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欣
摘 要:“十三五”以來,我國慢慢開始建立覆蓋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相關基本公共服務設置進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項目也得以逐漸落實,保障能力與人民群眾滿意程度持續提升。基層圖書館屬于非常重要的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對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健康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要采取科學策略,努力提升基層圖書館的服務水平。本文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研究,對此問題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基層圖書館;服務水平
2017年1月,國務院下發了“三十五”期間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標準化的通知,要求必須進一步強化針對特定地域和群體的公共文化服務,盡快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和標準化。基層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力量,然而現階段基層圖書館服務水平還有待提升,還存在一些阻礙基層圖書館發展的問題,如何在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要求下促進基層圖書館服務水平提升,是我們必須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1 當前基層圖書館服務水平提升的困境
首先是基層圖書館館藏資源較少,資源內容陳舊。目前我國大部分基層圖書館的內部館藏資源都較為陳舊,館藏資源的實際保存養護情況也讓人堪憂,比如說一些圖書文獻破舊,影響到正常閱讀。基層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通常來說是上級圖書館的捐贈、社會組織機構捐贈以及自主購買,前兩種渠道占比較大,所以基層圖書館很少有較大的自主選擇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館藏資源結構的不合理。
其次是圖書館內部設施陳舊破損,部分基層圖書館依舊還使用過去的老設備,由于資金不足無法及時予以更新換代,不管是服務器或者存儲設備,以及電子閱覽室的計算機等都較為落后,甚至部分圖書館沒有配置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導致廣大群眾無法從圖書館中接觸到最新的技術知識,不能夠獲得全面均等的閱讀服務。同時基層圖書館的覆蓋讀者人群可能是數萬人,但館內的服務設備數量卻很少,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1]。
最后是基層圖書館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科技服務水平有待提升。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基層圖書館中僅僅只有數名服務和管理人員,幾乎需要負責館內的所有工作,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務中來。而基層圖書館工作人員也沒有參與過專業系統的培訓,往往無法為現代讀者帶來專業的咨詢或技術服務,自身服務意識還停留于傳統的借書還書階段。另外,信息化水平不高也是基層圖書館服務能力難以提升的重要因素,部分圖書館依舊采用手工操作來對館藏資源進行整理,沒有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不僅降低了服務效率,同時也阻礙了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工作。
2 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下基層圖書館服務水平的提升路徑
2.1 加強服務資源支持
一方面要增加圖書館館藏資源。基層圖書館的棺材資源是其能夠為公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條件,但基層圖書館的藏書量和數字資源相對較少,導致基層群眾不能夠獲得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因此應當建立總分館制度,積極和其他地區圖書館聯盟,實現館藏資源的互通共享,增加公共館藏資源量,這樣能夠將基層圖書館的資源結合在一起,平衡不同地區的資源總量,進一步穩固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基礎。
另一方面必須要增加數字資源。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時代,基層圖書館必須要與時俱進,為公眾提供更多的信息化服務,建立互聯網+的文化服務平臺,讓基層群眾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文化獲取渠道。因此促進數字館藏資源建設,將基層圖書館納入到數字資源平臺中,實施統籌規劃,不斷促進圖書館數字資源總量的提升,強化數字資源的推送力度,定期對館藏數字資源進行更新,促進其利用效率的提升,讓更多的公眾能夠享受數字化的文化服務。
2.2 不斷創新服務內容
從2011年開始,越來越多圖書館開始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基層圖書館基本實現了免費進入,讀者數量和層次也逐漸增多,不同讀者也必然會渴望獲得不同的服務,過去那種傳統的借書還書服務逐漸難以滿足新時期讀者的文化需求。現代信息時代的來臨需要基層圖書館在做好已有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服務內容和形式,把更加多元化的服務帶給公眾。例如說給讀者帶來更加深入全面的知識供給咨詢服務;為了便于缺乏時間或條件到圖書館進行閱讀的讀者帶來流動式的服務,可以建立社區流動圖書館、社區文化加油站等,將文化服務親自送上門去;還可以借助于現代科學技術,給讀者提供數字文化互動體驗。基層圖書館服務水平的提升,必須要盡可能滿足基層群眾日常娛樂、學習和其他文化需求,必須要促進服務內容和方式的創新,主動轉變服務理念,結合讀者群體制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策略,促進服務效能的提升,確保基層群眾能夠享受公共文化權益[2]。
2.3 構建公共服務網絡
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基層圖書館服務水平的提升也必須要積極應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盡量保證圖書館服務網絡的全面覆蓋,為基層群眾帶來更加高效、優質的文化服務。為盡量減小差距,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均等化建設,基層圖書館應當構建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各級政府部門也需要結合城鄉同步發展規劃的要求來助力基層圖書館的建設發展,以建設基層圖書館為核心,積極促進學校圖書館、企業圖書館以及科研圖書館的建設發展,拓展公共圖書館的覆蓋面和規模。同時基層圖書館還可以在當地鄉鎮文化站建設圖書閱覽室以及文化服務網點,讓基層圖書館的服務可以朝著鄉村邁進,盡可能滿足所有群眾的文化需求。同時相關部門也應當對地區圖書館資源實施整合,構建利益平衡的服務機制,積極爭取更多社會組織機構的支持,確保基層圖書館的健康發展。
2.4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為促進基層圖書館工作人員專業素質與服務水平的提升,開展好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應當積極組織工作人員參與專業技能培訓活動,確保基層圖書館各項服務工作實現規范化和系統化。一是進行現場培訓,由基層圖書館委派館員到社區、街道、企業開展實踐文化服務活動,比如說推廣服務、數字資源指導服務、圖書館咨詢服務等,訓練他們的服務能力,積累服務經驗,讓圖書館工作人員能夠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得以提高;二是組織圖書館工作人員參與網絡培訓,依靠互聯網學習平臺,為圖書館員下載各種學習課件,定期開展集中式的培訓學習,培養圖書館員的信息技術使用能力和數字資源的管理能力;三是要開展好培訓考核工作,借助于科學的業務考核評價,提升圖書館員服務資質,讓優秀館員脫穎而出,依靠匹配的激勵機制,調動廣大基層館員的學習積極性,讓其能夠主動促進自身服務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的提升[3]。
3 結語
總之,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準化是現代圖書館必須要遵循的基本精神,同時也是基層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文化機構在新時期下必須要肩負起的社會責任,是確保文化普及、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一環。促進基層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提升,能夠有效保障基層群眾的文化權益,更好的滿足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也是促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的重要任務。圖書館工作人員必須要意識到,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必須要依靠堅持不懈的努力,唯有更加深入的進行相關研究,促進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逐漸完善,才有助于增強基層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朝著“所有群眾都能平等享受圖書館文化服務”的目標奮力邁進,確保公民文化權利的最終實現。
參考文獻
[1]李楊,陸和建.公共圖書館服務供給政社合作動力機制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8):05.
[2]范宇.公共文化視角下的圖書館延伸服務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8(11):027.
[3]劉瑩.杭州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心館-總分館”建設模式研究[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8(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