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 要】目的:探討疼痛規范化護理流程在癌痛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腫瘤科明確診斷為晚期腫瘤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40例,觀察組采取規范化癌痛護理措施,對照組采取常規疼痛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對照組術后疼痛評分為6.1±3.1分,實施癌痛規范化護理操作的觀察組為3.7±2.1分,無中度及以上的疼痛病例,兩組患者組間差異存在顯著統計學意義(P<0.001)。觀察組護理工作滿意度97.6±3.8分,對照組護理工作滿意度94.7±2.8分,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腫瘤內科癌痛患者實施規范化癌痛護理管理措施,能夠顯著降低疼痛強度和疼痛影響,對改善其整體生活質量及預后具有顯著意義。
【關鍵詞】規范化護理管理;癌痛護理;腫瘤內科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1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癌癥患者重要的臨床表現,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復的信息傳到大腦中樞神經刺激痛覺感受器而出現的感覺,對于晚期癌痛的患者,臨床上通常是采取針對性的治療,以緩解患者的疼痛[1]。為了探究出簡便、有效的癌痛患者的管理方法,提高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以及生活質量,本院對癌癥患者進行規范化病房癌痛管理方式,已經取得理想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腫瘤科明確診斷為晚期腫瘤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40例。對照組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27~78歲,平均年齡為(52.7±4.6)歲,其中肺癌患者10例、肝癌7例、乳腺癌8例、淋巴癌2例、胃癌6例、大腸癌7例,根據疼痛視覺模擬評分可分為重度疼痛8例、中度疼痛11例、輕度疼痛21例;觀察組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為(52.4±4.5)歲,其中肺癌患者10例、肝癌7例、乳腺癌9例、惡性黑色素瘤1例、胃癌7例、大腸癌6例,根據疼痛視覺模擬評分可分為重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15例、輕度疼痛20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入選標準:病理學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患者;年齡18~80歲;患者在入院時或住院過程中存在輕度及以上的疼痛;小學或以上文化程度,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KPS評分<30分的患者;對服藥依從性差患者;資料不全者及中途退出者;合并其他致痛因素,對癌痛控制有影響的患者[2]。
1.2 方法
對照組以常規傳統模式對患者進行癌痛管理,觀察組以癌痛規范化病房對癌痛進行管理,具體如下。
成立癌痛護理管理小組,成員由主治醫師、護士長、護師、責任護士構成。主治醫師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全面的評估,護士長要對患者的基本資料和相關信息的收集,同時,與責任護士共同制定護理流程,并對各項護理工作的執行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對患者進行疼痛評估。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患者的主訴等作為疼痛評價的標準,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出相應的規范化護理實施方案。評分≤3分時,遵醫囑給予止痛藥物,并完成宣教記錄。疼痛評分≥4分遵醫囑進行嗎啡藥物滴定或藥物處理,完成宣教并記錄[3]。實施非藥物鎮痛。安慰患者,解釋病情,予以心理支持,入院后責任護士首先向患者及家屬告知疼痛是可以緩解,不要忍痛,癌痛治療的目的、風險、注意事項等,告知阿片類藥物只要按時給藥能有效控制疼痛,成癮罕見,長期及重復用藥仍然有效;協助患者臥床休息和取舒適體位;運用多種方法分散注意力(放松、深呼吸、聽音樂、看電視、閱讀、看笑話、回憶趣事等);運用物理療法,包括冷敷、熱敷、理療、針灸、按摩等,使用時要注意相應的適應癥和禁忌癥。動態疼痛評估記錄。患者入院后,護士在8小時內完成對患者的全面疼痛評估,并有記錄(包括部位、性質、評分、原因、伴隨癥狀、時間變化、加重及緩解情況、治療及效果、情感、行為、認知和社會文化因素)。填寫《腫瘤科疼痛護理記錄單》,完成疼痛評分量表,記錄患者止痛治療過程中爆發痛的發生情況。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術后疼痛評分為6.1±3.1分,實施癌痛規范化護理操作的觀察組為3.7±2.1分,無中度及以上的疼痛病例,兩組患者組間差異存在顯著統計學意義(P<0.001)。觀察組平均住院日15.8±2.1d,對照組平均住院日16.0±1.9d,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日差異不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工作滿意度97.6±3.8分,對照組護理工作滿意度94.7±2.8分,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術后疼痛評分、平均住院日及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見表1。
3 討論
癌痛是癌癥患者常見的臨床并發癥狀,在治療過程中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雖然通過藥物鎮痛可以對疼痛起到明顯效果,但負面作用較大,無法根本上緩解癌痛。隨著醫療護理模式的改變和人們對健康要求的提高,癌痛規范化治療和護理越來越體現其重要性。規范化癌痛護理管理通過心理護理干預、健康知識宣教、動態疼痛評估及用藥護理等,幫助癌痛患者盡快緩解和降低疼痛感,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腫瘤內科癌痛患者實施規范化癌痛護理管理措施,能夠顯著降低疼痛強度和疼痛影響,減輕其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對改善其整體生活質量及預后具有顯著意義。
參考文獻
余彩玲.對腫瘤內科護士實行知信行教育在改善癌痛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8).
張翠萍,曹艷,康璇.癌痛-壓力性損傷規范化管理在惡性腫瘤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34).
張偉,朱春芳,王鈺美,等.癌痛護理質量指標的構建及其在腫瘤科病房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