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沖 葉華香 楊旭 王忠良 陳強 趙權
【摘要】具體論述了大學環境專業實習對地理專業大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的作用和意義,在實習基地選擇、實習項目確定、實習內容完成等方面都要達到對學生專業素質培養的目標,尤其對學生實習報告編寫過程,對實習及報告編寫各環節都提出了相應的要求。
【關鍵詞】環境專業 實習基地 專業素質
我國對學生實習、社會調查等實踐性教學環節一貫十分重視。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通過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與中等技術學校學生生產實習工作的決定》,進一步強調了實習對培養國家建設人才的重要意義,肯定了實習是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密切聯系實際并使學用一致的重要方法之一,對提高教學質量起了積極的作用”。后來又成立了中央生產實習指導委員會,負責全國高等學校和中等技術學校學生生產實習的組織領導工作。
國外學校教育對學生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也非常重視。法國、德國都規定學生在校學習階段必須有較長的實習時間,待實習期滿、取得工廠方面的鑒定后,學校才給予學分。蘇聯在本科五年制教學計劃中不僅規定了24周實習時間,而且對不同類型的實習都有明確具體的要求。德國的一些學校規定學生必須在工廠實習兩次,每次六個月。法國的一些學校對實習也有具體規定,有的重點大學還設有實踐學院。國際和國內的經驗都證明,實習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沒有實習或者實習不合格的學生,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學生,不能獲得本專業的畢業證書。
一、專業實習基地
(一)大慶東城區污水處理廠
大慶市東城區污水處理廠是目前全國最北部正在運行的污水處理廠,位于大慶市二十里泡西岸,占地6.0公頃,一期處理水量5×104m3/d,服務面積138.8平方公里,服務人口24.5萬。二期增建新村、萬寶、龍鳳、開發區等地區的生活污水。該工程于2000年4月開工,2001年6月26日通水試運行,8月通過國家環保總局的驗收,經半年運行,處理水達到國家GB8978-96一級排放標準的要求。處理后最終排入二十里泡,起到保護濕地,保護生態平衡的作用。由于該實習基地工藝過程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擁有良好的科研和實踐價值,通過專業實習,很多學生還完成了學士學位論文。近年該基地也成為黑龍江省內外多所大專院校的專業實習基地。
(二)扎龍自然保護區
扎龍自然保護區位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東南26公里處,面積21萬公頃。扎龍自然保護區蘆葦沼澤廣袤遼遠,湖泊星羅棋布,葦草肥美,魚蝦豐盛,環境幽靜,風光綺麗,是鳥類繁衍的“天堂”,保護區棲居鳥類150多種,其中鶴的種類多,數量大,頗為世人矚目,素有“鶴的故鄉”之稱。
通過實習使學生充分了解濕地生態環境、主要物種資源、生態保護措施等。要求學生分析研究濕地生態系統的組成、結構、功能、效益及特點,找出扎龍濕地生態系統的存在各種問題,提出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對策措施。
二、專業實習目的及實習主要內容
(一)實習目的
專業實習是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過程,也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和鍛煉綜合素質的過程。在實習教學中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參加與職業技能提高和有利于掌握職業技能技術的實習實踐活動,拓展高師綜合環境野外專業實習實訓內容,提升大學生職業適應能力,培養了大學生的獨立動手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建設了教學效果顯著,學生職業技能全面,具有示范和輻射推廣作用的全新環境科學專業實習實訓教學體系。達到了優化專業實習結構,加強內涵建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社會的目的。
(二)實習主要內容
1.大慶實習基地
(1)考察市區發展情況,建設最佳人居環境規劃。
(2)大慶石化總廠的清潔生產狀況,石化工業廢水治理技術。
(3)大慶市生活垃圾的主要類型、產生量及處理處置方法,考察垃圾處理的最新技術。
(4)大慶市區域環境質量狀況監測。
2.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實習基地
(1)考察扎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主要物種資源、生態保護措施等。觀察認識濕地生態系統的組成、結構、功能、效益及特點,了解濕地生態系統的存在各種問題,體會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對策措施的作用。
(2)扎龍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開展情況,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結合問題。
(3)齊齊哈爾市區實地實習
(4)齊齊哈爾市工業布局及發展情況、現代化大型工業企業的清潔生產措施。
(5)工業污染源的類型、幾種主要工業污染物的治理技術。
(6)工業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情況調查,齊齊哈爾氧化塘治理工業及城市生活污水的技術及優缺點分析。
三、專業實習對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
(一)教育教學預期目標
1.教學理念更新
對學生進行深度職業技能培訓,在專業實習教學中體現職業技能培養和職業規劃的核心思想,教學中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參加與職業技能提高和有利于掌握職業技能技術的實踐活動。
2.強化職業技能提高的野外專業實習實訓
一是教學方式要進一步向知識傳授與實習實踐相結合轉變,激發學生對未來職業規劃的關注,教學過程以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為目標。二是充分發揮野外專業實踐教學的優勢,充分利用野外專業實習親近自然、社會和廠礦的機會,獲得獨立從事一線工藝運行操作、環境監測、設備管理等工作能力。
3.進行相配套的課程考核
