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容

【摘 要】目的:觀察二氧化鋯修復體,對口腔修復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70例口腔修復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組,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均為(n=35)。實驗組通過二氧化鋯修復體處理,參照組通過金屬烤瓷修復體處理,對實驗組和參照組修復效果進行觀察。結果:實驗組和參照組比較修復體外觀、口腔修復效果,均存在統計學的意義,P<0.05。結論:口腔修復中,運用二氧化鋯修復體,可達到較好的口腔修復效果,降低修復體繃瓷發生率、修復體折斷發生率。
【關鍵詞】二氧化鋯;修復體;口腔;修復效果
【中圖分類號】R7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01
口腔修復,即為鑲牙,是針對牙齒缺損、缺失后進行治療的方法。嵌體、全冠、義齒、人工修復體等,均能夠對牙周病、顳下頜關節病、和面部組織缺損患者進行治療,屬于口腔醫學中的主要分支,口腔修復的效果較佳[1]。本次研究,重點觀察口腔修復中,采用二氧化鋯修復體、金屬烤瓷修復體處理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收治了70例口腔修復患者。然后,遵循患者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實驗組、參照組,各35例。試驗前,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排除并發其他口腔疾病者、溝通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實驗組中男、女各占37.14%(13/35)、62.86%(22/35);病例年齡區間為22~50歲,平均年齡(36.4±3.3)歲。參照組中男、女各占42.86%(15/25)、57.14%(20/35);病例年齡區間為25~51歲,平均年齡(38.6±3.5)歲。所有病例一般資料,均經統計學軟件加以分析及處理,結果顯示統計學意義不突出,P>0.05。
1.2 方法
1.2.1 參照組通過普通的金屬烤瓷修復體處理,修復體內管為賤金屬鎳合金,提前準備好烤瓷冠牙體,按照具體要求制備印模并灌注極硬石膏模型、分割模型。基底位置蠟型厚度為0.35mm,予以包埋鑄造、打磨、噴砂等處理。然后,實行切緣瓷和透明瓷堆筑工作,構成修復體的形態。
1.2.2 實驗組通過二氧化鋯修復體修復,操作流程同參照組,但基底冠經二氧化鋯研磨儀研磨、切削構成,厚度為0.5mm。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口腔修復患者修復體外觀(修復體繃瓷、修復體折斷、邊緣密合性良好)、口腔修復效果。
1.3.2 修復效果的評判:修復后,牙齒可正常咀嚼、運動,并且口腔舒適度較佳,牙體外觀美觀,即為優。修復后,牙體功能基本正常,同時牙體外觀較佳,即為良。修復后,牙體功能雖有一定改善,但是牙體的外觀不理想,即為可。修復后,牙體功能、牙體外觀均未見明顯改善,即為差。(優+良)×100%=優良率。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兩組口腔修復患者的臨床全部數據,均輸入SPSS20.0。計數資料、兩組修復體外觀情況、口腔修復效果的對比,均以%進行表示,行統計學檢驗。對比結果為P<0.05,則可代表實驗組、參照組患者臨床數據對比,存在對比的價值。
2 結果
2.1 兩組口腔修復效果的對比
實驗組和參照組的修復體修復優良率分別為:82.86%、62.86%,組間比較,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如表1。
2.2 兩組修復體外觀情況的對比
實驗組與參照組比較修復體繃瓷、修復體折斷、邊緣密合性良好情況,前者上述指標均明顯優于后者P<0.05,見表1。
3 討論
口腔修復涉及的內容較多,如:治療、美學、功能等方面的修復,口腔修復對于牙周病、顳下頜關節病等治療的效果較好[2]。美學修復,指得是調節牙冠形態、牙冠顏色,以及牙齒排列錯位等。而功能修復即為對頜面部缺損和牙齒缺損、牙齒缺失等的修復方法。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人們對于口腔健康、口腔修復美觀性更加關注。經一般的金屬烤瓷修復體進行口腔修復,發生染色、修復體繃瓷、修復體折斷等可能性較大,并且無法保證透光性[3]。為此,本次研究采用二氧化鋯修復體實行口腔修復,二氧化鋯為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其他類型的金屬進行比較,耐腐蝕、耐磨損的同時,還可達到耐高溫的效果。采用這種修復體修復利于檢查,對于牙齦的刺激較小,牙齒顏色自然,并可滿足患者對口腔修復美觀性的要求和需求。此外,還能提高口腔修復患者的咀嚼能力。
總而言之,采用二氧化鋯修復體進行口腔修復,可達到較好的口腔修復效果,確保修復體的美觀,值得臨床方面廣泛予以應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王琳.口腔修復患者采取二氧化鋯修復體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3):74-75.
石蕾,梅國霆.二氧化鋯修復體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價值探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7,4(5):48-48.
王琳,黃明暉.二氧化鋯全瓷冠口腔修復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9):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