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琳 彭詩尹
地方師范高校培養優質鄉村教師策略探討
許琳彭詩尹
(貴州財經大學貴州貴陽550000)
如今,地方師范院校關于人才培養上講求的目標是城市化和功利化,這兩點極為明顯。對于城鄉統籌和廣大師范生去到鄉村實現就業的特殊性有所忽略。關于人才培養上則是過分重視學科本位,而忽略了對于教師專業化水準的培養。對于人才培養評價,則是過分的看重知識考核,而對素養尤其是鄉村教育情懷等特性的農村教師師德評價有所忽視。文章探究了地方師范高校培養優質鄉村教師的策略。
師范高校;地方師范高校;鄉村教師;中小學;培養;策略
如今,地方師范院校挑戰重重,一方面需要面對師范教育逐步向教師教育的轉化,而在其中教師教育價值取向的沖擊也不小,同時也受到大數據時代思維轉化的巨大沖擊,也讓師范教育本身存在的學術性和師范性爭論未得到解決之下又添了關于教育信息化屬于教育改革的本質還是手段的爭議;以及鄉村教育改革和鄉村社會發展也無法相適應等。如何讓地方師范高校有效的培養出優質的鄉村教師值得高校教師思考。以下就是結合現實和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出的幾點關于鄉村教師實現本土化培養、優質化培養的策略。
教學情懷屬于教師教學工作態度的一種,此種情感比較特殊,讓鄉村教師能夠對自己的事業產生極大的認同感,對于教育事業有著極高的信仰。因此,地方師范高校應當在校著力培養鄉村教師的教學情懷,以此為推動力讓其主動去關心、愛護中小學生,并且不斷地提升對于鄉村教育事業的熱情,積極投身到鄉村教育之中。
比如高校教師對于鄉村教師可以展開系列活動提升其對于事業的信心。可以組織鄉村教師觀看優秀鄉村教師的紀錄片和采訪視頻等,讓優秀的鄉村教師精神得以傳揚,令在場的教師們感受到那些楷模們身上對于教育事業的認同感,以及形成的教學情懷,由此也讓鄉村教師們形成教學情懷,進一步加深鄉村教師們對于教育事業的積極性。除此之外,高校教師們也可以帶領著師范生們參與教學實習、鄉村幫教活動,讓師范生們在具體的教學實習活動中感受到鄉村教師們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體會其中取得的樂趣和權利,如此以直觀體驗培養教學情懷,讓鄉村教師在態度上有歸屬感,歸屬于鄉村的社會和人群,歸屬于鄉村教師這一崗位上,自覺地激發主觀能動性,提升自己的教學專業性,不懈追求。
鄉村教師在地方師范高校通過有效方式培養教學情懷,有助于擺正鄉村教師的心態,讓其由被動化為主動,不斷提升教學專業性的同時也能夠友好愛護中小學生,提升鄉村教學事業的質量發展。
因為鄉村教育存在特殊性,所以對于鄉村教師的基礎性要求培養,需要找到其中的特殊性,并且在此基礎上培養教師們別的層面。鄉村教師很多都是單純的模仿城市教學形式,并且呆板的完成教育部下達的教學任務,其教學質量無法突破和提升。地方師范院校應當著力培養鄉村教師的創新性思路,幫助鄉村教師建立自信心,讓其以開放的態度接納現代文明。
比如地方師范院校在教學內容上多是一樣,而且教學形式上也容易千篇一律。由于地域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運用,城市教師能夠接觸的教學教法更多,在更新上也更快,更具創新性。而鄉村教師則是受限于社會和經濟以及技術等原因,一方面沒有條件實現教學技術上的創新,一方面也沒有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的積極性。由此長期下來,鄉村教學比不上城市教學,鄉村教師也比不上城市教師。在高校培養教學中,面對師范生們教師應當注重適當的引導,讓列位即將在農村地區展開教學的教師們正確的認識到鄉村教育培養社會人才的重要性,正確的認識到自己在鄉村教書育人的重要性和成就感,如此才能夠有效的培養鄉村教師的自信心,讓鄉村教師在工作中樹立崇高的事業理想,不斷地創新教學教法,以實際行動為鄉村社會和城市輸送人才。除此之外,對于新型教學方式以及技術的運用,鄉村教師也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學習和運用。針對中小學生的學齡和特性而言,這點很重要,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鄉村中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養合理提升,最終助力教育公平的實現;同時也可以培養出極為優秀且不斷提升自己的鄉村教師。