現行考試過分強調知識的系統性、規范性和繼承性,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目標下,更需要強調知識和經驗的綜合運用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和角色轉換能力。
(二)學生知識能力預期目標
通過加強實習實訓,使學生在所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達到下列知識、能力目標。
(1)具有環境保護、環境監測、環境工程、環境工程、環境評價、環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2)掌握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方法,具有化學分析的基本技能和常用分析儀器的使用和維護能力。
(3)具有對水、大氣、固體污染和地質環境與災害進行調查、監測、分析和綜合評價的能力。
(4)具有開展環境科學科研項目的能力。
(5)具有撰寫實驗報告和相關科研論文的能力。
(6)具有適應未來職業發展需要的崗位適應能力。
(三)專業實習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地位
實習和社會實踐是學習者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帶到實際工作中去應用和檢驗,以鍛煉工作能力的教育活動,也是學習者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提高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過程。它是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重要途徑,是使學習者養成勞動習慣、熱愛勞動、獲得實際生產知識和管理經驗、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培養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過程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沒有實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因此,實習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具有重大的意義。
(四)專業野外實習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意義
為實現教學目標,在課堂理論教學和教學實習的基礎上,必須進行污染防治綜合實習。污染防治綜合實習一般在環境工程工地、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城鎮環境保護機構、環境監測站等地進行,以強化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敬業愛崗職業品質,為畢業后從事一線操作、管理、服務等工作打好基礎。
四、專業實習對學生的考核
(一)實習資料的整理
野外調查得到的大量原始資料數據首先檢查、審核、去偽存真,修正補足。分析和處理資料,對統計指標(如均數和率等)要經統計學處理,才能推論總體。
對野外實習得來的第一手原始資料不能直接全部編入論文中去,需要重新取舍和整理。一般情況下,按下列三方面的要求進行取舍:
(1)保留的資料應是闡明、證實科學理論的。
(2)注意各個資料間的聯系,把分散、零亂的資料按論文的編排和科學思維的邏輯來安排調整。使分散的材料在實習報告中保持其內在聯系性,為報告的論點服務。
(3)科學地處理非正常資料。
(二)撰寫野外實習報告
野外實習結束以后,即轉入室內整理和綜合分析階段,對實習的基本內容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上來。在室內整理和認真研究的基礎上,應編寫野外實習報告或就某一專題進行論文寫作。野外實習報告是野外考察、室內整理及綜合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相對論文來說,野外實習報告有比較固定的格式和內容。實習報告要求立意明確,資料詳實,思路清晰,文理通順,自己認為有必要時也可附些圖件說明問題。編寫實習報告是每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的具體表現,每個同學都應認真對待。
1.實習報告的撰寫要求
(1)實習報告的題目撰寫要求
實習報告的題目應該體現實習的基本內容,前面要求冠以實習地區的名稱。在野外記錄了大量的各種環境、資源、生態、城市建設等資料,系統整理后,可分為專題,如:大慶污水處理廠;龍鳳濕地;安達氧化塘;大慶生態城市建設;石油化學污水處理;危險廢物處理處置。
每個專題中又有不同類型的內容。編寫過程中可在以上專題中任選一項內容。
(2)實習報告的緒言撰寫要求
①實習區域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區劃;
②實習區域的自然地理概況、經濟和交通概況;
③實習的目的與任務;
④實習的概略過程;
⑤實習區域的研究歷史與現狀。
(3)實習報告的正文撰寫要求
全面說明實習內容、實習特點、專業知識運用及實習收獲等。
(4)實習報告的結論撰寫要求
全面概要地總結實習的主要成果;大膽嚴肅地提出實習過程中的新發現、新見解;認真地歸納實習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積極地提出存在的問題及今后實習的建議。
(5)實習報告的附圖要求
①實習地區的交通位置圖
②實習路線及實習觀察點的分布圖
③采樣布點圖
④各類生態環境現象的素描圖
2.實習后的感想
在教師組織下,學生可以談談實習的收獲、自己的感想、存在的問題,或者對某野外實習中觀察到的內容例如資源、環境等談談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對實習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15.
[2]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教育委員會.地理國際教育憲章[J].地理學報,1993,(4) :289
[3]Division of Field Service,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The Yardstick of a Profession.Washington DC:Nea,1948.8.
[4]董麗敏,高耀明 譯.教師職業生涯周期.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基金項目:
1.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項目(SJGY20170172);
2.黑龍江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