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坤
淺論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陳坤
(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衡陽421002)
農業發展一直是我國重要基礎保障之一,農業物流的重要性在于運輸安全、質量效率,只有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更為有利的發展農業物流,文章對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對策建議,為農業物流產業調整及創新提供參考。
農業;物流;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業發展的關鍵部分,然而目前我國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仍存在一定問題,要求行之有效的基礎設施建設措施,如加強信息化建設、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及政策扶持、構建“一站式”管理體系、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等。本次研究對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農業發展作為我國重要基礎核心,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及影響性。我國是農業產業大國,農業生產總值在我國整體經濟指標中占有極高位置。基于農業生產步伐加快、農業商貿經營活動開展,“農業物流”應運而生,農業物流主要是指以農業產品運輸為主,通過技術應用、科學管理、渠道保障等方式,完成農業物流任務。我國農業物流發展具有鮮明的代表性,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就已經初步形成了以生產社為主的農業加工生產體系,并通過運輸渠道布局及模式設計,形成初級農業運輸線網。九十年代后期,我國大量農產品逐漸呈現商品化趨勢,農業物流體系也日益穩定成熟。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業物流產業建設已經向現代化、科技化轉變,但其問題性也個別存在。因此,基于問題現狀對其進行科學分析尤為重要。
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其整體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不言而喻。但通過對部分農業物流分析研究,缺乏信息化建設是其主要問題之一,具體如下:第一,在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中沒能充分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部分農業物流產業依然采用紙質記錄方式,對農產品等相關貨物無法進行電子跟蹤,即電子物流跟蹤系統。第二,計算機、互聯網等信息化基礎設施有待完善,雖然個別農業物流投入了計算機、互聯網、服務器等信息化設施,但其整體應用效果欠佳,存在“形式化、過場化”表現。所以,如何在新時期下進行農業物流產業調整及技術升級,加強信息化建設至關重要[1]。
“資金”是解決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的重要推動力,但現階段我國對農業物流及相關產業的資金投入較為缺乏。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不是單一的簡單流程,而是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關機構的大力扶持。其問題具體如下:第一,政府資金投入缺乏合理性,沒能對偏遠地區的農業物流產業進行定向資金投入,導致該地區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嚴重受阻。第二,資金投入配置不科學,政府大部分扶持資金多為發展農業。第三,產業及農業生產技術保障,實際對農業物流觸動不大,間接對基礎設施建設造成一定影響[2]。
由于我國政治體制原因,在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多頭管理”等問題,多頭管理的問題性在于限制了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順利性開展,在實際建設中需要對諸多部門進行申請,然后經過嚴格審批后方可進行建設施工。而從中央政府的角度來講,相關工作開展也需要經過諸多部門機構進行統籌下發。在農業物流基礎建設工作)開展中由于諸多部門缺乏協調性,導致工作開展的瓶頸性、問題性頻出,存在嚴重的“建設沒人管、管了沒人建”等情況出現。同時,在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中各管理部門之間也存在責任不清、互相推諉等情況,導致投資過程中缺乏綜合協調,形成地區之間的不平衡等問題[3]。
筆者認為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應該包括“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在于提升物流產業發展與技術突破,對提升物流保障、物流效率、物流質量作用具體,主要措施如下:第一,構建農業物流信息化網絡體系,將農業產品、物流數據等進行信息輸入,同時對物流渠道、車輛設備等進行GPS網絡跟蹤,提升物流運輸的安全性。第二,提高信息化運用及重視程度,摒棄原有傳統觀念,加強工作人員的信息化培訓,掌握基礎網絡技術與實際操作。
政府作為一級扶持者,對農業物流發展及基礎設施建設尤為重要,因此,政府應該站在全局戰略發展高度,提升整體認識,加大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具體如下:第一,打破地域性失衡,將投資重點放在偏遠地區,通過定向資金投入,盤活農業物流產業的同時,也對其基礎設施建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第二,加強投資的合理性、科學性,針對農業物流存在的具體問題,將資金投入重點放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去,將基礎性鞏固作為資金投入到重點、要點。第三,加強資金投入監督機制,保證資金投入的安全性、到位性、應急性,并對資金去向進行持續跟蹤[4]。
管理模式的問題弊端在于其“多頭管理”,如何去除多頭管理,應該從“一站式”管理構建入手,具體如下:第一、中央政府應該發揮其主導作用,建立農業物流保障臨時部,從資金、政策、技術、人力的方面進行統籌調動,也可以通過工作組深入形式對地方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考察與工作指導,起到加快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實際作用。第二、簡化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審批流程,規避與減少多部門對其干預程度,將具體工作落實到實處[5]。第三、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和繼續加強農村“六小”工程,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是近期農業基礎建設的重點。
針對“人”在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應該對相關工作人員綜合素質進行提升,這樣才能有利于長遠的建設工作開展,首先,應該強化物流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通過服務意識樹立讓其明白農業物流工作的重要性,并將該服務意識投入到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中去。其次,應該加強物流專業性知識學習,并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在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中必然會遇到諸多問題,通過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能力提升,可以有效處理其問題弊端,為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打下重要基礎。最后,應該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將物流人才培養進行布局化、重點性設計,通過建立校企合作可以有利于人才的專業性鞏固。
通過對淺論我國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對策進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我國農業物流發展概述;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主要問題,其包括缺乏信息化建設、政府資金投入缺乏、管理方式問題、現階段我國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對策,其包括加強信息化建設、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及政策扶持、構建“一站式”管理體系、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等,從多方面、多角度對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方法性、措施性進行提出,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提供依據參考。
[1]邱平,冀瀏果,劉雍容,等.完善糧食物流布局打造“一帶一路”糧食物流國際通道[J].糧油食品科技,2019(03):90-96.
[2]曹港程,劉彬,孫佳煜,等.四方物流平臺與跨境電商之間的合作探討——以上海自貿港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9(18):18-19.
[3]唐莉惠,唐潁珊,盤金妹,等.電商時代廣西城鄉農產品對接問題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16):61-63.
[4]唐帥,耿彪,李傳隆,等.我國鐵路貨場向現代物流中心轉型SWOT分析[J].鐵道貨運,2019(05):7-10.
[5]吳璇,李光明.我國鐵路特種集裝箱運輸發展的研究[J].鐵道貨運,2019(05):35-39.
F259.2
C
2095-1205(2019)07-149-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