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桃小妖
阿奇霉素是一種屬于大環內酯的抗生素,于1980年被發現,1981年推出,又翻譯作阿紅霉素、阿齊紅霉素。與紅霉素等藥物作用機理相同,也是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產生抑菌作用,其對革蘭氏陽性及革蘭氏陰性菌、厭氧菌等均有較好抗菌效應。

阿奇霉素是臨床兒科治療常用的廣譜抗生素,對其厭氧菌、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衣原體、支原體等都具有較強的殺菌效果,還有部分患兒由于對青霉素類或頭孢菌素類藥物過敏,所以會選擇阿奇霉素治療。
同樣是大環內酯類藥物,但阿奇霉素可以對紅霉素不足之處進行彌補,相比于紅霉素,阿奇霉素在組織內的血藥濃度更高,炎癥部位濃度比非炎癥部位高達6倍以上,半衰期也比較長,血漿半衰期為35~48小時。
1.口服給藥:口服制劑應在餐前1小時或餐后2小時服用。(希舒美口服制劑溶于水中攪拌均勻,可與食物同時服用);阿奇霉素治療兒童的任何感染時,建議其總劑量最高不超過1500毫克;
2.靜脈液的配劑:將5毫升的100mg/mL阿奇霉素溶液加入(0.9N.S、5%G.S)任何一種溶液中,溶液的量應適當,制備成1.0mg/mL~2.0mg/mL的阿奇霉素溶液;
3.靜脈滴注:建議每500毫克本品按照以上稀釋后的滴注時間不少于60分鐘,藥物濃度為1mg/mL時滴注時間應為3小時,濃度為2mg/mL時滴注時間應為1小時,滴注濃度不得超過2mg/L;
4.阿奇霉素注射液不能靜脈推注或肌肉注射。
說明書指出:其他靜脈內輸注物、添加劑、藥物不能加入本品中,也不能同時在同一靜脈通路中滴注。
在臨床上,因阿奇霉素的胃腸道反應,故常用維生素B6等藥物添加減輕胃腸道反應,雖之間沒有存在藥物禁忌,但為了避免醫療糾紛,不推薦混合添加滴注。

合并藥物 變化與頭孢匹胺 兩種藥物直接混合立即出現白色絮狀物。與夫西地酸鈉 兩藥混合隨即出現白色渾濁,放置5分鐘后,混合液上層出現白色渾濁,下層呈透明狀,再次搖晃后仍有白色渾濁,放置5小時不消失。與氨溴索 出現白色渾濁絮狀物,放置24小時后渾濁絮狀物未溶解反而增加。與更昔洛韋 輸液袋內立即出現細小的絮狀物,振搖后呈白色渾濁,放置1小時后無改變。與奧美拉唑 出現淡黃色液體,兩藥接觸5分鐘后液體變淡黃,10分鐘后變深黃。與泮托拉唑 兩藥混合立即發生渾濁沉淀,輕輕振搖后沉淀消失,約10分鐘后變成橙黃色。與呋塞米 兩藥混合立即出現白色絮狀物,震蕩后不消失。與利福霉素 兩藥混合后出現橘黃色渾濁,10分鐘后出現橘黃色絮狀物,放置2小時后不消失。與利福平 兩藥混合后立即出現豆腐渣樣的沉淀物,放置2小時后無變化。

反應部位 反應現象胃腸道反應 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皮膚、過敏反應 過敏性蕁麻疹、過敏性休克等,一般臨床表現為丘疹樣蕁麻疹、粟粒樣皮疹等,可伴有瘙癢,血管性水腫等;神經系統損害反應 嗜睡、精神不振、頭痛、前庭功能障礙等;局部反應 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炎癥等;消化系統 膽汁淤積,轉氨酶升高;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中性分類及plt減少。
1.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出,具有阿奇霉素所導致心律失常風險的患者,已存在QT間期延長、低血鉀、低血鎂和心率異常減慢的癥狀,和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患者、失代償心力衰竭患者一樣,均不能使用阿奇霉素;
2.老年患者和(或)心臟病患者(包括小兒先天性心臟?。┮部赡芤蚴褂么怂幊霈F心律失常癥狀;
3.接受供血或同種異體干細胞移植治療血液或淋巴結癌癥患者長期使用阿奇霉素預防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綜合征后,其癌癥復發和死亡的風險會大幅度增加。
1.臨床上醫師、護士在應用藥物時,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掌握用法、用量、注意事項、配伍禁忌等;
2.加強輸液中的觀察和巡視,對于特殊用藥、新藥更要觀察仔細,防止意外發生;
3.輸液過程中,發現藥物有變色、渾濁、沉淀等現象,應立即停止輸液,更換輸液器和液體,根據病情選擇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鈉注射液在兩種可疑藥物之間間隔,最好避免將有配伍禁忌的藥物聯合使用;
4.在臨床尤其是兒科臨床中,用藥要慎之又慎,減少不必要的醫療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