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王明宇

醫患是同盟不是敵人,是合作不是對立,醫生和患者以及家屬共同面對的是病痛,只有齊心協力才能實現雙贏。如果“醫患”是一個人,那么他可病的不輕了……

醫患糾紛,我小時候似乎沒聽說過這個詞。偏偏在踏上從醫道路之后,醫患糾紛就像路兩旁的荊棘,時不時扎我一下,甚至讓我望而卻步。
現在一聽到這個詞,意味著又死人了。這人非病死,非老死,更非作奸犯科而死,死的這個人往往是個善人,是個知識分子,這個人還一定救過許多人的命。這個人,他是個醫生,殺他的正是被他救助的患者。
我本不愿再談醫患糾紛,因為根本就沒有醫患糾紛!醫患關系就是人與人關系的一種,只不過換個說法而已。人與人相處,縱交惡,不至于奪人性命。哪料想在醫患之間,生發了如此深仇大恨,非得拼個魚死網破。
我想說說這事兒,但可惜的很,我是個年輕醫生,這意味著除了醫學我一無所知,一無所為。就只好以醫生看病的辦法來瞧瞧問題,如果“醫患”是一個人,那么他可病的不輕了。
1.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看病得排隊。我也去醫院看過病,門診人山人海,交費窗口隊如長龍,一進去頭都大了,花一上午可能才能見到醫生,三分鐘不到就了事走人。我都難受死了也沒個安慰的話,就是給幾張冷冷的檢查單子做檢查去吧,動輒幾千塊。如果再碰見個語氣生硬的,自然怒從心中起??春昧?,看舒坦了大家相安無事,看不好又花了我的錢,我必須得找你說道說道,可能禍根就是從這時埋下的吧!
2.醫生工資低,工作忙,上班要累殘廢。我也在門診值過班,房間外面人聲嘈雜,房間里面人頭攢動,一上午看五六十個患者,3分鐘一個就得3個多小時。盡量提高效率壓縮時間,好讓外地趕來的患者別再白跑一趟,能加一個號就加一個吧。不敢喝茶,一是顧不上,二是沒時間上廁所。壓抑著內心的煩躁,努力保持思路清晰,像機器一樣接診病患,是我能做到的極致。當我憋了兩個小時的尿,你又要求我對你笑時,相信我,那會比哭還難看。
病情加重、手術失敗、患者死亡,等等,只要是病患沒有好轉的情況均是誘因。
1.窮人老百姓砸鍋賣鐵傾家蕩產,錢花完了,人不好了,主觀上不理智,客觀上醫鬧的社會風氣和媒體的推波助瀾,誘惑了他們鬧一鬧。
2.有些達官貴人更了不得,本就是各種托關系住院的,人珍命貴,官本位思想深重,只能治好不能有意外。
三天之內或呼朋喚友,或獨自一人,攜木棍、匕首、砍刀,等等,或就地取材持醫院桌椅板凳,先是圍堵醫生,擾亂醫療秩序,后是占領辦公室、交班室等地,在情勢上占領高地,增加談判的籌碼。談判不成,即發出人身威脅,也有暴徒直接趁其不備,奪其性命。
首先我想說說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出過國的朋友應該知道,倘若你在國外不幸患病,預約一個醫生要等十天半個月,你只能見到助理,可能還沒見到醫生本人病就自愈了。前幾日我一個加拿大的朋友手指骨裂,發微信讓我幫忙看片子,說是見不到醫生。美國醫生工資比國內高數倍甚至十幾倍,醫改依然是各屆美國政府的棘手難題。中國醫生看病最便宜、效率最高這是世界公認的。
人人看得起病,是國家非常好的民生理念,但人人看得起大醫院、名醫生,我認為還是不太現實的。有錢人看名醫,窮苦人看一般醫生,這也算是合理利用資源吧?看起來剝奪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權利,但人人生而平等,都是要依靠努力獲得財富,創造幸福的。
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大醫院、名醫生資源極其短缺,國內最頂尖醫生的掛號費人人都能掛得起,就連一個小時工也負擔得起,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公平合理了嗎?全國人民都擠去大醫院看病,不管窮人富人,不論文人武夫,大家突然都有了“平等”爭奪有限資源的機會和權利,不爆發矛盾才怪!
人生了病,得看,這是生存的基本權利。目前國家也正往這方面努力,借“分層診療”推進基層醫療?;鶎俞t療力量薄弱,究其原因,是待遇太差,且無發展空間。市場是自由的,醫療市場固然離不開宏觀調控來保障“人人看得起病”,但順應經濟規律,優勝劣汰,多勞多得也是真理,畢竟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醫患之間本該互幫互助,和諧共處,這也是人類社會存在的根基。凡是就醫的朋友,絕大部分痊愈了,少數沒治好或者有了并發癥。請患者和家屬提高健康意識,對于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認識到醫學的科學性和局限性,拋棄偏見和過高的期望值。每個醫生都會竭盡全力醫治病痛,成功了不必過于感謝,失敗了請多一份理解。醫患是同盟不是敵人,是合作不是對立,醫生和患者以及家屬共同面對的是病痛,只有齊心協力才能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