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萍
農村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開展現狀與優化
王錦萍
(荊楚理工學院湖北荊門448000)
區域游戲活動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農村地區,很多幼兒園由于受到各種條件限制,區域游戲活動的開展出現了各種問題和不足,文章即以此為研究內容,在介紹了區域游戲活動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闡述和分析了當前農村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的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和建議。
農村;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現狀;優化;策略
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它包括了三大要素,即教師、材料以及幼兒,三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為助長。區域游戲活動以幼兒開展自主游戲活動為核心特點,其目的在于寓教于樂,讓幼兒通過操作、擺弄等游戲方式得到學習、成長,真正實現“玩中學”、“做中學”,并在游戲過程中充分體驗到快樂與滿足,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區域游戲與以往的游戲活動的不同在于其內在活動動機是幼兒自主的愿望和行為,而不是外在環境的指令,變“要我玩”為“我要游戲”是區域活動最大的特征,而幼兒自主性,創造性思維與情感的激發則是區域游戲設計的核心宗旨。
(1)有利于孩子社會性的培養。孩子參加區域游戲活動,經常需要扮演各種社會角色,比如扮演父母,扮演醫生、護士、服務員,在這些角色扮演中,孩子會無形中體驗到多種社會角色之間的關系,孩子通過這樣的互動與體驗可以有效的增強其自我意識、集體意識,表現出良好的社會性。
(2)有利于孩子動手能力培養。在幼兒心理的研究當中發現,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其智力思維的發展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有意識地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區域游戲活動可以給幼兒創造更多主動性操作材料的機會,幼兒在這些動手操作中不僅可以創作出自己的作品,能從自己親自動手做出來的東西中收獲成就感,培養自信心,而且有利于大腦高階思維活動的發展,促進情感、思維的成長。
一些農村地區的幼兒園一味的照搬模仿城市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的做法,脫離了孩子生活實際,設置了過多農村孩子不熟悉的區角主題,都市氣息濃厚,諸如“我愛披薩店”“小茶座”等,這些主題區角不符合農村孩子日常的生活環境特點,缺少了鄉土氣息,在實踐操作中讓孩子感覺無所適從,不利于其能力的培養。
大多數農村地區經濟比較落后,幼兒園資金緊張,校舍陳舊,設施落后,在區域游戲活動中,很多游戲材料多是廢舊物或半成品,而且經常反復使用,陳舊破爛,單調乏味,不夠衛生,無法激發起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難以調動其主動性,背離了區域游戲活動的初衷,使很多區域游戲活動成為老師主導的、使勁追著喊著讓孩子參與的活動,這樣的區域游戲是無法起到其應有的作用的。
縱觀當前大多數農村地區幼兒園的區域活動設計,呈現出創意單一,缺少新意,平淡乏味等特點。不少幼兒園都在互相模仿、照搬,重復著一些桌面操作游戲,比如穿珠、拼圖等,而對于更有助于培養和鍛煉幼兒能力發展的建構性游戲和角色游戲則少之又少,這樣的游戲活動缺少區域情境的構建,興趣索然,很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由于資金以及地理位置等原因,很多農村幼兒園難以留住骨干教師,同時對現有教師也缺少科學的人力資源培訓和儲備,久而久之就造成了這些幼兒園師資力量薄弱,整體素質偏低的狀況。首先在師資的來源方面,很多農村幼兒園尤其是民辦的幼兒園減少經營成本付出而接納不具有資格證的老師,他們缺少專業訓練,文化素質偏低,對幼兒教育缺少科學認知,職業道德、敬業精神都成了空中樓閣,對教學工作的勝任力極低,極大的制約了幼兒教育的發展。其次,對現有教師的培訓機會也非常少。很多幼兒園現有教師由于缺少培訓機會和平臺,其教育理念,教育模式長期停留在較低的水平,缺少成長發展的空間,也更難創新出適應于時代發展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在進行區域游戲活動設計時應該貼近農村生活實際,充分挖掘鄉土資源,從豐富的鄉土資源中挖掘提煉有價值的閃光點,將其設計為游戲的材料。比如可以設置具有鄉土氣息的“種植區角”、“小動物飼養角”,“泥巴區”,“手工坊”,“美工區”等區角,讓幼兒在制作形態各異的泥塑、體驗編麥秸、扎稻草人活動、用花草樹葉來拼貼圖畫蘿卜等等活動中實現了思維與操作能力的發展,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參與到游戲中的興趣同時充分的鍛煉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首先,對于資金短缺的問題,要積極地開源節流,拓展資金來源渠道,創新經營模式,增加幼兒園運營資本。其次,對于在短期內無法通過加大投入來改善幼兒園的軟硬件設施,無法解決區域游戲活動中材料簡陋,陳舊等等問題,要勇于創新和實踐,就地取材,變廢為寶,動員家長和幼兒收集實用、安全的可以用作游戲材料的物品,事實上農村地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只要做個有心人,善于在生活中發現,就能夠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中挖掘制作出各種多變、好玩、環保的教玩具。比如,在一個幼兒園的區域游戲活動中,老師指導小朋友把農村隨處可見的玉米芯制成保齡球,并給他們染上不同的顏色,孩子們在游戲中玩得特別開心,還很好的鍛煉了動手能力。這種就地取材,變廢為寶的做法就很值得農村地區幼兒園推廣。
幼兒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豐富教學模式和方法,創新教學手段,設計出更加具有趣味性,有助于促進幼兒能力發展的游戲活動。在實踐中,教師要始終具有學習精神,學習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與理念,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提高自身的創新實踐能力,在借鑒和學習中為幼兒設計出更具有特色的游戲活動。另一方面,提高區域游戲活動的趣味性,還應該對大、中、小班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們對于活動內容以及材料的不同的興趣點所在,然后有的放矢,為不同的幼兒提供適當的材料,設置相應的游戲活動,只有設計符合他們發展特點的游戲才能充分激發孩子們的自主性和熱情,比如對于小班幼兒可以多設計一些過家家之類的游戲,突出情感性游戲的特點,讓孩子在情感交流當中獲得成長。而對于中班、大班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則應該以比較復雜的建構游戲和角色扮演游戲為主,在游戲中鼓勵和啟發孩子的創造性,讓孩子在角色扮演中發展社會性屬性,只有這樣設計有層次性的區域活動才能讓孩子在區域游戲當中,體驗到更多的樂趣,收獲更大的成長。
教師素質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明確戰略目標的前提下持之以恒,不斷努力。就提升教師素質的渠道和方法來說,首先是要發展師資來源方面的優質性。通過積極的改善農村幼兒園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待遇,制定科學的激勵機制來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到幼兒教育當中,同時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有助于減少人才流動,挽留住優秀教師。其次師資力量的建設離不開完善的培訓機制。只有加強培訓才能使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隨著新時代的發展變化而實現與時俱進的成長,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學效率,缺少培訓機會和平臺是教師專業水平長期原地踏步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切實做好培訓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李莉.談區域游戲材料的投放策略[J].才智,2019(27):95.
[2]徐琳.淺談區域游戲中幼兒自主性的培養[J].科學大眾,2019(09):119.
[3]周蕓.巧用農村材料構建幼兒區域游戲[J].科學咨詢,2019(08):86.
[4]蔡桂緣.如何開展農村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4.
王錦萍(1997- ),漢族,福建泉州南安人,本科,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G613.7
C
2095-1205(2019)07-119-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