地方師范高校培養優質的鄉村教師一定要注重鄉村教育的特殊性,并且在此基礎上展開培養,不能夠完全照搬城市教學的套路,應當合理的激發鄉村教師的創造性,并且助力其構建起教學自信心。
教育部對于鄉村教師的培養一直講求實踐取向理念,作為地方師范性高校則是要求合理且充分的培養鄉村教師的專業技能。教師其專業技能劃分為多個層面,不僅要有專業知識和能力,也要有師德修養的培養。高校教師可以在課堂教授專業知識,并且適當安排貼合的實踐活動,讓鄉村教師提升文化素養,增添自己的知識儲備,推動鄉村教育的非一般發展。
比如地方師范院校想要鄉村教師真正的做到教的好,就應該運用師范生教育實習,展開師范生的定崗實習以積極頂崗實習支教,以此實踐行動加上對于教學專業的夯實和提升,同時也展開全職教師崗位鍛煉的置換培訓,如此能夠讓師范生真正的下得去且接地氣的展開教學鍛煉,一方面了解到鄉村教師崗位,另一方面也能夠讓他們心態沉下來奠基在教師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這樣既能夠提高師范生具體的教學專業的技能,又能夠讓師范生建立起服務基層的教育信念,除此之外也可以補充鄉村教師資源。鄉村地區由于經濟發展和地域等原因往往比較缺乏師范生們的教學支持,在師資力量上比較薄弱,所以地方師范院校一定要定點的對鄉村學校展開支持,綜合師范生專業性的人才培養,如此能夠補充源源不斷師資需求,同時以有力的崗位補充和安排增強與鄉村學校的關聯和協作,比如在鄉村學校構建起實訓基地等,不斷開展種種校本研修和課例研究等,讓各個鄉村教師能夠在具體的實踐之中解決問題并且在反思中得到成長,最終實現高校和鄉村教育的教學互動性。
想要培養優質的鄉村教師,不僅注重其專業知識的積累,也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增強,只有雙管齊下,讓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積累相結合,才能夠助力培養日漸增多的優秀教師。
總之,一定要理清現今時代的發展之下的鄉村教師教育培養的側重點,要從理念為出發點發展鄉村師范教育的精神,也從定位上重塑鄉村師范教育的本位定位格局,讓地方高校合理的運用多種現代化教育手段以及方法,進一步實現優質鄉村教師的人才培養目標。
[1]楊曉琳.論“互聯網+”時代鄉村英語教師角色定位和轉換[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7):97-98.
[2]陳鸞鸞.載鄉土情懷,譜言語華章——鄉村小學語文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發展態勢的研究[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9(06):8.
[3]張海麗.鄉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在創新教育時代下的培育[J].試題與研究,2019(13):103.
[4]陳環,左慧芬.“國培計劃”實施中鄉村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需求分析[J].教育觀察,2019(08):61-62+66.
[5]姬寧.“六子棋”促進鄉村中小學教師專業素養提升[J].貴州教育,2019(05):27-28.
[6]龔奇.從心理現狀談促進偏遠鄉村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J].英語廣場,2018(10):152-153.
[7]玉開慧.廣西邊境地區鄉村英語教師專業發展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10):117-120.
許琳(1989- ),女,漢族,貴州興仁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G652
C
2095-1205(2019)07-120-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