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巍巍 覃馨頡
【摘 要】消化內鏡為一種有效、準確的檢測方式,具有痛苦小、恢復快、微創(chuàng)等特點,在臨床中廣泛應用,而在消化內鏡清洗消毒存在多種護理問題,通過制定一項有效對策,能避免危險情況發(fā)生。因此,本次研究對消化內鏡清洗消毒護理問題與對策分析進行相關綜述。
【關鍵詞】消化內鏡;清洗消毒;護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1
由于消化內鏡在臨床檢測過程中的需要,內鏡常常接觸臨床患者排泄物、血液、體液和分泌物,易導致沾染各種致病細菌,內鏡具有材質特殊、精密度高、結構復雜等特點,導致內鏡在消毒滅菌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難,給臨床患者帶來感染風險,影響醫(yī)療質量和醫(yī)療安全,為了將內鏡消毒管理水平提高,通過分析清洗消毒過程中的護理問題,再制定一項對策實施,能有效預防感染情況[1]。因此,本次研究對消化內鏡清洗消毒護理問題與對策進行分析,見本文研究詳細描述。
1 消化內鏡
消化內鏡是經人體消化道直接獲取圖像的影響,為治療和診斷人體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設備,對人體消化道早期胰腺疾病、膽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對消化道管壁結構改變進行觀察,對人體微小黏膜病變可通過鏡下染色、光學放大顯示,能獲得人體清晰的胰腺、膽道等消化器官影像[2]。
2 消化內鏡清洗消毒護理問題
消化內鏡消毒清洗流程主要包括床側預清洗、第一槽刷洗、第二槽酶洗、第三槽沖洗、第四槽消毒、第五槽漂洗、干燥備用等,其主要存在的問題具有多種,例如消毒人員的防護不完善、消化內鏡清洗不及時、清洗消毒設施不完善、清洗流程發(fā)生錯誤、清洗不徹底、消毒浸泡質量無法達到標準[3]。
由于臨床中內鏡數(shù)量較少、而進行預約內鏡檢查患者較多,醫(yī)院為了每日定時按時完成預約診療數(shù)量,從而導致內鏡清洗質量不佳,在初次清洗過程中易發(fā)生清洗不徹底、酶清洗液多次使用等情況,同時清洗完畢后的器械具有水分,再進行連續(xù)使用易導致消毒液稀釋,若未能及時對消毒液進行更換,易導致消毒效果受到影響。而使用次數(shù)易對消毒液濃度造成影響,隨著使用次數(shù)不斷增加,消毒液濃度下降越快,使消毒效果造成嚴重影響,部分清洗工作人員對工作重要性認知不足,缺乏意識,導致清洗質量受到嚴重影響[4]。
3 整改對策
1.每日制定清洗計劃,工作人員應按時完成清洗工作量,同時醫(yī)院可對消化內鏡清洗消毒工作進行抽查,加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每月對工作人員進行各項培訓工作,規(guī)范消化內鏡的刷洗手法,保障毛刷的質量和毛刷的數(shù)量,對于消毒槽應每隔一段時間使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清洗[5]。
2.首先建立完善的操作流程和管理體系,按照清洗消毒規(guī)范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各項管理制定,設置不同分工,將出現(xiàn)的問題和工作人員績效進行掛鉤,從監(jiān)督和管理等方面完善管理體系,同時將標準化操作流程建立,按照消毒、干燥、清洗、酶洗、水洗等程序進行,保障消毒液的消毒時間和濃度時間[6]。
3.對工作人員進行職業(yè)培訓,強化工作人員的消毒滅菌觀念,通過考核、現(xiàn)場指導、講座等各種方式,使每位工作人員認識到內鏡消毒工作重要性,能使工作人員規(guī)范完成消毒工作,擴大醫(yī)院專用的消毒間面積,在消毒間配備清洗消毒硬件設備,建立安全隔離通道,能有效預防感染情況發(fā)生,再進行消毒各項工作之前,應測定消毒液的濃度,若消毒液濃度未達標,應進行更換,由于內鏡清洗后易攜帶水份,工作人員在清洗完畢后應進行干燥工作,再根據(jù)臨床內鏡清洗所用時間、患者內鏡檢查所需時間合理預約醫(yī)院每日接診人數(shù),規(guī)范消化內鏡的消毒清洗流程[7]。
4 小結
內鏡能通過人體口腔、人體鼻腔從而進入機體內,具有特殊的光路系統(tǒng),能對X射線無法顯示病變有效檢測,在臨床泌尿、消化、呼吸道應用,該項儀器是精密儀器,其具有多種優(yōu)點,例如清洗消毒難度大、材質特殊以及結構復雜等,臨床高溫以及高壓消毒方式并不適用,內鏡頻繁的應用在不同患者當中,若消毒清洗質量不合格,易導致醫(yī)院感染率不斷增加,結核桿菌、幽門螺旋桿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乙肝病毒能通過內鏡進行傳播,為了預防醫(yī)院交叉感染情況,應對醫(yī)院消毒滅菌監(jiān)管工作加強。根據(jù)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清洗不徹底、酶洗或者消毒浸泡質量未達標、清洗流程錯誤、清洗消毒設施不完善、清洗不及時、消毒人員防護不達標為存在的主要問題[8]。
消化內鏡的價格十分昂貴,為臨床治療、診斷設備,需要重復進行使用,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情況,而消化內鏡消毒工作和消化內鏡清洗工作為臨床中的難題,為了保障消毒清洗質量,應分析存在的因素,然后制定有效對策,加強監(jiān)督和監(jiān)測工作,嚴格控制腔鏡器械清洗消毒環(huán)節(jié),能避免交叉感染情況發(fā)生。
參考文獻
孫剛, 孔金艷, 蔡順天,等. 消化內鏡清洗消毒規(guī)范化培訓研究[J]. 中華消化內鏡雜志, 2013, 30(7):386-388.
姜華, 楊海軼, 楊梅,等. 基層醫(yī)院消化內鏡清洗消毒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5, 32(4):418-419.
夏添, XIATian. 探討消化內鏡的清洗消毒護理策略[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 8(6):247-248.
王芳, 戴瓊. 消化內鏡的清洗消毒護理[J]. 醫(yī)學信息, 2013, 7(13):466-467.
王祥, 王建鵬, 徐衛(wèi)峰. 天津市56家醫(yī)院消化內鏡清洗消毒現(xiàn)狀調查[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4, 31(10):1068-1070.
張麗華, 彭虹, 陳奕杏,等. 改進消化內鏡清洗消毒流程中失效模式與效應評價[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3, 30(11):1026-1028.
周好楊, 任曉敏, 張殷雷,等. 消化內鏡清洗消毒流程優(yōu)化在消化科感染防控中的應用研究[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6, 13(15):2151-2152.
歐陽春. 消化內鏡清洗消毒全程質量追溯管理[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29):5902-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