工去殼及去皮。
切丁、磨漿:將預煮后的部分板栗仁切成0.5cm×0.5cm×0.5cm的丁狀。另一部分板栗仁按照板栗仁∶水為1∶1.4的量加入磨漿機中,將板栗打成糊狀,再經膠體磨細磨得到板栗漿。經多次試驗可知,炒醬時,當板栗丁與板栗漿添加量之比為2∶1時,對產品的品質有較好的效果。
油炸:待油溫升至120℃后,將板栗丁倒入鍋內油炸處理6min,然后撈出瀝干油備用。
炒制:文火炒制,待油溫升至60℃時,將辣椒粉倒入鍋中,同時加入適量花椒粉進行炒制,待辣椒炒出紅油后,加入黃豆醬和板栗漿翻炒,再倒入經油炸處理后的板栗丁不斷翻炒;然后加入白砂糖翻炒,待炒出醬香味后,停止加熱(炒制時間共約6min)。
裝罐、排氣、密封、殺菌、冷卻:炒制結束后,起鍋趁熱裝入凈重161g的玻璃瓶中,水浴鍋加熱使其中心溫度達到85℃,排氣8min,然后迅速旋緊瓶蓋,在沸水中殺菌20min。殺菌后的產品分段冷卻至室溫。
1.2.3 感官鑒評方法
由接受過感官檢驗培訓的食品專業人士10名組成鑒評小組,對板栗調味醬進行不記名感官鑒評,并打分,感官質量鑒評標準見表1。每組板栗醬的10個分數中,去掉1個最高分和1個最低分后求出的平均值即是該組的最終感官鑒評得分。

表1 板栗調味醬的感官鑒評標準Table1 Sensory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Chinese chestnut seasoning paste
辣椒能刺激人們的食欲,抵消產品過度的油膩感,其添加量在產品口感、風味上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在炒醬時,以60g板栗為基料(其中板栗丁40g,板栗漿20g),固定黃豆醬用量15g,白砂糖用量3g,花椒粉用量0.5g。辣椒添加量水平選擇1,1.3,1.6g,確定辣椒用量對板栗調味醬風味的影響,見表2。

表2 辣椒粉添加量對產品風味的影響Table2 Effect of additive amount of chili powder on product flavor
由表2可知,加入辣椒量為1.3g時風味最佳。
黃豆醬具有濃郁的醬香味,可增加產品風味,改善產品的色澤和組織形態,對成品的品質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炒醬時,以60g板栗為基料(其中板栗丁40g,板栗漿20g),固定辣椒用量1.3g,白砂糖用量3g,花椒粉用量0.5g。黃豆醬添加量水平選擇12,16,20g,確定黃豆醬用量對板栗調味醬風味的影響。

表3 黃豆醬添加量對產品風味的影響Table3 Effect of additive amount of soybean paste on product flavor
由表3可知,黃豆醬添加量為12g時,制得的產品醬香味偏淡,口味較淡,隨著其添加量增加至16g時,產品醬香味濃郁,整體風味較好,但當黃豆醬添加量繼續增加至20g時,產品醬香味太濃,以致掩蓋了板栗的風味,而且產品口感偏咸。綜上所述,最終確定黃豆醬的適宜用量為16g。
白砂糖作為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劑可以改善產品的風味,與咸味、鮮味等風味物質共用時,可以掩蓋雜味,柔和其他風味,使調味醬口感更圓潤,增強產品的適口性,使消費者更容易接受。在炒醬時,以60g板栗為基料(其中板栗丁40g,板栗漿20g),固定辣椒用量1.3g,黃豆醬用量16g,花椒粉用量0.5g。白砂糖添加量水平選擇2.5,3,3.5g,確定白砂糖用量對板栗調味醬甜味的影響。

表4 白砂糖添加量對產品風味的影響Table4 Effect of additive amount of sugar on product flavor
由表4可知,隨著白砂糖的加入,增加了板栗醬的風味,使其口感更加飽滿,但添加量太高會使口感過于甜膩。由感官分析可知,添加3g白砂糖使產品的甜味較適宜,口感較佳。
添加花椒粉可以增加產品的麻味,調和醬體顏色,增加板栗調味醬的風味。在炒醬時,以60g板栗為基料(其中板栗丁40g,板栗漿20g),固定辣椒用量1.3g,白砂糖用量3g,黃豆醬用量16g。花椒粉添加量水平選擇0.4,0.7,1.0g,確定花椒粉用量對板栗調味醬風味的影響。

表5 花椒粉添加量對產品風味的影響Table5 Effect of additive amount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powder on product flavor
由表5可知,花椒粉的添加量為0.7g時產品綜合風味、顏色最佳,得到的板栗醬的麻味適中,氣味濃厚,色澤較佳。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以板栗為基料,以黃豆醬、白砂糖、辣椒粉、花椒粉的添加量設計L9(34)正交試驗,以感官鑒評為標準,確定板栗調味醬的最佳配方。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6,最佳配方正交試驗結果見表7。

表6 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Table6 Factors and levels of L9(34)orthogonal test g

表7 板栗調味醬配方的正交試驗結果與極差分析Table7 Orthogonal test and range analysis of formula of Chinese chestnut seasoning paste
由表7極差分析可知,對板栗醬產品風味影響因素的主次順序為:D(花椒粉含量)>C(辣椒粉含量)>A(黃豆醬含量)>B(白砂糖含量)。優水平的最佳組合為A1B2C2D1,但根據綜合評分得知最優因素水平組合為A1B2C2D2,經3次重復試驗驗證,得最佳配方為A1B2C2D1,即以板栗為原料(板栗丁40g、板栗漿20g),炒醬時添加黃豆醬15g、白砂糖3.0g、辣椒粉1.3g、花椒粉0.6g,制備的板栗調味醬醬粒色澤金黃,大小基本均勻,粘稠度高,油料混合好,板栗香味濃郁,醬香味適宜,風味調和,味道麻辣爽口,甜、咸、鮮味適中,咀嚼性良好。
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以感官鑒評為標準,對板栗調味醬進行優化,確定了對板栗醬影響因素的主次順序為:花椒粉含量>辣椒粉含量>黃豆醬含量>白砂糖含量。板栗調味醬最佳配方為:板栗60g(其中板栗丁40g,板栗漿20g)、黃豆醬15g、白砂糖3.0g、辣椒粉1.3g、花椒粉0.6g,按此配方制成的板栗醬香味濃郁,風味調和,油料混合均勻,粘稠度好,味道麻辣爽口,甜、咸、鮮味適中,整體品質優良。該調味醬營養豐富,制備工藝流程簡單,產品成本低,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