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天羽
“同學們,請大家手拉著手,我們一起走!”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同學們手和手之間多了一個飲料瓶,這是一個非常強烈的暗示,讓我感到學生已經產生了性別意識,他們逐漸進入了異性疏遠期。所謂異性疏遠期,是隨著男女生雙方第二性征的出現而產生的,在異性交往中表現為羞澀、不安。
今年我帶六年級,在一次班會課上,我把全班同學按照性別分成了兩個大組,讓大家討論一個問題:你覺得男女生之間有什么差別?大家結合觀察,發現女生在體力上處于劣勢,但男生在心思縝密上又不如女生;男生的反應大多比較快,但是整體的準確率女生更高;男生的數學整體成績超過女生,但英語、語文的學習上女生又有優勢……我把他們的發現寫到黑板上時,同學們發現男生和女生所表現出的長處和短板差別很大。
“你覺得同性同學相處和異性同學相處,有什么區別?”這是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
“異性同學在一起就有人傳不好聽的話,同性同學沒有。”小諾不等討論就有些憤慨地站起來,想必她是個受害者。
“什么不好聽的話呢?”我想讓他們把這些私下的議論放到陽光地帶。
“之前小明給我講數學題,就有人傳我喜歡他。”小諾滿臉緋紅,我知道她是鼓了很大的勇氣才說出來的。有幾個調皮的男生一聽到這種“八卦”,臉上的表情也跟著活泛起來,笑嘻嘻地看著我。
“作為老師,我是很喜歡小明的,他做事踏實,待人熱心,學習刻苦,責任心強,他的優點我不一一列舉了,你們都看在眼里。我想問,你們喜歡小明嗎?”
“喜歡!”大家幾乎異口同聲。
“那就奇怪了,既然大家都喜歡小明,我們幾位老師也喜歡小明,小諾喜歡小明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呢?”我說話時盯著那幾個淘氣鬼,他們都有些不好意思。
“如果你查字典,就會發現‘喜歡和‘欣賞是同義詞,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欣賞班里任何一位同學,只要他身上有優點。”
我請大家繼續討論第二個議題,經過我的鋪墊,大家的交流更深入了。
大鵬說:“我發現女孩子比較容易計較,前幾天我弄壞了小辰的鋼筆,她就埋怨了我好幾天。”
一名女生站起來說:“小恒走路不小心,總是撞歪桌椅。”
孩子們的話都是真誠的。
我說:“女生有時愛計較,這是源于她們心思的細膩;男生雖然魯莽,但有時候也會很豪爽。你們想想是這樣不?”
“也對,之前我生病了請假,小辰總是把記好的作業發給我。”大鵬表示認同。
“所以,在和異性相處時,我們要互相理解,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對方。”
那次班會課后,班里關于男女生“喜歡”的傳言基本銷聲匿跡,大家也明白男女生之間的一些分歧是由于雙方的性格、行為習慣所致,并不是有意為之,互相之間寬容了許多。
異性學生相處,要“和”字當先,理解彼此間的差異,努力做到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