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林 申瑩 張秀峰 聶勝潔 胡利平
【摘要】現如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正向多元化發展,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就業難問題,同時也能幫助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也是推動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目標的需要,而開展第二課堂的創新創業活動,是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以我校“法醫學司法實踐平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為例,闡述高校大學生參加第二課堂活動以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性,探索依托第二課堂提升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關鍵詞】法醫學 司法實踐 第二課堂 創新創業能力
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舉措。李克強總理指出“大學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既要認真扎實學習、掌握更多知識,也要投身創新創業、提高實踐能力”。大學生是國家未來建設的主力軍,加強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戰略性問題,是高校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我國的國家戰略之后,高校越來越注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第二課堂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是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是第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第二課堂”的重要意義
第二課堂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補充,是課堂教學內容在實踐中的延伸,肩負著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責任。第二課堂整合學生的業余時間,通過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在第一課堂學到的科學知識,增強動手實踐效果,是對課堂教學內容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廣度和深度上的強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實施綱要(2010-2020年)》和共青團中央、教育部《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我校制定了“第二課堂成績單”管理辦法,實施并不斷完善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第二課堂成績單成為學校人才培養評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單位選人用人的重要依據?!暗诙n堂成績單”制度的實施,以其直觀性、客觀性等特點,有效解決可創新創業教育內涵寬泛、缺乏有效載體、操作性不強、難以量化考核等問題,在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具有重要意義。
二、依托“法醫學司法實踐平臺”優勢,打造第二課堂
法醫學是應用醫學、生物學、化學以及其他自然科學理論和技能,研究并解決立法、偵查、審判實踐中涉及的醫學問題的一門科學。本專業醫學、法醫學、刑事科學技術并重,辦學初始與云南省公安廳聯合辦學培養專業人才,辦學特色鮮明,一直注重知識、能力、身心的協調發展與提高。法醫學院一貫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中心,不斷探索“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為培養高質量創新型人才提供實踐平臺。根據“昆明醫科大學五年制法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法醫學專業學生完成培養的思想目標、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在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積極挖掘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將課堂理論教學與課外實習實踐融為一體,使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實踐緊密銜接,體現將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融為一體的理念,以實踐精神為主線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起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的良好作用。
為此,我們利用學校有利資源-法醫學院下屬的司法實踐平臺——“昆明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發揮平臺一流的硬件、優秀的教師資源、豐富的司法實踐案源、標準化的實驗室管理體系等優勢,打造第二課堂,讓學生參與到司法實踐的每一個環節,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訓練操作技能。學生將學習的理論知識、基本實驗技能運用到司法實踐中,有助于學生實現由基本技能到綜合應用,再由綜合應用到創新實踐的轉變,逐步提升其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本課題的開展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將具有重要意義。
三、“法醫學司法實踐平臺”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模式
1.將“第二課堂”課程化,創新教學模式
制定切合實際的實踐教學目標,規范、系統、連續,根據學?!暗诙n堂成績單”管理辦法,在評價中引入學分制,調動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的積極性。組建實踐隊伍,從思想上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司法實踐,從已具備一定專業理論基礎的大三法醫學專業學生中選取自愿加入到法醫學實踐的學生,建立司法實踐互助團隊。
2.與專業技能融會貫通,引導式教學,確立司法實踐目標
不同的學生在知識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在設計創新創業教育“第二課堂”時,根據專業特點和學生個性,建立動態的實踐體系,堅持尊重學生實踐的合理需求,圍繞“昆明醫科大學五年制法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有的放矢地組織司法實踐,通過不同層次的司法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引導啟發使學生積極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達到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目的。
3.開展司法實踐活動
學生利用實習課、實踐課和課余時間參加法醫學專業的司法實踐,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安排從事法醫的接案、案件的具體處理、鑒定文書發放、鑒定檔案的整理以及CNAS實驗室的標準化系統管理體系的操作等輔助工作,全方位參與到司法實踐中,讓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熟悉了解司法實踐的流程以及標準化管理操作程序,親自接觸司法鑒定實踐案例,將已儲備的專業理論知識很好地運用到司法實踐中,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4.司法實踐活動考核
通過模擬現場考核學生的創新創業相關理論與實踐能力,考查參與實踐學生的效果,并與未參加實踐的學生進行比較,形成總結報告,在學科中進行推廣和應用。
21世紀是“雙創時代”,培養創新型人才,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社會需求已經成為了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我校一直開展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法醫學院依托“法醫學司法實踐平臺”,打造第二課堂,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司法實踐,指導學生獲得2018年云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建設項目。在教育教學改革大眾創業,萬眾創業的大背景下,通過法醫學院獨特的辦學方式以及豐富的實踐教學資源平臺為載體,結合第一課堂的教學內容,發揮第二課堂的優勢,全面推進以“第二課堂”活動為載體的法醫專業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建設是我們專業建設與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將全面加強學生的專業思想穩定工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創業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崗位勝任力,為創業就業積累豐富的財富。
參考文獻:
[1]柏潔.基于“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下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7,(20):158.
[2]蔣華斐,金微.對如何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10):61.
[3]李雄文.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策略研究[J].龍巖學院學報,2016,(01):87.
[4]江偉,金中朝,江健生.“四位一體”實踐教學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16,(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