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
【摘 要】目的:探究健康體檢者漏檢體檢項目的原因及對策。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間在我院體檢的3000例健康體檢者的臨床資料,通過電話、郵件、網絡平臺等方式進行隨訪,了解體檢者漏檢項目及具體原因,將隨訪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并制定相應對策。結果:經統計漏檢項目主要包括大便常規、尿常規、血液生化、眼科、耳鼻科、內科、外科、心電圖、胸片、B超;經隨訪調查顯示,漏檢原因主要包括體檢意識薄弱、輕視手工檢查、害怕檢出疾病、工作忙怕麻煩、體檢環境不滿意。結論:針對體檢者漏檢原因,加強健康宣教、實施心理疏導、優化體檢流程、提高工作人員能力、加強監督,可減少漏檢現象,全面評估身體狀況,對維護身體健康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健康體檢;項目漏檢;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R19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1
健康體檢是指采取多種醫學檢驗手段全方面檢查體檢者身體,并做出綜合評估的一種診療行為,以便及時發現健康隱患,及時進行救治,對保障體檢者生命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但在體檢過程中,常出現漏檢現象,導致體檢者體檢資料不完整,一定程度上影響受檢者健康狀況評估與后續管理,甚至因漏檢重要項目而耽誤疾病治療,產生嚴重后果[1-2]。本研究對我院近兩年內體檢者漏檢項目、漏檢原因進行調查,并作出相應對策,以促進保障患者健康,維護醫院聲譽?,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間在我院體檢的3000例健康體檢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1563例,女1437例;年齡26-76歲,平均(51.07±4.43)歲。經篩查漏檢者共388例,漏檢率為12.93%,男220例,女168例,年齡26-75歲,平均(50.34±3.99)歲。
1.2 方法
通過電話隨訪、郵件、網絡平臺等方式進行隨訪,了解體檢者漏檢項目及具體原因,將隨訪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并制定相應對策,以減少漏檢率。
2 結果
經統計,388例漏檢者中,大便常規漏檢86例(22.16%)、尿常規漏檢79例(20.36%)、血液生化漏檢55例(14.18%)、眼科漏檢43例(11.08%)、耳鼻喉科漏檢38例(9.79%)、內科漏檢32例(8.25%)、外科漏檢25例(6.44%)、心電圖漏檢14例(3.61%)、胸片漏檢9例(2.32%)、B超漏檢7例(1.80%);經隨訪調查顯示,漏檢原因:體檢意識薄弱159例(40.98%)、輕視手工檢查25例(6.44%)、害怕檢出疾病126例(32.47%)、工作忙怕麻煩54例(13.92%)、體檢環境不滿意24例(6.19%)。
3 討論
健康體檢過程中出現漏檢的原因較多,體檢中心環境因素、管理因素、體檢者心理因素以及輕視等因素均可能導致漏檢,影響整體評估結果。在對既往體檢項目漏檢調查中,發現各種因素造成體檢項目漏檢主要可分為如下兩方面:一是主動漏檢,體檢者因自身原因放棄部分體檢項目,二是被動漏檢,體檢機構體檢環境較差、體檢流程設計不合理、體檢須知落實不到位等原因。本研究中,通過調查分析發現造成漏檢的主要原因為受檢者體檢意識薄弱,約占40.98%,部分年輕體檢者自我感覺良好,無明顯不適癥狀,導致我國慢性疾病逐漸趨于年輕化;其次是害怕檢出疾病,約占32.47%,這部分體檢者通常受教育程度降低、身體狀況不佳或家庭經濟困難,害怕檢出疾病后,增加家庭經濟負擔;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約有13.92%的體檢者因工作忙怕麻煩,存在主動漏檢現象,以縮短體檢時間;約有6.44%體檢者僅重視血液、彩超等檢查,而往往忽視外科、內科、耳鼻咽喉科、眼科等物理檢查;此外,受體檢中心條件限制,檢查效率較低,排隊等候時間較長,常需要上下樓梯,有6.19%體檢者放棄檢查。
針對上述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本研究制定了相應的對策,具體包括:①加強健康宣教:制定體檢須知與體檢流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成宣傳資料,放置于醒目位置,積極與體檢者進行聯系,預先告知體檢項目、體檢注意事項,使其充分認識到全面健康體檢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只用全面體檢才可及時發現危害身體健康的潛在隱患,針對心理負擔較重或過度自信的體檢者,及時做好解釋,給予心理疏導,提高自愿接受檢查的積極性,使其正確認識體檢的作用,引導患者體檢對了解身體隱患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便于及時發現影響身體健康的潛在風險并實施相應防治措施[3]。②優化健康體檢流程,制定體檢流程圖,并懸掛體檢中心結構示意圖,配置導診護士,及時為體檢者提供指引,增加人員配置與檢查窗口,減少排隊等待時間,確保體檢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檢查;保持體檢中心環境干凈、整潔,設置休息室、待檢室、就餐室等,并提供電視、網絡、報刊、書籍、飲用水等基本設施,營造輕松舒適氛圍[4]。③提升工作人員職業素養與業務水平:要求工作人員具備高度認真負責的態度,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流程進行檢查,定期開展教育培訓,不斷學習最新理論與技術,積極開展小組交流會,總結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共同探討出解決方案,明確崗位職責,提高工作積極性。④嚴格保護體檢者體檢結果及隱私:檢查過程中,按性別差異進行檢查,安排相同性別的醫護人員進行檢查,同時設置遮擋簾,將檢查室與操作室獨立隔開,限制無關人員進入;要求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不可泄露體檢者基本信息與檢查結果,檢查結果實行獨立封存,體檢者憑借有效證件領取,單位或團體組織體檢結果,由專人負責領取,不可隨意轉交[5]。⑤嚴格落實核對制度:避免體檢項目漏檢,醫師應在已完成體檢項目中打鉤,結束后核對指引單,體檢項目未打鉤時,應及時詢問體檢者,幫助體檢者完成每一個體檢項目[6]。
綜上所述,針對體檢者漏檢的原因,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制定相應對策,對促進體檢者完成全面檢查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趙雪梅,李葉,馬少元,等.職業受照人群健康檢查必檢項目漏檢原因分析[J].中國輻射衛生,2018,27(2):117-119.
畢珣,孫文軍,劉淑紅,等.武警某部干部健康體檢項目漏檢情況調查分析[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2015,24(6):485-487.
唐蘭,涂勤,張元賢.健康體檢電子檔案的使用與管理[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13(3):321-324.