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急性心肌梗死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服用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并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是冠心病的非常嚴重的一種表現形式。
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有兩個高峰期:三伏天和冬至的前后。高溫酷熱時人的心情比較煩躁,情緒不穩定,容易引起血壓波動;另外,高溫天氣易造成身體大量失水,血液凝固性增高,更易造成心絞痛、心肌梗死。冬季氣溫降低,遇到寒冷刺激,人體自身的交感神經較為興奮,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增高,心率加快,增加了心臟負擔。
急性心肌梗死的征兆與應急措施
在家里,當我們出現了心前區、脖子或者牙疼,且伴隨著出汗、惡心、嘔吐等癥狀,在疼痛持續了半個小時還未得到緩解時,我們首先需要考慮是不是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我們說有胸疼就撥120,請專業的醫護人員幫助自己。在120到達之前,我們需要掌握幾個應急措施:
1.平臥休息或者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避免突然的意識喪失。2.解開衣領,避免加重我們的呼吸困難。3.舌下含化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4.如果有家備氧氣,可以自己在家吸氧氣。
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表現
約半數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l-2天或1-2周有早期癥狀,最常見的是原有的心絞痛加重,發作時間延長,或含服硝酸甘油效果變差;或繼往無心絞痛者,突然出現長時間心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癥狀包括:神志障礙、全身癥狀、胃腸道癥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壓、休克、突然發作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
怎樣預防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
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當冬季來臨的時候需要格外的小心:
1.注意保暖。在嚴寒或強冷空氣影響下,冠狀動脈可發生痙攣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2.保持足夠的維生素攝入量。3.保持良好的心態。4.避免過度勞累。過度的熬夜、思考、壓力,會激活我們體內的交感神經系統,導致心率加快、血壓上升,這都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怎么進行康復運動和飲食
“患有急性心肌梗死以后不能活動”這句話是不科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經歷救治后,應該根據患者的心功能狀況、血壓的狀況,制定適合患者身體狀態的活動方案。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壓和心率處于平穩狀態時,可以進行早期的康復運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能吃肉,都要素食”這句話也是不科學的。我們應該合理飲食,攝入足夠的蔬菜、水果、肉、雞蛋、牛奶等。只有飲食均衡,才能為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復提供更好的條件。
急性心梗患者經過治療之后還需長期服藥嗎
當我們得了心肌梗死以后,就要進行二級預防,那怎樣才能預防心力衰竭,保持更好的生活質量?提醒廣大患者朋友們,一定要堅持終身服藥,還要及時去醫院進行復診并咨詢醫生指導用藥。
急性心梗患者出院后為什么還要做定期隨訪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以后,建議第一個月找他的主管醫生或者當地醫院的心內科醫生進行復診。一般三個月、六個月到一年,都建議去醫生那里進行隨訪。如果患者一年以后病情相對平穩,也建議每半年到門診進行一次隨訪。這樣能夠指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好、更合理地用藥、飲食以及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